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5折-6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十三经(全套装13种共17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三全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仪礼·礼记·左传·春秋公羊传
    •   ( 2409 条评论 )
    • 杨天才王世舜彭林胡平生陈晓芬 等 译注 /2018-01-01/ 中华书局
    • 十三部儒家经典,是儒家文化的基本典籍。其地位之尊崇,是没有其他的经典可比及的;在悠久的中华文明进程中,渗透于我们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观念等方方面面, 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截止目前, 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丛书中,儒家十三经陆续出齐。此次聚合捆绑推出《十三经》(全本全注全译,全套装),以帮助众多读者扫除深奥文词带来的阅读上的障碍,读通和理解这十三部经典著作。 1.《周易》:被称为 群经之首 ,由 经 、 传 两部分组成。 经 称《易经》,包括六十四卦,每卦都有卦象、卦辞、爻辞,是《周易》的主体; 传 由《彖》、《象》、《系辞》、《文言》、《序卦》、《说卦》、《杂卦》共七种十篇构成,称 十翼 ,又自成体系而为 易传 。 2.《尚书》:我国*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

    • ¥440 ¥880 折扣:5折
    • 经史百家杂钞
    •   ( 87 条评论 )
    • 曾国藩 /2014-08-31/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 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华集,共二十六卷。《经史百家杂钞》一书,是从清末到民国,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继姚鼐《古文辞类纂》之后的又一部有名的古文选读本。全书共分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

    • ¥225 ¥450 折扣:5折
    • 群经平议·俞樾全集
    •   ( 226 条评论 )
    • (清)俞樾王其和整理 /2021-09-01/ 凤凰出版社
    • 清代学术名著《群经平议》的全新点校整理本。《群经平议》是晚清著名经学家俞樾校释群经的代表作,此书对先秦十五部重要的经典进行文字上的讹误校订,对前人及同时代学者的学术观点亦有批驳,新见新义颇多。整理者王其和广泛参考诸版本,对此书做了细致的校勘与标点工作。

    • ¥149 ¥298 折扣:5折
    • 周易外传-王夫之著作
    •   ( 0 条评论 )
    • (清)王夫之 著 /1977-12-01/ 中华书局
    • 在本书中,王夫之采取传统的传注形式,对于《周易》的体系做了改造,精细而深入地吸收和阐发了《周易》哲学中所包含的合理思想,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知识,做了重要的发展,从而把我国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传统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本书是据一九六二年排印本修订重排。原排印本是用一八六五年(清同治四年)金陵(今南京)刻《船山遗书》本为底本,参照周调阳用嘉恺抄本一时代早于金陵刻本一对勘写的校勘记,及一九三二年上海太平洋书店排印本,进行了校勘,并标点、分段。这次修订重排,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改正标点、分段和不妥之处。二、修正原有校勘并补校。底本的错字、衍文仍保留,用小字排,外加一一号;改、补的字,外加一一号。但底本有意删节而作口口的字,及因所据本字迹不清而空缺的字,则直接据嘉恺抄本

    • ¥125 ¥251 折扣:5折
    • 西溪丛语 家世旧闻
    •   ( 0 条评论 )
    • /1993-12-01/ 中华书局
    • 本书为“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的一种,收录宋人的笔记两种。一种《西溪丛语》是宋姚宽(1105-1162)的笔记作品,分上下卷共一百四十一条。此书学风务实,史料丰富,有记载一些声闻不彰的宋人诗篇及失传的历代诗文,有记叙琴、镜等古器物,也有记载历代职官制度的。特别是本书记载的两浙盐法、会稽海潮碑、试(氵卤)之法等对于今人研究宋代海洋经济与科技尤为珍贵。另一种《家世旧闻》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作品,记述其高祖陆轸至父亲陆宰历代先辈及外家唐氏一些前辈的遗事轶闻,涉及从宋真宗到宋高宗八位皇帝间宋朝的政治、经济、交聘、典章制度、道德规范、学术、文学等方面的史实,很多史料为此书仅见,是研究两宋的重要材。

    • ¥190.3 ¥381.6 折扣:5折
    • 周易外传-王夫之著作
    •   ( 0 条评论 )
    • (清)王夫之 著 /1977-12-01/ 中华书局
    • 在本书中,王夫之采取传统的传注形式,对于《周易》的体系做了改造,精细而深入地吸收和阐发了《周易》哲学中所包含的合理思想,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知识,做了重要的发展,从而把我国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传统推进到一个新的水平。本书是据一九六二年排印本修订重排。原排印本是用一八六五年(清同治四年)金陵(今南京)刻《船山遗书》本为底本,参照周调阳用嘉恺抄本一时代早于金陵刻本一对勘写的校勘记,及一九三二年上海太平洋书店排印本,进行了校勘,并标点、分段。这次修订重排,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改正标点、分段和不妥之处。二、修正原有校勘并补校。底本的错字、衍文仍保留,用小字排,外加一一号;改、补的字,外加一一号。但底本有意删节而作口口的字,及因所据本字迹不清而空缺的字,则直接据嘉恺抄本

