摩洛哥是通往非洲大陆的门户,这个国度所呈现的多样性让人目不暇接。这里拥有非洲精彩的老城。从街巷纵横如迷宫的非斯老城,到马拉喀什德吉玛广场上的街头表演,千百年来游牧和商贸造就的步道,将带你深入这个古老国度的内心。这还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国家,数百年来一直是连接撒哈拉以南地区、欧洲大陆以及更广阔的中东地区的纽带。现在,它将传统精华融入了现代文明之中,热情友好的人民欢迎你的到来。
本书通过精美的图片与精炼的语言,浅易、明晰、生动地展现了古埃及文明全景。书中首先概述埃及地理和历史,然后逐步深入描述各处考古发现和重大遗址的来龙去脉,讲述它们在19世纪被重新探索的故事。读者就这样踏上了环游埃及遗址的旅程,甚至涉足三角洲(the Delta)、法尤姆(the Faiyum)、绿洲(the oases)、西奈山(sinai)和努比亚(Nubia)地区一些鲜为人知的遗迹。每处遗址都配有极富感染力的精彩照片作为向导,考古发现也都清楚地注明在何处遗址的何处方位发掘——这样就使得它们不再是博物馆陈列橱窗里与世隔绝的展览品,而是成为历史背景当中的古代器物。这种立体式重现有助于我们直接而迅速地理解埃及最重要的墓葬的结构、陈设与装饰,包括图坦哈蒙(Tutankhamun)、塞提一世(seti I)、王后尼斐尔泰丽(Queen Nefertari)以及塔尼斯(Tanis)的法
我在青岛生活了50多年,许多时候在金口一路住,小街、塔楼、深院、老树、墙皮斑驳陆离的房子,就是我的近朱者赤的生活。很长时间里,我不曾想过它们的故事,也不曾预料这些东西后来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现在忆起,个中原因大约是因为年轻,也因为胸无文化的麻木。等到所有的坐标都转移了,这才蓦然发现,原来我并不曾真正了解我的城市,不了解她的过去,更不了解她经历的风风雨雨。 因为职业原因,我常有机会涉足域外,尤其是德国,从南至北曾留下我处处履痕。之所以允诺李明给这本他和袁宾久先生合作的《塔楼上的青岛》写几句话,除了友谊,除了认可这本书的价值,就是因为想就我了解的德国,当然还有异域的诸多旧城保护,斗胆说些观感。很显然,青岛和德国曾经的联系,是个已不可更改的史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