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更多的读者进一步了解获奖者的杰出贡献,借鉴学习他们研究问题的理念和方法,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的繁荣和政策制定水平的提高,为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一点贡献,本书按照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授奖理由,选取了马洪最有代表性的文章组成,具有很高的性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马洪当代中国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在老一辈经济学家中,他是为数小多的进行跨学科研究并取得全面成就的学者。他是经济学、管理学理论研究的先行者,也足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决策咨询工作的一位的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
现代文明正处于困境之中。我们已经造成一种依靠过度消耗自然资本,使产出人为膨胀的泡沫经济。在泡沫经济中,食物部门最为明显,世界谷物的收获依靠过度开采地下水面高速增长,一旦地下蓄水层枯竭,势必导致未来产量的下降,驱使世界的食物价格上涨。许多食物进口国的政治动荡将证明现行的经济模式——A模式,不再行得通了。 取而代之的是B模式——全球动员起来,稳定人口和气候,使A模式存在的问题不至于发展到失控的地步。我们的目标,是争取把人口稳定在接近联合国的低端预测的74亿,到2015年把碳排放减少一半,并且使水产提高一半。莱斯特·R·布郎为此提出了目前即可实施的蓝图。 《B模式:拯救地球 延续文明》,为全球经济持续发展,避免环境继续恶化终而导致经济衰退,指出了切实可行的途径。
在《掌控大趋势(如何正确认识掌控这个变化的世界)(精)》中,作者多丽丝·奈斯比特、约翰·奈斯比特从新的世界秩序和贸易秩序形成、前沿科技的发展、应对教育挑战、掌控大众传播、摆脱思维惯性等角度曲丝剥茧,系统而深刻地解读了这个世界的现在与未来。 对于优选未来发展变局的判断,作者认为,未来几十年时间里,单一的大趋势将转变成系统的、整体的、优选性的变革——政治意义上的、经济意义上的、社会意义上的以及规则和程序意义上的。
进入2012年,80年一遇的经济严冬周期正在到来,发达国家和中国人口持续老龄化,信贷与房产泡沫不断萎缩,银行系统危机回潮,近百年来的通货紧缩时代即将开启! 这是一场完全不同的危机 此次危机与20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危机大相径庭,我们必须采取完全不同的个人、投资与商业策略予以应对。 未来几年内,的意外是被人们一路看跌的美元将成为避风港并重展雄风,而金银泡沫则会与股票泡沫一起烟消云散。房产业将突破人们的预测底线,疯狂下跌。 消费者和商业才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而非政府;中国政府过度的基建投入无法维系GDP上涨;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退休潮的来临,经济增长必将放缓。此次经济严冬将持续10年,中国未来面临的关键问题将是劳动力匮乏。 中国经济即将面临危机,如何保护财富,我们的投资机遇在哪?
张五常无疑是经济学里学以致用的典范。不过,他也许走得更远一在以理论解释世界的过程里坚持改进经济学理论的基础。从这一点看,教授应该是走“用以致学”路线的人。他永远集中于理解一个经济制度为什么会那样运作,而不是以一个经济制度应该怎样为出发点,及怎样可以达到这运作。在分析制度的操作时,他以敏锐的事实观察来支持他的论证,他的作品具细节,有悟性,照亮着他研讨的问题。 本书立论新颖,取材翔实,言前人之所未言,成为现代合约经济学的开山之作,从而奠定了张五常作为现代新制度经济学领军人物之一的地位。
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1883-1950年)是20世纪推崇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在经济学史上的地位与亚当·斯密、马歇尔、凯成斯等宗师同列。 熊彼特的理论是经济学的重要遗产,他首先提出“创新”学说,不但是知识经济的先驱者,其思想更是21世纪的主流思潮,到今天仍默默地支配着人心。 过去大家对于熊彼特的生平及其经历所知有限,近年来,讨论熊彼特的著作日益增加。本书是熊彼特的门生,同时也是中国台湾重量级的经济学者施建生教授,遍览熊彼特的著作以及相关资料,深入浅出地叙说熊彼特的一生及其思想,并详细解析其生平所有的重要著作。想了解熊彼特其人其事及他所提出的重要经济理论,本书将是您的选择。
本书共有44个题目,各成体系,作者用每个人都可能有的经验来说明国民经济核算、总量均衡、通货膨胀、价格与资源配置、外部效应、国际贸易等基本理论。尤其着重讨论了经济制度和交易费用,注意介绍市场经济的文化、法律、道德观念的背景,它们是市场规则得以遵守的基础。它引导读者思考分析,含英咀华,从而是体会出自己能掌握的经济学来。
张五常:1959年在美国加州大学经济系师从现代产权经济学创始人阿尔奇安,1967年获博士学位、随后跟随诺贝尔经济获得主科斯工作,1969年获聘西雅母华盛顿大学教授,1982年至今任香港大学教授。 张五常是新制度经济学和现代产权经济学的创始人之二,1997年,他当选美国西部经济学会会长,这一职位是次授予美国本土之外的经济学家。 五常先生的许多文章,看似闲来之笔,轻描淡写,实在颇含深意,一矢中的。读他的散文,可以领略到含义在文字夹缝之中的妙趣。那些藏在正页文字背面的哲理,惟有翻回头去再读,或数读之后掩卷而思的时候才得解悟个中奥秘。读书读到如此境地,借用五常先生自己的话来说,那才是“过瘾之极”。
