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十二卷,是国学泰斗南怀瑾先生(1918-2012)目前为止在中国大陆出版的*权威*全备的作品集。作品集涉及范围,以时空论,乃古今中外。以现代学科分类论,乃文史哲。以传统学术分类论,乃儒释道,实则千门万户,未有不涉及者。南怀瑾选集典藏版十二卷不但是南怀瑾先生在纸面所显现出的渊博如海之学问,有心的每一位读者,更能从中体悟到南先生作为一位大修行人由博返约之深邃面貌。 众所周知,中国传统文化千门万户,郁郁璨璨,而儒道释实为其纲要。南先生会通三教,群机都摄,尤擅讲论佛法,拈花一脉,绍流如绪,浩浩乎卮言日出,妙义宛然,等身著作,千言万语,一一从智慧海中称性流出,而皆为众人讲说,读其书,想其人,山高水长,人所唱叹。 癸巳之春,中国大陆有南先生其人其书已二十余载,经台湾老古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正处于史无前例的巨变时代。本文库选取的都是我国学者对改革开放以来巨变中国经验的理论研究成果,有助于向国内外学术界集中展示中国社会学成就,显示了我国社会学界的理论自信,也是中国模式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的表现。 从作者看,既包括费孝通、林耀华等老一辈社会学家,又包括以庄孔韶等为代表的社会学重建的主力军,还囊括了李强、翟学伟等学者。从题材看,涵盖了社会民生、村落文化、组织结构、城镇化、乡村治理、人口问题、婚姻家庭、社会分层与流动等各个方面。本文库作为全面、系统展示中国社会学成果的品牌,适合社会学研习者、相关理论工作者、关心当代中国社会变化的大众读者阅读。
钱穆先生全集,在台湾经由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整理编辑而成,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98年以《钱宾四先生全集》为题出版。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筹划引进的重要项目,这次出版,对原版本进行了重排新校,审慎订正文中体例、格式、标号、文字等方面存在的疏误。至于钱穆先生全集的内容以及钱宾四先生全集编辑委员会的注解说明等,新校本保留原貌。 余八十生辰,即撰述八十忆双亲一文,嗣又续撰师友杂忆一书,毕生往事常在心头者,几若无遗。八十三、四岁,双目忽病,不能见字,不能读书,不能阅报,惟赖早晚听电视新闻,略知世局。又以不能辨认人之面貌,稠人广坐,酬应为难,遂谢绝人事,长日杜门。幸肖能握笔写字,偶有思索,随兴抒写。一则不能引据古典书文;二则写下一字即不识上一字,遇有误笔,不能改正。每撰一文,
《第十卷·讲义》汇集了作者四十年教学实践中的讲义手稿,大部分讲义手稿是第一次出版,内容涉及历史学自身的理论问题为研究对象,如关于历史学的特点,历史学的功能(包括社会功能、科学功能、教育功能),史学工作者的历史认识的特点,史学发展与历史发展的关系,历史文献和史学方法问题,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问题,历史研究成果的社会表现形式问题,史学家的素养与时代使命问题等等。这些研究和观点有的澄清了当时史学理论研究中的很多根本性概念问题,加深了学界对史学理论一些根本问题的认知,很多研究后来成为史学理论界的共识。
柏杨作品之集大成:《柏杨全集》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至 2008年4月29日 逝世,柏杨先生笔耕半个世纪,为读者留下了作品计百余部,成就非凡。此次人文版的《柏杨全集》包含了柏杨五十年来的所有原创作品:十年小说、十年杂文、十年牢狱、五年专栏,以及诗词、报导文学及其他散文。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起,柏杨作品陆续被引进大陆,并引起广泛影响,其中《丑陋的中国人》等作品对大陆读者产生了重大影响,并以其绵延的力量延续至今。此次人文版《柏杨全集》的推出,是对柏杨作品在大陆的一次重新整理,也是柏杨作品的集大成者。 柏杨先生的这些文字见证了一个时代的苦难历程 从大陆到台湾,从本土到异域,从家庭到牢狱,它不仅仅是柏杨个人的际遇,其背后更牵系着近代中华民族的历史与社会的变迁。阅读他的全集,各种不同时代的交错力量
