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鹏山说孟子》编著者鲍鹏飞 作为战国时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最有的代表人物之一,孟子被后人推崇为“亚圣”,是仅次于孔子的圣人。然而造就这位圣人的。不是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先生,而是一位普普通通、没有读过书的妇人,她就是孟子的母亲。那孟子的母亲是用何种独特的方式启迪孟子的呢?
《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是中国经学史上的两部重要典籍,《〈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的比较研究》则是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年轻的博士常会营同志近年的研究成果。他从《论语集解》与《论语集注》著述背景、写作动机、作者、成书时间、学术评价、文字训释、义理阐发、经典诠释学等几个方面对二者进行详细的比较和研究,尽量揭示汉学与宋学的不同学术趋向及其相互关联,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新观点、新看法。而对“两注”章句文字训释的比较分析,既细致入微又提纲挈领,考释精详,其对义理的分析亦相当独到,所列几个问题亦颇能体现其思想内涵,反映了作者资料掌握与分析问题的功力。此种研究方式在学界尚不多见。该书的写作,具有拓展、深化《论语》学研究空间、论题的意义。该书为人们进一步探讨《论语》学的变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研《易》之書汗牛充棟,然從符號美學角度透視者,尚附闕如。本書筆者對前人《易》學以自己的美學體悟,試以辯證歷史的觀點與方法,去梳理《周易》符號美學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