《比较》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有关比较制度分析的学术性平台。《比较》站在理论前沿,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选择地介绍别国的经验和教训、转轨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比较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地介绍外学术理论界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方案设计、政策建议和评论。
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是世界上的经济学教材之一(本书后面附有“外经济学经典教材简评”,可以参考)。作为该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对本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并参考了名校名师讲授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的课堂笔记,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经典教材的知识精华。 解析课后习题,总结知识考点。外教材一般没有提供课(章)后习题答案或者答案很简单,本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和相关资料对每章的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我们在不违背原书原意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相关经典教材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必要的整理和分析。 采用中英对照,强化专业英语。为了更好地学习经济学专业英语和深刻理解每一道习题的原意,课后习题一般采用了中英对照的方式,而
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让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不得不接触更多的信息、和更多的人沟通、处理更多的事情。毫无结构、没有章法的思维方式往往让我们在思考、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退维谷,难以为继。 怎样的思维方式可以让思考更清晰、表达更高效、工作效率提升得更显著?波音、惠普、可口可乐等跨国集团,哈佛大学、牛津大学等知名学府,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用金字塔思维来培训员工和指导教学。 金字塔思维是由全球知名咨询公司麦肯锡应用的一种重点突出、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思维结构,因状如金字塔而得名。其主张自下而上思考,自上而下表达,实用性强,易于掌握应用,很快在职场和学校普及开来,成为备受欢迎的思维方式。 本书根据作者多年对金字塔思维的深入研究,详细介绍了金字塔思维的原理和方法,并依照更适合中国人思
由关注经济领域内的个体案例到研究社会重大问题,郎咸平的关注方向及研究领域正在扩展。2006年,他呼吁跳出经济学范畴,更多关注社会问题。 从2005年9月份到2006年4月份指导150个学生进行案例研究。在背山面海的香港中文大学校园中,郎咸平这样介绍自己研究团队。而他自己,也每周三天在他中文大学的办公室里面潜心研究。由1994年起至今,他在这个略显凌乱的办公室里已经进入了2个年头。 很多人说郎咸平是“反改革”。 郎咸平却说:“我从未反对改革,但要反思改革路径。作者呼呈一定要重新树立起以公平为核心的价值观,任何改革都应当以公平为前提。” 2004和2005年郎咸平成功预言德隆系、格林柯尔现今之结局。 2006年,郎咸平的愿望是呼吁公众共同关心社会问题,想方设法构建和谐社会。
这本小册子收集的文章分为三组,大体反映了作者这些年主要的工作。在一个传统努力强大的社会里,学西方学问之人还是有点风险的。由于他坚持自己的观点也经常被指责为“自由化”,但作者自觉“青春无悔”。在已经到来的21世纪他还要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比较》是为读者提供一个有关比较制度分析的学术性平台。《比较》站在理论前沿,根据中国经济改革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有选择地介绍别国的经验和教训、转轨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以及比较研究领域的发展,同时,有针对性地介绍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对中国经济改革的方案设计、政策建议和评论。
本书作者托马斯·翰追溯文化历史,提出了关于消费者、物质商品、潮流、文化、市场、选择、欲望和犯罪等问题,并且还分析了购物王国的逆向愉悦及渴望回报的欲望等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向读者呈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购物思维。作者通过对大量历史资料的研究,详细地阐述了购物所代表的权力、地位、等级问题,还分析了人们对购物产生不安全感的主要原因,即购物的时尚性与需求性矛盾。他也展示了现代购物商场的演变过程。本书还详细分析了男女在购物上所呈现的巨大不同,并分析了这种不同背后的原因。 本书更多的是从心理的角度看待购物问题。作者向大家展现了一种新的视野,即购物方式的演变,及你是如何变成购物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