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著名社会学家、宗教史家恩斯特 特洛尔奇的代表作,是完整且深入地理解特洛尔奇思想的最佳导引性文本。在本书中,他从思想史的角度,系统地阐释了基督教学说传统及其内在的规范性意义,进而深刻地探讨了个体的心性伦理、历史主义的相对性与信仰的绝对性、社会的价值基础等现代性核心问题。 本书共六章,第一章直接提出本书的基本问题,即现代历史学改变了欧洲传统神学确立社会统一价值基础的方式,神学需要向现代性开放,应当转向宗教史学,那么它如何确立新的标准意识;第二章考察了现代历史哲学的典范,即以施莱尔马赫与黑格尔为代表的演化论的历史哲学;第三章指明现代历史学在19世纪后半叶朝向相对主义和专业化的演变趋势,宗教史学面临着论证自我绝对性的危机;第四章和第五章则分别表明特洛尔
《道德 上帝与人 :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问题》是作者试图将社会伦理、精神追求、基本规范与**信仰联系起来考察的一种尝试。这不单涉及如何认识中国以至世界在二十世纪的历史,更涉及如何看待 现代性 的诸多问题。作者选择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研究对象,因为其思想都是作为问题而出现的,陀氏提出的不仅是他自身时代的问题,也是整个 现代性 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作者看来,主要是围绕着道德、上帝与人的范畴展开的。
德兰修女以博爱的精神,默默地关注着贫穷的人,使他们感受到尊重、关怀和爱。1979年,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本书瑰集了德兰修女关于爱心与使命、贫穷与痛苦、怜悯与慈善、施舍与宽恕、上主与祷告、工作与社会、家庭与国家等方面的心灵感悟。一则则平实无华的语录,显示的是一颗伟大的心。
此著延续解构“西学东渐”的思路,强调传播主体在一国学术,文化场域的重大势位差别,以德田资源为中心,突出强调三个特殊视角:一是对国别资源功用区分的重视,二是对传播主体迁变的突出,三是对学术/教育制度生成的探讨。 研究思路是:以个案研究为基础,突出比较型、群体性研究;往往通过两个个案的比较研究,或是通过若干相互关联的个案为主体的群体性研究,同时呈现其活动场域的丰富场景,尽可能回到现场。 在空间维度上,选择北京大学、中央研究院、德文学科做研究场域;在时间维度上,既注意打点深入的可能,也考虑到历史屏幕的跨度性,尽可能从多场景、多元化的角度呈现历史的复杂图画。压在背后的,既有对个案人物的“同情之理解”、“温情之敬意”。也不乏“审视之目光”、“拷问之思量”。
现代文化让人以为:每个人都有个灵魂伴侣;成功婚姻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浪漫爱情;配偶是为了帮助人实现自己的潜能;婚姻不过是暂时的,而非一生一世的;离婚后重新开始才是解开婚姻难题的很好途径。这些现代假设完全是错误的。凯勒指出,婚姻是一种荣耀的关系,同时也是最容易被人误解和最神秘的关系;上帝创造婚姻的目的是使我们与上帝更加接近,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欢乐。凯勒以圣经为基础,结合自己与妻子凯西三十六年的婚姻经验,为我们揭示了婚姻的意义及通往幸福婚姻的途径。本书既适合已婚和单身的信徒,也可帮助非信徒认识幸福婚姻的福音根基。
冯象译《摩西五经》,初版是二零零五年春节,七年后出修订版。译文的变动,将近五千处。大多是进一步节俭文字、锤炼风格,但也有勘误、取别解或新说的。夹注,增添两项内容:一是简要补充古代近东宗教、历史文化跟经文串解的知识;二是列出中文旧译一些有代表性的舛误 主要是和合本,因其流传较广,常被引用 方便读者对照查阅。另有少数拗口的人名地名,做了减字换字或谐音意译。如《民数记》二十二章,善解城先知、比珥之子巴兰(Balaam,源自希腊语七十士本),据原文发音改作比兰(bil`am,谐音混乱,bela`);再如《创世纪》三十八章,犹大三个儿子取名厄尔、俄男、安儿(参较和合本:珥、俄南、示拉),是谐音意译,反讽暗示三人或因作恶而丧生,或未能尽到小叔娶寡嫂 替哥哥结子实 的义务,致使家庭不得安宁。
