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00~元以上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二十四史(简体横排精装 全63册共4箱)新版
    •   ( 6929 条评论 )
    • 中华书局编辑部 编 /2017-11-01/ 中华书局
    • 百科全书式的史学巨著,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公元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纪传体编写。本套书也是馆藏、历史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完整历史典籍。

    • ¥2392 ¥3680 折扣:6.5折
    • 史记 中华书局
    •   ( 176 条评论 )
    • (汉)司马迁 /1982-11-01/ 中华书局
    • 《史记》是我国汉代伟大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它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经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人才、伦理道德甚至医学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箸。 《史记》是司马迁一生的结晶。集中著述,花了15年左右,如果把资料的准备工作在算在内,那要超过20年。《史记》记录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为止,大约三千年。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者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至深。在思想上,司马迁因为自身的经历,对“人”的思考要超出当时那个年代,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这是很罕见的。

    • ¥174.2 ¥286 折扣:6.1折
    • 史记共10册 原著正版书籍 典籍里的中国 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原著 中华书局 中国通史中华上下五千年
    •   ( 60 条评论 )
    • 无 /2014-08-01/ 中华书局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著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优选水准。

    • ¥231.4 ¥380 折扣:6.1折
    • 二十五史干支通检(上下)(精)
    •   ( 91 条评论 )
    • 王双怀贾云 主编 /2011-09-01/ 三秦出版社
    • 二十五史采用干支纪日的方法。《二十五史干支通检(套装上下册)》是为解决二十五史甲的十支问题而编纂的工具书。全书由二十五个部分组成,按二十五史的顺序排列,起于《史记》,终于《清史稿》。 每个部分都包括“干支换算”和“干支考证”两个方面的内容。内容多寡由史书中的干支多少和考证文字多少而定。 “干支换算”是将每部史书中出现的干支逐一录出,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加以编排,并换算出中历日期和公历日期。个别干支不具年月,故未列入表中。 对于二十五史中的错误干支,《二十五史干支通检(套装上下册)》做了较为详细的考证。至于干支正确而纪时错误的情况,则不在《二十五史干支通检(套装上下册)》考证之列。考证引文后的页码系中华书局标点本页码。

    • ¥206.6 ¥300 折扣:6.9折
    • 史记(1-10)
    •   ( 9 条评论 )
    • (汉)司马迁 /1982-11-01/ 中华书局
    • 《史记》是我国汉代伟大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它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经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人才、伦理道德甚至医学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箸。 《史记》是司马迁一生的结晶。集中著述,花了15年左右,如果把资料的准备工作在算在内,那要超过20年。《史记》记录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为止,大约三千年。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者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至深。在思想上,司马迁因为自身的经历,对“人”的思考要超出当时那个年代,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这是很罕见的。

    • ¥175.3 ¥286 折扣:6.1折
    • 后汉书,中华书局【新华书店总店自营店】
    •   ( 0 条评论 )
    • 无 /1970-01-01/ 中华书局
    • 《后汉书》今本120篇,分为130卷,是一部纪传体东汉断代史。原书只有纪传,北宋时把晋代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与之相配,成为今本。此点校本以绍兴本为底本,通校了明汲古阁本和清武英殿本。

    • ¥198.49 ¥310 折扣:6.4折
    • 后汉书,中华书局【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
    •   ( 0 条评论 )
    • 无 /1970-01-01/ 中华书局
    • 《后汉书》今本120篇,分为130卷,是一部纪传体东汉断代史。原书只有纪传,北宋时把晋代司马彪《续汉书》八志与之相配,成为今本。此点校本以绍兴本为底本,通校了明汲古阁本和清武英殿本。

    • ¥198.49 ¥310 折扣:6.4折
    • 史记,中华书局【新华书店总店旗舰店】
    •   ( 0 条评论 )
    • 无 /2014-08-01/ 中华书局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著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