    • ¥125 ¥251 折扣:5折
    • 穀梁古义疏--十三经清人注疏
    •   ( 0 条评论 )
    • (清)廖平 撰,郜积意 点校 /2012-06-01/ 中华书局
    • 谷梁显于宣、元之间,不及一世。东汉以来,名家遂绝。旧说虽存,更无诵习。范氏觇其阗弱,希幸窃据,依何、杜,滥入子姓,既非专门之学,且以攻传为能。末学肤受,喜便诵记,立在学官,历世千载。原夫素王撰述,鲁学独专,俗义晚张,旧解全佚。辛巳中春,痛微言之久陨,伤绝学之不竞,发愤自矢,首纂遣说,间就传例推比解之。癸未,计偕都门,舟车南北,冥心潜索,得素王、二伯诸大义。甲申初秋,偶读王制,怳有顿悟。于是向之疑者尽释,而信者愈坚;蒙翳一新,豁然自达。乃取旧叶重录之。戊子,诠释公羊,继有删补。庚寅,纂述左氏。癸巳,读礼多暇,取旧蘗重加修订,虽在会通三传,而鲁学家法不敢稍踰。又旧藁至今十年矣,所说多不同,非大有出入,不悉削之,以存入门之迹。经、传微奥,钻仰无穷,俟有续得,拟再修补。博学君子,加

    • ¥116.9 ¥234.8 折扣:5折
    • 敦煌经籍叙录
    •   ( 0 条评论 )
    • 许建平 著 /2006-09-01/ 中华书局
    • 全文分《周易》、《尚书》、《诗经》、《礼记》、《左传》、《榖梁传》、《论语》、《孝经》、《尔雅》等九卷,每卷首有总述,下分若干小类,每类下标列各写卷,并逐卷写出叙録;叙録内容包括定名、断代、研究进展等,相关的研究资料多已涵盖,而又绦分缕析,精细入微,逹到了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统一。特别是在研究进展的陈述勾勒方面,内容充实,层次清楚,评骘得当,前人的功过得失,一目了然,可以说一则叙録就是一篇研究简史。本项目自1997年初正式启动至今,已经整整八年过去了。八年“抗战”,近三千个日日夜夜,课题组的同仁们日以继夜,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在这个躁动不安的年代,晋升聘岗都需要“业绩”,而我们投身的却是一项遥遥无期的“伟业”。

    • ¥119 ¥239 折扣:5折
    • 《春秋》《左传》谥号研究
    •   ( 0 条评论 )
    • 董常保 /2013-01-01/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春秋时期,谥号是对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及夫人等贵族死后的讳称,是对其生前功绩和品行赋予善恶褒贬的精炼概括。这些贵族在生前尊称爵位,卒后赴告以名,葬后讳名举谥号,所以,谥号也叫易名典或更名典。谥号和谥法是“谥”的两个方面,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谥号的赐予依据谥法而来,谥法是议定谥号所遵循的谥典规范和细则,是结合死者生前的一生,选择能概况其一生的代表行迹,赐予其具有相应或特定内涵的谥号,以表达对亡者的褒贬或哀矜。

    • ¥258 ¥517 折扣:5折
    • 经学历史 [清]皮锡瑞 中华书局
    •   ( 0 条评论 )
    • (清)皮锡瑞 /2012-09-01/ 中华书局
    • 《经学历史(用书)》是经学入门书籍,可以说是“经学之导言”;本篇的任务,在介绍《经学历史》于读者之前,那不过是“经学导言之导言”而已。然而因为是经学导言之导言,所以不能不对于经学先作鸟瞰的说明,以便显出经学史的重要性和本书的价值。

    • ¥125.1 ¥251.2 折扣:5折
    • 《春秋》《左传》谥号研究
    •   ( 0 条评论 )
    • /2013-01-01/ 四川大学出版社
    • 春秋时期,谥号是对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及夫人等贵族死后的讳称,是对其生前功绩和品行赋予善恶褒贬的精炼概括。这些贵族在生前尊称爵位,卒后赴告以名,葬后讳名举谥号,所以,谥号也叫易名典或更名典。谥号和谥法是“谥”的两个方面,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谥号的赐予依据谥法而来,谥法是议定谥号所遵循的谥典规范和细则,是结合死者生前的一生,选择能概况其一生的代表行迹,赐予其具有相应或特定内涵的谥号,以表达对亡者的褒贬或哀矜。

    • ¥256 ¥513 折扣:5折
    • 穀梁古义疏--十三经清人注疏
    •   ( 0 条评论 )
    • (清)廖平 撰,郜积意 点校 /2012-06-01/ 中华书局
    • 谷梁显于宣、元之间,不及一世。东汉以来,名家遂绝。旧说虽存,更无诵习。范氏觇其阗弱,希幸窃据,依附何、杜,滥入子姓,既非专门之学,且以攻传为能。末学肤受,喜便诵记,立在学官,历世千载。原夫素王撰述,鲁学独专,俗义晚张,旧解全佚。辛巳中春,痛微言之久陨,伤绝学之不竞,发愤自矢,首纂遣说,间就传例推比解之。癸未,计偕都门,舟车南北,冥心潜索,得素王、二伯诸大义。甲申初秋,偶读王制,怳有顿悟。于是向之疑者尽释,而信者愈坚;蒙翳一新,豁然自达。乃取旧叶重录之。戊子,诠释公羊,继有删补。庚寅,纂述左氏。癸巳,读礼多暇,取旧蘗重加修订,虽在会通三传,而鲁学家法不敢稍踰。又旧藁至今十年矣,所说多不同,非大有出入,不悉削之,以存入门之迹。经、传微奥,钻仰无穷,俟有续得,拟再修补。博学君子,

    • ¥259.51 ¥520.02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