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尝试将社会资本理论引入对我国行业组织的研究。作者通过分析历史上的广东会馆、商会,以及现时代不同类别、不同层级的广东行业协会,指出它们不仅承担了内部的协调功能,促进了成员的认同和参与,也推动了组织以外的区域社会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既印证了社会资本理论的研究视角,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为现实中如何看待行业协会的角色、更好地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提供了一个有意义的思路。
在全球价值的形成中中国文化不可能仅仅被西化,相反,有可能在全球语境中不断创造并增大自己的文化份额,从而在全球价值形成中使中西文化精神从单一接受到多元互动。在中国已经深切地了解西方而西方对东方仍然不甚了了的前提下,重新清理思想文本和文化精神,在“文化拿来”中做好“文化输出”的准备。
《21世纪以来的台湾经济:困境与转折》除了将观点创新作为努力的目标外,基本内容是反映21纪以来的台湾经济发展情况,主要以近4年来的台湾经济为研究对象,使用较系统的数据,拓展了台湾经济研究的新领域。近年来两岸经贸关系成为台湾经济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21世纪以来的台湾经济:困境与转折》重点分析其的发展,以此充分反映两岸经贸关系对台湾经济的影响与作用。同时,《21世纪以来的台湾经济:困境与转折》还纳入了台湾经贸立法研究这部分重要内容,这是以往同类书中所没有的。 《21世纪以来的台湾经济:困境与转折》重视将台湾岛内“政党轮替”前后的经济发展作比较研究,凸显新世纪以来台湾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阶段性转折。同时,将台湾经济置于经济全球化、区域化格局演变中进行透视,以更宏观的视野把握台湾经济与两岸经贸
本书对东亚各国政府和市场在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上进行了一些比较分析。 本书所涉及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已经发生政治转型及民主化的国家和地区,而且未包括中国大陆。但是,作者始终认为本书所涉及的东亚各国与中国在体制、文化、社会和发展进程方面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而且先我国发展一步,因此他们在政治发展中的经验教训非常值得我们重视、参考和借鉴。 本书是《新加坡现代化之路:进程、模式、与文化选择》一书的姐妹篇,从新加坡一个国家扩展到整个东亚地区,是作者研究领域的一次拓展。本书只是对当代东亚的政治发展及其模式进行一些初步的探索。
广州汽车从近30亿元的负债起步,在“广州人能不能搞大工业”的质疑声中异军突起,短短十年一跃成为中国第二大轿车产区,改变了中国汽车“北重南轻”的格局,以一位汽车业界后来者的身份,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市场旋风,演绎出一个十足的“黑马”传奇。成为广州乃至广东一张响亮的“名片”。 本书以纪实手法,对40多位高端人士进行深度专访,解密广州汽车过去十年不平凡的发展历程,坦露合资双方坎坷曲折的心路历程,揭示广州汽车十年一路狂飙的“非常道”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其中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内幕。
贫富差距是在贫富分化的过程中形成的。城乡贫富差距不仅包括城乡之间经济财富、政治财富、人力资源财富等方面的差距,也包括了资源文化资源、社会资源和公民资源拥有与分享等方面的差距。《南越国宫署遗址(岭南两千年中心地)》是世界银行应中共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的邀请,就广东贫富分化的现实问题进行调研,主要研究了广东城乡之间经济财富、劳动分配收入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贫富差距,就广东实现缩小城乡贫富差距提出了现实可行的建议与方法。
《当代美国经济》是一部系统论述美国经济发展的通俗性大众读物,作者针对美国经济的各个门类和近十年来的美国新经济的发展进行详细的介绍,包括经济的状况、各部门、门类的相互影响,金融、科技对经济的带动作用、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美国的外贸及其经济对全世界的影响。该书具有详细、系统的特点,特别重视新经济对美国经济的决定性作用。该书是针对美国经济有兴趣的开卷有益之书。
本书是由美国学者、深圳荣誉市民马立安等9位来自世界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中西方学者所写作的,一部全面反映深圳改革开放经验、成果及其评价的学术性调查报告。作品正面肯定了深圳的改革开放精神,分析了深圳经济特区的成功经验。既赞赏改革开放政策的远见卓识和执行魄力,也看到了其落地实施过程中所触及的时代难题和领导者们寻求突破的大胆创新,同时指出了探索及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局限。 全书以时间为轴分为三个部分:一、试验(1980―1992);二、突破(1992―2004);三、发展(2004―2017)。从社会经济改革试验、城市规划建设、现代城市文明塑造、社会人文变迁、文化艺术发展、医疗体系建设等方面,记述、分析深圳从中国改革开放的试点窗口到现代化模范都市的进程,向读者展现了世界有史以来发展最快城市之一的成长足迹。 原著于2017年由芝加
本项目作为一部社科理论著作,以图书的形式、从亲历者的视角对靠前书记工作进行总结和思考。主要出版目的是总结靠前书记实践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宣传靠前书记与精准扶贫政策。靠前书记的主要职责任务是:建强基层组织、推动精准扶贫、为民办事服务、提升治理水平。要在乡镇党委领导和指导下,紧紧依靠村党组织,带领村“两委”成员开展工作,注意从派驻村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解决突出问题。为公主编的《靠前书记与精准扶贫——农村扶贫工作反思与创新》由21位靠前书记集体完成,他们分别来自中央、央企等,服务地区具有典型的贫困地区代表性,具体地域包括陕西老区、甘肃自然环境很好恶劣的地区、贵州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四川少数民族地区。上述地区基本是目前中国靠前贫困农村的代表:自然环境恶劣、远离中心城市和发达地区、自