    • ¥259.43 ¥380 折扣:6.8折
    • 续资治通鉴(1-12)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   ( 5 条评论 )
    • 清毕沅标点续资治通鉴小组 校点 /1970-01-01/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
    • 《续资治通鉴》上与《资治通鉴》相衔接,即起于宋太祖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下迄元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共四百一十一年,是一部较完备的宋辽金元编年史。全书史料完备,并仿《资治通鉴》体例,本文下分注考异。编者以徐亁学《资治通鉴后编》为基础,并从宋、辽、金、元四史、《续资治通鉴长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一百多种书中取材,凡四易稿,历二十年而成。全书史料完备,并仿《资治通鉴》体例,本文下分注考异。其中北宋部分较精,元代部分较为简略。毕沅(1730-1797年),清江南镇洋人,字镶蘅,号秋忛,官至湖广总督。他对经学、史学、小学、金石学等,皆有涉猎和研究。他认为“经义当宗汉儒,说文当宗许慎,编年史涑水先生(即司马光)最长”。他喜欢结交学人,当时著名学者钱大昕、邵晋涵、章学诚、洪亮吉等先后

    • ¥467.8 ¥768 折扣:6.1折
    • 史记(1-10)
    •   ( 0 条评论 )
    • (汉)司马迁 /1982-11-01/ 中华书局
    • 《史记》是我国汉代伟大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著,它记载了上起轩辕、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变迁。经涉及了哲学、政治、经济、文学、美学、天文、地理、人才、伦理道德甚至医学方面,几乎囊括了当时人类思想活动的全部内容,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鸿篇巨箸。 《史记》是司马迁一生的结晶。集中著述,花了15年左右,如果把资料的准备工作在算在内,那要超过20年。《史记》记录的历史,是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为止,大约三千年。其体例为纪传体,多以人物或者家族为单位展开,故事性很强,文笔出众,是后代传记文学的先驱和样板,影响至深。在思想上,司马迁因为自身的经历,对“人”的思考要超出当时那个年代,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这是很罕见的。

    • ¥184.47 ¥286 折扣:6.5折
    • 二十四史(小插盒)
    •   ( 766 条评论 )
    • 马博 /2012-09-01/ 线装书局
    • 《二十四史》的记事内容相当丰富,保留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司马迁在撰写《史记》发凡起例时,就决定《史记》要包罗天上地下,贯穿古今,融合百家。《史记》是一部记述黄帝至汉武帝时代史事的通史。《史记》之后各史虽然多是断代为史,没有沟通古今,但集“天下行事”于一书的意图始终没有改变。因此,《二十四史》如同万象兼备的百科全书,其篇帙之宏伟,史料之丰富,是其他史书望尘莫及的。因此,人们常把它称作学习我国传统文化和研究我国历史的资料宝库。 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创造了多种史书体例,但就其中为重要的,有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和纪传体三种。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纲,按年月先后记事,如《春秋左氏传》、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清毕沅的《续资治通鉴》等,都采用编年体。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

    • ¥403.7 ¥598 折扣:6.8折
    • 清代历科状元策汇编
    •   ( 0 条评论 )
    • 马庆洲 /2021-04-01/ 北京大学
    • 本书系《明代历科状元策汇编》的后续之作,一遵前书的初衷及体例,将有清一代状元殿试对策汇为一编(本书所及 文科,武科不在讨论之列),清代共有状元112位(不含2位满族状元),本书共汇收110状元殿试卷(只缺康熙二十一年及咸丰六年两科。康熙二十一年未刻《登科录》,故该科早已失传,清人有记载),为历来 全的清代状元策汇编。作者充分利用 图书馆、 历史档案馆等所藏清代《登科录》,以之作为底本,纠正了坊间所刻《状元策》的诸多讹误,能够起到正本清源之效。并加以精校精对,意在为相关领域的爱好者及研究者,提供可资征信的原始文献,省却四处找寻之苦,并冀以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

    • ¥109.01 ¥169 折扣:6.5折
    • 百衲本二十四史(宣纸线装24函共240册足本)
    •   ( 0 条评论 )
    • 李翰文主编 /2013-08-01/ 黄山书社
    • 二十四史的缘起 明朝时起将《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合称 二十一史 。清朝乾隆年间,《明史》行世,与 二十一史 合称 二十二史 。此后把《旧唐书》并入其中,合称 二十三史 。再后又把散佚的《旧五代史》依据《永乐大典》辑录整理成书,经乾隆皇帝钦定,与 二十三史 合称 二十四史 。其后, 二十四史 成为中华传统史学领域中的 正史 。 中国古代史书的编写有多种体裁, 二十四史 采用的是纪传体。这种史学体裁创始于司马迁的《史记》。 本纪 按年代顺序记叙帝王的言行和政绩; 表 按年代谱列各个时期的重大事件; 书(汉以后