这套“希伯来圣经教科书”系列的特式:一、勾勒这部经典的写作背景、文本结构。二、精解这部经典文本的重要思想内核,阐述各卷书所包蕴的神学涵义与人文意义。三、介绍这部经典解读的不同进路,概述国外圣经研究的近期新成果和评经方法。四、在深入解析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跨文化的、汉语式的圣经解读。五、每部教材各章节后均附有思考题和进阶文献,供学生研习,以及读者参考。游斌著的《希伯来圣经导论(希伯来圣经教科书)》是其中一本。本书介绍以色列的历史(主要是民族简史)、宗教、风俗制度、古代西亚文化的影响、希伯来圣经的形成、托拉(Torah)、先知书(Nevi'im)、圣卷(Kethuvim)等经卷的结构、特色、神学思想。
英国伦敦有一个火车站名叫“十架君王”,它在罗琳的畅销系列《哈利波特》中已经享有不朽的声誉,本书书名即是取自于它。本书故事情节的展开是以马可福音的记载为基础,叙述了作为历史人物的十架君王的生平故事。已经民宗委审读,同意出版。文号为:沪民宗函[2016]49号。
英国伦敦有一个火车站名叫“十架君王”,它在罗琳的畅销系列《哈利波特》中已经享有不朽的声誉,本书书名即是取自于它。本书故事情节的展开是以马可福音的记载为基础,叙述了作为历史人物的十架君王的生平故事。已经民宗委审读,同意出版。文号为:沪民宗函[2016]49号。
许多人一说起十诫都怀着一种崇高的敬意,但却很少有人能真正记住十诫的内容。十诫所强调的道德观是否真的过时?古老的古条诫命又该如何与现代生活相结合? 多数人对十诫并不陌生,关键是你是否真正理解了这十条诫命字里行间所蕴藏的道理。随着时代的更迭,许多人认为这些道德观早已过时了。 作者以睿智的笔触,带领读者重温古老的十诫,引导读者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和信仰中应用这些诫命。今天的人该如何理解诸如“两性”、“家庭”、“伦理”等等道德层的守则?“孝敬父母”又意味着什么…… 在当代中国文化的整体构建、当代中国社会道德规范的整体培育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辨析、吸收、扬弃异域文化的有益成分,当为题中应有之义。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诫”的起源和主要内容,其中关于人与他人、个体与群体,关于人之欲
《道路与真理--解读约翰福音的思想史密码(精)》由谢文郁所著,本书试图以一个第三者的口吻,来讲述约翰福音所记载的耶稣言行和历史事件;在与符类福音中相关记载的对比过程中,来思考有关圣经研究的某些理论;在充分正视现今时代所带来的挑战和希望的前提下,来寻求约翰福音的祝福和智慧。
我们生命中都有一些想要改变的地方,而且也不是没有尝试过!你有多少次诚心诚意地立志,却在起初的热忱消退后,回复到注定失败的习惯或模式? 我为什么不能改变?我到底有什么问题?为什么这么多自我改进的方案、节食、锻炼,都无法产生较为或至少长期的改变? 所谓“自我提升”的书籍、录音带、研习会等等的问题,在于他们告诉你需要做什么,甚至告诉你如何做,但没有给你所需的“能力”去做! 你若是能够凭借一己之力改变,早就已经做到了,但是你做不到。所以你需要一个更大的外力介入,那就是你需要神之处了!神能够使你从里到外、彻头彻尾、全面地更新。 《改变生命大能(结出圣灵的果实)(精)》作者华理克牧师从圣经汲取简单而有力的真理,实际指引你具体的改变型态,并将你与渴望作改变的“能力”连结起来。他告诉我们,
你无法改变过去,但是在上帝的帮助下你可以改变未来——这正是这本《生命的旅程》所要探讨的。未来没有必要成为过去的复制品,上帝也不希望如此。到目前为止,无论你的生活怎样,上帝都希望你的双脚踏在一条全新的道路上……一条更美好的道路。不管你怎么想,他的道路所应许的平安喜乐和意义远超过你的所思所想。 当你阅读这本《生命的旅程》的时候,我祷告上帝使用它来帮助你开始生命中一段全新的旅程——一种你从未经历的远而激动人心的旅程。那不是一种轻松之旅,甚至在我们的种种问题、试探和痛苦中,生命能够有所不同。重要的是,这是一条希望之旅,因为它能带领我们通往天堂! ——比利?葛培理
周间他是美国总统,周末作为信徒,也是教师,没有特殊的保卫措施、谈话随意被录音,与普通信徒没什么两样地在教会里教导信与行、信与思的生命课程。 《力量的源泉》是美国前总统吉米 卡特教授成人主日学课程的精彩合辑,从作者*喜欢的1500篇中精选出52篇,每周一篇,篇篇充满着睿智与哲思;是一本思想深邃、激励人心的好书。全书分 道成肉身、触摸医治、谁是我的邻舍、我们信什么、世上的基督徒、认识与敬拜、神的丰盛以基督为代价、当道路崎岖时、神的呼召 九部分来分享神的话语,更通过饶恕的主题,让我们了解了1980年卡特竞选连任失败的原因
