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将自然医学作为完整独立的医学体系进行系统整理论述的著作,总结了自然医学的概念、特色、医理,介绍了自然医学的发展历史、几种重要的诊断手段及众多不同门类的自然疗法。本书为从事自然医学研究人士、从事自然疗法人士提供理论方面的帮助,也可以为热爱自然医学、自然养生人士提供程度上的技术指导。
本书由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医学工作委员会和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策划,由多家医学杂志社的编审集多年的工作经验编写而成。旨在向医学工作者介绍从稿件的准备、撰写、投寄、修改至发表全过程,涉及面广。重点阐述了不同种类、体裁、结构的医学科技论文写作特点、写作方法和具体写作要求;查阅、检索医学期刊文献的方法及国内外的网站、网点;医学期刊的投稿要求、道德规范和版权等问题。同时本书还为向国际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作者介绍了版国际医学期刊编辑委员会制定的《向生物医学期刊投稿的统一要求》,实验报告写作标准、方法,结构式英文摘要写作以及提高平行对照随机试验报告质量的建议等。本书短小精悍,实用性强,可供广大医学工作者参考。
《不孕不育临证效典》邀请相关学科专家,从中医、中西医结合角度,对不孕不育相关病症的病因与发病机制、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辨证分型治疗、古方今用、单方验方、名老中医经验,以及西医治疗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特别是突出了中医、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具有科学、实用、先进的特点,可供相关学科医务人员参考阅读。
《临床中西药物配伍手册》是将临床效验及实验研究证实的常用中西药配伍情况作了较为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以西药类为纲,中药类为目,借用表格的形式,按照配伍的结果、配用机制、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等条目编写而成的。内容实用,效验确切。编写的目的是为了合理配伍中西药物以提高疗效,在保障用药安全上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临床中西药物配伍手册》可供各级临床中西医医务工作者及广大患者查阅参考。
《祖堂集》成书于五代南唐保大十年(公元952年),面世后的一百多年就在中土消失,直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此书才经由韩国、日本辗转回到国肉,从而激起国内学者研究的热潮。《校注》一书,将《祖堂集》与南宋禅宗语录之集大成者《五灯会元》进行对比研究,充分利用《祖堂集》的原始数据价值,整理其中的正与误。并进而在理解禅门要理的基础上,研究词语含义,加深词语理解。同时从修辞学的角度,以《祖堂集》为例分析禅宗语言的文学性,揭开禅斗师徒授受问,为了回避文字而巧设机关的神秘面纱。
《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论集》是2001年11月15日至17日在上海联合举办的“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会议论文集结。 此集所收文章,大致可分为五类:一、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研究的总体性问题的论述;二、对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局部性问题(包括由一个作家或一篇作品所体现的文学的承传关系)的研究;三、对二十世纪以前的中国文学现象的研究;四、对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现象的研究;五、中外文学的比较研究。
进入20世纪叨年代,汉语思想界、学术界最显明的特征:对“主义”的讨论,更关注、进入对具体“问题”的推进、考量,而且越来越多的人将这种考量置于全球化的视域中,其思想资源也显示了多元化,对于各种思想资源的汲取、清理。运用也更显突出,无论在西学治学上还是在国学研究上,都取得前所未有的成果。
《聊斋志异鉴赏辞典》是清代蒲松龄倾尽一生悲苦而成的“孤愤之书”。此书塑造了一系列花妖狐魅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既生动描写了个人渴望解放和追求幸福的喜怒哀乐,也深刻揭示了现实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世态炎凉。在艺术表现上尤以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简洁生动取胜,因而被称为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高峰。精选其中的代表作进行鉴赏,希望能引导读者更好地领略蒲松龄作品所具有的浪漫主义色彩。
《大家小书:水泊梁山英雄谱》撷取《水浒传》中三十多位英雄人物,予以“故事新编”式的肖像素描。作者于20世纪40年代,“借古喻今”,以迥异于金圣叹的视角和犀利的文风,一吐心中块垒,其分析睿智而深刻,其行文凝练而隽永。而漫画家的插图,既寓写实主义,又含浪漫主义,艺术的概括与夸张,耐人寻味,塑造的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