    • ¥83200 ¥128000 折扣:6.5折
    • 汉书(共12册)
    •   ( 0 条评论 )
    • (汉)班固|校注:(唐)颜师古 /1970-01-01/ 中华书局
    • 班固所著的《汉书(共12册)》是我国 部纪传体的断代史。历班彪、班固、班昭、马续而成书,洋洋洒洒,文采风流,记事准确,不偏不向,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前四史,历来为史家所推崇。中国五千年文化的接续性就体现在有一部贯穿的二十四史,而列朝正史都仿《汉书》体例,可见《汉书》之重。众多的典故出于其中,学术文章层出不穷……不读《汉书》,不知《汉书》的魅力。 《汉书(共12册)》,是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和七十列传组成的。所记启于汉高祖,止於王莽,都是西汉一代的史实,所以叫断代史(表、志也有不限於西汉的,如古今人表就包括很多汉以前的人物,但这是个别的)。断代为史始于班固,以后列朝的所谓“正史”都沿袭汉书的体裁。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名士隐者,天文食货,百官群县,无所不有。

    • ¥302.54 ¥470 折扣:6.4折
    • 通志(共3册)(精)
    •   ( 0 条评论 )
    • 编者:(宋)郑樵 /1987-01-01/ 中华书局
    • 《通志(共3册)(精)》是宋人郑樵编撰的一部系统记载历代制度的通史,素与《通典》、《文献通考》并重。全书分本纪、后妃传、年谱、世家、载记、列传及二十略等几个部分,其中二十略为全书精华,记载了上古至隋唐历代的制度,概括了古代有关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知识,是一部材料丰富的古代史工具书,是史学工作者必须阅读参考的重要著作。

    • ¥554.79 ¥860 折扣:6.5折
    • 清稗类钞选:全五册(馆藏文献丛刊)
    •   ( 0 条评论 )
    • 徐珂编纂;绍轩伯远整理 /2022-08-01/ 上海科技文献
    • 《清稗类钞》是关于清代掌故遗闻的汇编。作者为掌故大家,从清人以及近人的文集、笔记、札记、报章、说部中,广搜博采,仿明人潘永因《宋稗类钞》体例,编辑而成。记事上起顺治、康熙,下迄光绪、宣统。全书分92类,13500余条。书中涉及内容极其广泛,举凡军国大事、典章制度、社会经济、学术文化、名臣硕儒、疾病灾害、盗贼流氓、民情风俗、古迹名胜,几乎无所不有。许多资料可补正史之不足,特别是关于社会经济、下层社会、民情风俗的资料,对于研究清代社会历史,很有参考价值。

    • ¥630.83 ¥980 折扣:6.4折
    • 通志(共3册)(精)
    •   ( 2 条评论 )
    • 编者:(宋)郑樵 /1987-01-01/ 中华书局
    • 《通志(共3册)(精)》是宋人郑樵编撰的一部系统记载历代制度的通史,素与《通典》、《文献通考》并重。全书分本纪、后妃传、年谱、世家、载记、列传及二十略等几个部分,其中二十略为全书精华,记载了上古至隋唐历代的制度,概括了古代有关自然和社会各方面的知识,是一部材料丰富的古代史工具书,是史学工作者必须阅读参考的重要著作。

    • ¥583.2 ¥860 折扣:6.8折
    • 史记 中华书局
    •   ( 10 条评论 )
    • 无 /2014-08-01/ 中华书局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通史,是“二十四史”中最早的一部,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史书。全书共一百三十篇。1959年,在毛主席、周总理的指示下,顾颉刚先生等著名学者以金陵局本作为底本,对《史记》进行分段标点,并以方圆括弧来表明字句的删补,形成新中国以来最有影响力的《史记》点校本。2007年,中华书局组织点校本“二十四史”的修订工程,将《史记》作为重中之重,在原点校本的基础上,不仅对底本、通校本、参校本作了复核和补充,还改变了方圆括弧的校勘形式,增加了上千条校勘记;对原标点一一复核,进行修改和统一,以期达到新时代古籍整理的优选水准。

    • ¥231.4 ¥380 折扣:6.1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