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运用社会科学的历史、社会学与法学及自然科学的临床精神医学、精神卫生法学等多学科的知识,以成年监护制度为基本思路和主线,并落实到新制度的设计上:一方面,在民法哲学层面研究成年监护制度的一般理论问题,包括成年监护制度的妥当性基础、基本原则、行为能力及其效力制度、意思能力、监护公示宣告与交易安全;另一方面,在形而下的层面,对成年监护制度的结构、体系、实质要件、程序要件、监护人、受监护人、监护事务诸问题予以解析。
我国近代民法典制定和实施情况表明,不探究民法典生成的民法文化价值而简单去照搬外来民法规则制度,法典施行就会如缺乏肥沃土壤的花朵而毫无生机。本书通过对民法文化的成因、民法文化的内涵、民法文化的形成、民法文化的价值理念、民法文化的形式理性进行研究,梳理了中国传统文化与民法法典化的关系,分析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对我国民法法典化的阻碍因素和有益因素,通过对法国民法典、德国民法典、日本民法典比较探讨,得出中国民法文化的价值取向应当“以人为本”,生成现代中国和谐社会的民法文化,我国未来的民法典当确立“以人为本、权利本位”的价值理性。
这六十部作品,刻录下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特别是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进程中,西南法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发出的一种声音、沉淀的一种思考,与时人共鸣,更让后人知晓并体悟一代又一代西政人为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与人民的福祉,负责任地思考过什么、呼吁过什么。这是西南政法大学为建校六十周年所提交的一份学术答卷,也是西政人为中国民主法治发展献上的累累教研果实和片片赤诚之心! 我们真切地期待着学术界对西南政法大学六十周年校庆系列文库进行庄重批阅。更真切地期盼当下和未来的读者们细细品味、神思交游,一同探索、领悟中国法学教育、中国法治建设、中国社会发展的理念和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