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旅游资源是世界和不可复制的,这里拥有九寨沟、黄龙和卧龙•;四姑娘山大熊猫栖息地3大世界自然遗产,也是亟待抢救保护的羌文化发源地和羌族聚居区’、四川第二大藏族聚居区。 “5•;12”汶川特大地震,处于地震中心的阿坝大地,刹那间,天地昏暗、日月无光,全国乃至全世界的目光聚焦在四川西北一隅。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沿着先前名不见经传的“龙门山系”,一条西南一东北走向的巨大断裂带将阿坝大地的东南部撕开,道路坍塌、山河破碎……面对百年难遇的特大地震,坚强的阿坝儿女不畏天灾、重建家园。在抗震救灾的一年中,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旅游局充分利用地震形成的新资源,打造了一批新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对旅游产品进行了新的设计与组合,特别设计了“震中映秀一日游”,映秀地震旅游已经具备开放条件
本书是中日两国学者的合作之作。它通过“对话”的形式分析了全球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特别是东亚经济的影响,在展望后危机时代东亚经济发展的同时,着重探讨了东亚货币金融合作的发展前景以及在此过程中人民币与日元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本书按照“国际货币体系与东亚——亚洲面临的国际环境”、“日元国际化与东亚”、“人民币国际化与东亚”和“亚洲货币合作的现状与未来——中日两国的合作之路”四个问题的顺序,以中日各一名学者做专题论述的方式,充分地展开讨论。这也正是本书以“中日学者的对话”为副标题的缘由。这其中,之所以将“日元国际化”问题置于“人民币国际化”之前,主要是考虑到日元国际化早于人民币国际化近20年的时间且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
本书是作者在其博士论文的基础上拓展、修改而成的。具有以下四方面的重要理论和应用创新:,提出了空间结构分析的较为严谨的理论框架。空间结构是区域发展研究中的基本方向,也是地理学的重要学派。第二,提出并较为全面论证了区域发展中的双核结构的理论模式。所提出的由区域中心城市和漚城市组合而成的又核结构的理论模式,是本书特色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创新。第三,提出了空间结构演化的新的理论模式。第四,提出了我国区域政策实施的基本思路。 本书在空间概念、区域效应、发展轴、区域增长极等多个方面,也作了大量的理论探讨,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应用建议。
本书以数据收集、问卷调查和相关社团机构访谈资料为依据,以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拉斯维加斯三个城市经济体为比照,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分析、产业结构偏离度分析、就业弹性分析等研究工具,从产业经济学的视角探索澳门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过去与现在的变动规律与特征,预测其未来五年变动趋势,从而提出相关对策。 在产业结构方面,外部压力以及保护性的产业政策是推动澳门产业结构变动的根本动力。澳门产业结构变动的主要特点是演进顺序的“非常规性”、“跳跃性”和“被动性”,即产业未获得生长,已向第二、第三产业跳跃,第三产业尚未成熟已逆向促进第二产业发展。产业因第二、第三产业兴旺而“被动地”消失。特殊行业——博彩业在转型中早熟地成为领先产业。产业发育不全,成长层次偏低,保护政策与市场机制并存,自由竞争与
本书作为北京社科规划项目的研究成果,以大版权观念和全球化视野,全面梳理了北京地区版权贸易的现状、问题和发展建议。全书分为三个板块:首先,通过文献回顾分析和前期研究实践,清理版权贸易和版权产业的历史发展线索,对版权贸易与版权产业研究文献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与评价;然后,通过有关统计数据,对北京开展版权贸易及版权产业具体门类结构、发展特点以及文化创意产业相关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在实证研究基础上,运用分析框架对北京版权作品交易和产业集群发展特征、数字环境下版权利益平衡机制的新变化以及版权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方式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本书的写作目的就是要使广大读者认清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研究县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性,探索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对策,使全社会认清加快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形成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和谐发展的共识,使县域内各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各发展要素的活力充分迸发涌流出来,使县域的经济与社会、人与自然、城镇与乡村得到更加充分、协调的发展,进而实现整个县域经济社会的共同繁荣。 本书主要探讨县域经济创新发展的思路和对策,包括:,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第二,县域经济发展应紧紧抓住工业化这个中心环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第三,大力发展服务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增强县域经济活力;第四,以城镇化建设带动县、乡、村的协调发展;第五,推进城乡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