二十世紀以來的中華民族,風起雲涌,英雄輩出,而其中以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先生尤為燦爛奪目,流芳後世。 孫中山先生于一八六六年十一月十二日誕生于廣東香山縣(今中山市》翠亨村一個普通的農民家庭。幼名帝象,學名文,字德明,號日新,後改號逸仙,旅居日本時曾化名中山樵『中山』因而得名。 他于十歲人村塾讀書,十二歲到檀香山讀書,十七歲時回國。 一八八六年至一八九二年先後在廣州、香港學醫。畢業後,在澳門、廣州行醫,并致力于救國的政治活動。一八九四年上書李鴻章遭到拒绝,遂再赴檀香山,創立興中會,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國,創立合眾政府』的主張。
本书是对唐代中书、门下两省属官的全面系统研究。综合运用历史学、考据学、辨伪学、年表学、校勘学等方法,搜集资料,查勘比对,辨别推理,去僞存真。以年表形式,清晰呈现出历年中书、门下两省属官的任免情况或仕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系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首套系统梳理中华学术百年发展脉络的大型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已走过百余年,其间百家林立、论辩蜂起,沉浮消长瞬息万变,情势之复杂自不待言。温故而知新,述往事而思来者。“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之编纂,其意正在于此,冀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收纳各学科学派名家名作,梳理中华现代学术演进脉络,以展现传统文化之新变,追寻现代文化之根基。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收录上自晚清下至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学术名著(包括外文著作),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体兼及其他,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法律和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本套书为第四辑,共30种(计32册),其中27种中文图书,3种英文图书。
新知文库的缘起 现在的新知文库,是三联一贯求新求知精神的延续,也是老版新知文库和 科学人文丛书 的有机结合。 1986 年,刚恢复独立建制的三联书店推出了 现代西方学术文库 ,而作为副产品,一些介绍性的二手著作和篇幅较小的名著放入文库不太合适,放弃又可惜, 便被整理成系列,以供读者参照阅读,这就是老版新知文库。从 1986 年到 1998年,这套书实际出版了 83 种。这些小册子更受大众的喜爱,在八九十年代译介西方思想的大潮中颇有影响。 1996 年,因应科学主义的时代风潮,三联又率先推出了一套丛书 科学人文丛书 ,首先出版了《复杂》《双螺旋》《别闹了费曼先生》等名著的中译本,从 1996 年到 2004 年,这套书共出版了 27 个品种。它与同时期诞生的 三思文库 *推动 哲人石 等著名丛书一起,被统称为科学人文图书,热闹一
大师启功 中国文化四讲 ,一套书读遍绘画、书法、诗词、国学。启功是著名书画家、国学家,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长、国家文物局鉴定组组长、故宫博物院顾问、北师大博导等,本书是他的传统文化精讲集,包括:《千里之境》 启功讲历代书画,人人能读懂的中国画入门书。《笔墨风骨》 启功讲中国书法,人人能读懂的书法入门书。《歌以咏志》 启功讲古典诗词,北京师范大学诗词精讲课,把诗意和哲理带进你的生活。《千年文脉》 启功讲国学常识,写给普通人的 猪跑学 讲记,一本书掌握熟悉又陌生的文史知识盲点。
詹姆逊文集共计十四卷,含詹姆逊的主要代表作:《新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和叙事阐释》、《文化研究和政治意识》、《现代性、后现代性和全球化》、《论现代主义文学》、《马克思主义与形式》、《语言的牢笼》、《政治无意识》、《时间的种子》、《文化转向》、《黑格尔的变奏》、《重读〈资本论〉》、《侵略的寓言》、《萨特:一种风格的起源》,体现了詹姆逊在文学、文化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等领域的理论贡献。 之前的内容简介少了两本书的书名。