使徒保罗的书信是新约中早成文的文字,也是新约中为数不多的、我们可以确定其作者和大致写作时间的篇目。保罗书信为今天的读者保存下原始基督教真实和自然的状态,是这个宗教初生时“本真态”的记录。然而我们阅读保罗书信时获得的阅读经验,不是一种直接的阅读经验,而是受到“累积之传统”的深刻影响。在尊重阅读经验的同时,我们必须为阅读提供一个在限定条件下尽可能接近客观真实的知识背景,这是本书的主要意图。在过去的30余年的时间里,保罗研究以及新约研究的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保罗新视角”思潮开启的对传统神学的反思和纠偏,冲击着人们对保罗以及早期基督教的传统认知;而在犹太学术界,学者们也越来越意识到保罗宗教和神学思想的犹太特征。这些新的思想和学术动向提示我们重新思考对保罗书信文本性质的理解,
长期以来,我国思想界对影响欧陆现代国家形成的启蒙思想探讨很多,所受影响很多,所受影响也深,但对影响英美等国改良的加尔文主义却少有探讨。本书从历史性的视野为我们提供一个加尔文王主义的研究思路。 本书探讨了16到18世纪加尔文主义关于自由的思想,以及其精神对五个现代国家(一个城邦和四个国家:加尔文的日内瓦、胡格诺教的法兰西、诺克斯的苏格兰、清教的英格兰、殖民地的美国)形成的深刻影响。首先,作者回顾16世纪中期约翰 加尔文的思想在日内瓦城邦的产生和发展;其次,追溯了16世纪70年代加尔文主义怎样影响人民的抗命权和宪法权利等方面的合理性、系统性和非宗教性;在第三章中,作者讨论了从16世纪中期到18世纪加尔文主义在教会和国家誓约中的发展;第四章,阐述了清教徒经历的斗争及其结果,这也是17世纪英格兰革命的
本书主要记述了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的生平及信仰之旅,是解读林语堂的珍贵资料。正文部分是林语堂多年探求宗教经验的记录,记述其在信仰上的探险、疑难和迷惘,与其他哲学和宗教的磋研,对往圣先哲言论的探讨等。附录部分包括 林语堂自传 和 八十自叙 ,主要记述了林语堂的生平经历,信笔挥洒,豁达、从容的智者形象跃然纸上。
基督教是世界上*大的宗教之一,对人类历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本书不仅描述了基督教历史上的主要人物及其思想、宗教组织和灵性生活,而且描述了它如何改变政治和人类社会。 本书作者行文的足迹遍及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3世纪的印度、7世纪的大马士革以及20世纪的旧金山、韩国。他是 游历 最广的基督教历史学家之一,他所传达的地域感与他所传达的思想力量一样引人注目。他以不同于前人的方式介绍了基督教历史的发展。这是第一部真正的基督教全球史。
法兰西皇帝拿破仑说:“《圣经》里有无穷的宝藏,有无上的宝训,有奥秘的力量,能感人之心,能慰人之灵,《圣经》不是死书,乃是活物,具有一种大能,顺之者生,逆之者亡,这乃是一部胜过万书之书。”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说:“我认为《圣经》的宝训,乃是人类行为崇高伟大的规范,亦为指示人生的道路,不可须臾或离的指南。” 《圣经》是一部关于爱的书。哥林多前书第十三章中说:“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圣经》又是一部关于人类奥秘的书。关于人类世界的一切疑问都可以在《圣经》中找到答案。那么《圣经》究竟有什么奥秘之处?路加福音第
《失而复得的日记》在这部书里,有太多的神迹奇事,就像在读《使徒行传》。无论如何,神怎样使用宋尚节,也能同样使用你!但你必须像他那样:与主有亲密的关系;竭力追求圣洁;热爱人的灵魂;甘心背负十字架。 你所在的教会复兴吗?宋尚节在本书告诉你教会复兴的秘诀:彻底认罪悔改;同心合意恳切祷告;每位信徒都起来为主作见证。 他对神有极大的信心,你有这份信心吗?他为主工作*舍己,你有这份舍己吗?他为对付自己的软弱而背起的十字架,你愿意背负吗?他为失丧的灵魂时常伤心流泪,你有这样的心肠吗?他每晚长时间指名为人代祷,你有尝试过吗? 愿感动宋尚节的灵,加倍地感动你! 二十世纪上半叶,著名的奋兴布道家宋尚节主为奋战,足迹遍及中国大陆及东南亚等地,为华人教会带来前所未有的复兴,其影响力延续至今。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