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由王超译
本书作为一部具有导论性质的教材,便于读者了解、熟知政治学的基本理论,同时又能反映当代政治学发展的成果。本教材在对政治和政治学基本理论进行总体概述的基础上,构建了由具有内在逻辑练习的五个方面即政治学的基本问题、政治体系、政治互动、政治意识、政治发展等依次组成的分析框架,使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有了清晰的归类,较全面地展示了现代政治学的基本理论。 本教材广泛吸收了外政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为政治学和公共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本科生、研究生和MPA学员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政治学基本理论。
20世纪40年代的自由主义思潮是中国现代集中、最全面、最深刻的展示,一度曾左右了舆论界的走向。但自由主义在中国“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再加上“时运不济,生不逢时”,虽然声势浩大,却昙花一现。但思想不能以成败论英雄,更不能以此来判断真理与谬误。历史没有选择自由主义并不意味着其所有主张都是毫无价值和意义的。思想史上很多有价值的思想和认识,要隔相当一段历史岁月才会看得更清。半个多世纪后重新审视这一时期的自由主义思潮,也许我们能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对它作出更加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
詹姆斯·S.费什金编著的《倾听民意--协商民主与公众咨询》介绍了作者与其他学者一起在美国、中国、英国、丹麦、澳大利亚、意大利、北爱尔兰、保加利亚、以及整个欧盟进行的多项协商民意调查项目。这些民意调查项目推动了众多政策的落实,诸如美国某地区的风能推广,中国某地区的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意大利预算方案的制定,以及增进了北爱尔兰徒和新之间的相互理解。协商民主的批评者指出教育程度较高的民众可能从这种民主形态中获益更多,一般公众并没有能力很好地理解公共政策,他们的意见并不应该被考虑。另一些人指出协商的形式会增强意见的极化。然而费什金对这些观点一一做了批驳。通过理论和实践的检验,费什金展示了协商民主政治不仅是可行的,而且具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