《北京鲁迅博物馆藏中国近现代名人手札大系》全书共25卷,内容涵盖了北京鲁迅博物馆馆藏6000余封近现代名人手札的图版及相关释文、注释。其中含鲁迅、章太炎、蔡元培、马裕藻、沈兼士、胡适、钱玄同、许寿裳、茅盾、魏建功、台静农、胡风、萧军、聂绀弩、楼适夷、路翎、阿垅、舒芜等近现代名人的手札书信。其中的大多数书信为首次影印出版。 丛书按收信人分类,重点对近现代名人的往来书信进行对照归类,通过往来书信的原貌,全面展示中国近现代文学史和文化史的本来面貌,在一定意义上复原了中国近现代史的关键环节,以原始的书信手札为确凿的历史依据,对纠正当代人对于民国史乃至整个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误解和偏见有所裨益。 本书为许广平卷,共收书信约300篇。
《启功全集(修订版)(套装共20卷)》包括诗文与书画两大部分,较全面地收录了启功先生撰写的专著、论文、诗词、题跋、书信、日记、讲学录及口述历史,选辑了启功先生创作的绘画、书法精品。除努力汇集启功先生各个时期发表的著作、散论和书画作品之外,《启功全集(修订版)(套装共20卷)》的一个特点是收集了启功先生不曾发表的文字和书画,如将此前未发表的诗作另辑一册、将新发现的题跋补充到《启功丛稿》曾发表的题跋部分等。为方便读者理解,做如下说明: 一、全集各卷文字均以规范简化字横排。不能以简化字表述的古代专名、古籍原文和作者特用的写法(馀、惟)等,则保持原貌并各卷统一。 二、著述与作品保持原体例,与新收集的著述、作品按时间分类编排。有些作品的写作年代是按推测的年代编辑的;口述和记录文字
《陈旭麓文集》(精装五卷)系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先生一生文字生涯的结晶,除了收录先生在1949年以后有代表性的学术论著,还汇编了先生早年(1949年以前)的作品,比如学士论文《司马迁的历史观》、25岁之年任贵州修文中学校长时所写的《论当前县立中学的几个问题》、1942年编辑出版的《初中本国史》,等等,许多作品为1949年以后首次出版。我们在尊重作者原意、保留作品原貌的基础上,对文集稿件进行了精心编校,力求呈现一套精良的学者文集。
本书收录了裘锡圭先生治学五十余载的全部学术文章,分甲骨文卷;简牍帛书;金文及其他古文字卷;语言文字与古文献卷;古代历史、思想、民俗卷;杂著卷。全面而系统地呈现了裘先生一生所作研究的丰硕成果,为古文字和古文献研究领域的集大成著作。
钱锺书先生(一九一○—一九九八年)是当代中国著名的学者、作家。他的著述,如广为传播的《谈艺录》、《管锥编》、《围城》等,均已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学术和文学经典。为了比较全面地呈现钱锺书先生的学术思想和文学成就,经作者授权,三联书店组织力量编辑了遣套《钱锺书集》。 《钱锺书集》包括下列十种著述: 《谈艺录》、《管锥编》、《宋诗选注》、《七缀集》、《围城》、《人·兽·鬼》、《写在人生边上》、《人生边上的边上》、《石语》、《槐聚诗存》。 这些著述中,凡已正式出版的,我们均据作者的自存本做了校订。其中,《谈艺录》、《管锥编》出版后,作者曾做过多次补订;这些补订在两书再版时均缀于书后。此次结集,我们根据作者的意愿,将各次补订或据作者指示或依文意排人相关章节。另外,我们还订正了少量排印
本文集收录方福康教授从事系统科学研究40年的学术论文,涵盖了系统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经济系统复杂性、认知神经系统的复杂性、资源环境的复杂性和教育系统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中国社会发展中的很多问题和困难越来越需要利用系统思维来解决,方老师的这本文集对于如何科学地系统性思考具有重要启示意义。系统科学在国内取得重要发展,从事系统科学研究的人员和学生越来越多,本书可作为该专业及从事系统科学研究的人员和学生的参考用书。
英国文人菲茨杰拉德英译并改编海亚姆的《鲁拜集》一个半世纪以来,红遍全球。百余年来,《鲁拜集》的汉译连绵不断,至今为止,全译或选译者已有近200人,其中不乏名人雅士和学者大家。《书目》跨度自1919年至今,内容包括《鲁拜集》的全部整本汉译本和节译汉译本的书籍目录与信息,并包括从波斯文直接汉译的各类译本词条目录与信息。《书目》还包含《鲁拜集》的各方面研讨论文的相关信息介绍,收入的条目达一千多则,尽显“鲁拜集”的专题研究长期在我国学界受到的重视程度以及学术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