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是我国古代一部著名的军事谋略著作。虽说它的经典地位不如《孙子兵法》那样高,但其知名度却绝不逊于《孙子兵法》,诸如“美人计”、“走为上”等,脍炙人口,妇孺皆知。 《三十六计》的成书年代和作者是一个谜。后人所能了解的,是《南齐书·王敬则》篇中,首次提出“三十六计”,由此推知,至迟在1500年以前,“三十六计”已经形成,后经补充、完善,终于明清之时定本成书。 《三十六计》原文短小,而且广引《易经》语辞,颇为难解,于是有了“按语”,引经据典,以资佐证。又分为六套,依“胜战”、“敌战”、“攻战”、“混战”、“并战”、“败战”而列,一套含六计,六六三十六,圆成全书。不难看出,《三十六计》深深汲取了中华古老《易经》阴阳互变、辩证统一思想的精髓,谋篇布局,大有讲究。 《三十六计》
对晚年毛泽东的思想和实践的研究,目的是科学地总结经验教训,以指导当前的实践。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为内容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实践,同毛泽东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有着历史的联系。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是l978年以后才陆续提出来的,但摆脱苏联模式,寻求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毛泽东及其他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50年代中期以后就开始了。众所周知,毛泽东在5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的探索,虽然有严重失误,但也有重大的成功。在探索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固然对今天的改革开放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丰富的思想内容,并且确已成为新时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先导。然而,在探索中的失误,也已经成为今天深化改革的有益借
这本文选,收入了周恩来同志自一九四九年至一九七五年关于外交方面的重要著作,共八十篇,多数是首次公开发表。 周恩来同志在建国前就是中共中央外事方面的领导人;建国后,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并兼第一任外交部长,直接领导外交工作长达二十六年之久。他是新中国外并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是新中国外交战线的一代楷模,在国际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这本文选,集中反映了周恩来同志在外交方面的卓越思想和重要理论贡献。 收入本书的著作,编者对已经公开发表过或有手稿的,都保持原貌,只作了个别字句和史实的订正;对讲话记录稿作了非实质性的文学整理,查证了史实,核对了引文,有的重新拟定了标题。为了便于读者理解这些著作,还作了题解和注释,题解放在各篇第一页下边,注释附在书末。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是一部供研究用的多卷本文献集,编入毛泽东建国后的以下三类文稿:(一)手稿(包括文章、指示、批示、讲话提纲、批注、书信、诗词、在文件上成段加写的文字等);(二)经他审定过的讲话和谈话记录稿;(三)经他审定用他名义发的其他文稿。这些文稿,少量曾公开发表,比较多的在党内或大或小范围印发过,还有一部分未曾印发过。其中包含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判断和观点,未经毛泽东审定的讲话和谈话记录稿,不编入这部文献集。 这部文献集,按时间顺序编辑,分册出版。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是一部供研究用的多卷本文献集,编入毛泽东建国后的以下三类文稿:(一)手稿(包括文章、指示、批示、讲话提纲、批注、书信、诗词、在文件上成段加写的文字等);(二)经他审定过的讲话和谈话记录稿;(三)经他审定用他名义发的其他文稿。这些文稿,少量曾公开发表,比较多的在党内或大或小范围印发过,还有一部分未曾印发过。其中包含为实践证明是正确的判断和观点,未经毛泽东审定的讲话和谈话记录稿,不编入这部文献集。这部文献集,按时间顺序编辑,分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