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学者金缨选辑《觉觉录》中浅近格言另刻之单行本。按儒家《大学》和《中庸》之道,以类编次,计有学问、存养、持躬(附摄生)、敦品、处事、接物、齐家、从政、惠吉、悖凶 10类,是历久不衰的蒙学读本。
《文房四谱》分为《笔谱》《纸谱》《墨谱》《砚谱》四个部分,是记载历代笔、墨、纸、砚原委本末及其故实。书中各谱的体例大致相同,首先叙事,次讲制作,三是杂说,四为辞赋。叙事重在说明定义、沿革及产地。制作则重在介绍制造技术。杂说讲述典故和轶闻。辞赋汇集了有关赞咏 文房四宝 的诗词。全书首尾相映,浑然一体。
《世说新语(套装上下册)》三卷,南朝刘义庆编撰,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全书分爵德行二日语等三十六门,记述了自东汉後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主要爵有关人物评论、清谈玄言和机智应对的故事。
本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之一,《经史百家杂钞》是由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粹文集。全书分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共二十六卷。选文涉及经、史、子三类,选文多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选择精当,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是清末至今,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的一部古文选本名著。现约请文史专家对全书进行翻译和注释,并撰写简明扼要的题解。
《太平广记》是我国古代一部文言小说总集,全书五百卷,系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李昉等人奉诏取各种野史、传记、故事、小说等编集而成,与《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合称“宋四大书”。 《太平广记》是按照小说题材的性质分类编纂的,全书共分为九十二个大类,部分类别下再分细目,凡一百五十余细目。各类别卷数不一,少者一卷,多者数十卷。其中卷数较多的依次为神仙五十五卷、鬼四十卷、报应三十三卷、神二十五卷、定数十六卷、女仙十五卷、畜兽十三卷、异僧十二卷、再生十二卷、草木十二卷、征应十一卷、妖怪九卷、狐九卷、水族九卷、杂传记(收唐人单篇传奇)九卷、诙谐八卷、龙八卷、虎八卷、杂录八卷等。由此大略可见《太平广记》内容多为神仙鬼怪之故事。 《太平广记》保存了大量宋以前的文言小说,被《四库全书总目
《雪鸿轩尺牍》为 清代三大尺牍 之一,凡一百八十六篇(含羼入的缪艮的四十四篇),多为朋辈酬答,所谈无非细事,而曲尽情理,文辞雅丽,用典贴切,骈散结合,读来朗朗上口,倍觉洒落,体现了汉语的美丽和魅力。问世以来,一直被视为书信写作的范本。
《清稗类钞(套装全13册)》是清末民初徐珂编撰。汇辑野史和当时新闻报刊中关于有清一代的朝野遗闻、以及社会经济、学术、文化的事迹,时间上至顺治下至宣统,间有上溯天命、天聪、崇德者。《清稗类钞(套装全13册)》分门别类,按事情的性质、年代先后,以事类从,共有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余条,记载较为完备。既有稗于遗闻,也可以资为谈助,对研究清代历史的学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普通读者而言亦具备相当的阅读价值。
本书是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之一,《经史百家杂钞》是由曾国藩编纂的一部古文精粹文集。全书分论著、词赋、序跋、诏令、奏议、书牍、哀祭、传志、叙记、典志、杂记十一类,共二十六卷。选文涉及经、史、子三类,选文多为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选择精当,内容丰富,范围广泛,是清末至今,在社会上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的一部古文选本名著。现约请文史专家对全书进行翻译和注释,并撰写简明扼要的题解。
《一梦漫言》见月老人对自己一生行脚事迹的回忆,详细讲述了他人生中的所见所闻,还有对各个地方的风俗人文的详细介绍,内容丰富,对后人了解各地地理人文有很大的作用,书中的人事见闻对后人也有很大的借鉴、启发作用,是一部非常优秀的著作。
《孝经》是儒家《十三经》中字数*少的被称为 经 的著作,不足两千字,据说是孔子 七十子之徒之遗言 ,成书于秦汉之际。在两千多年的中国传统社会,它被广为传诵,上至帝王将相、达官贵族,下至黎民百姓、贩夫走卒,都对之推崇有加,对其思想更是深信不疑,以之为行为之圭臬和立身行世之根本。《孝经》所阐发的 孝道 思想在儒家思想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誉为 百行之宗 五教之要 ,对整个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书以鲍廷博辑刻《知不足斋丛书》本《武林旧事》十卷足本为底本,参校以宋廷佐刻六卷本、陈继儒《宝颜堂秘笈》本《后武林旧事》五卷、《说郛》本以及《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等,力求呈现较为可靠的文本。另于篇末附录《增补武林旧事》八卷之增补部分,同时作出相应的阅读提示,以为读者了解该书在不同时代的样貌提供帮助。
高濂编著的《遵生八笺(上下)(精)》是一部内容广博又切实用的养生专著,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主要文献之一,明代高濂撰。据说他幼时患眼疾等疾病,因多方搜寻奇药秘方,终得以康复,遂博览群书,记录在案,汇成此书。刊于公元1591年。二十卷。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等八笺,很有参考价值。
《线装经典:唐诗三百首》的选诗或反映历史大事,或歌颂友谊爱情,或鞭挞丑恶势力,或为普通大众鸣不平,其他如迁谪、隐居、归田、从军、咏古、赋物、听琴、读经等题材,包罗万象。五是通俗易懂。《线装经典:唐诗三百首》所选的诗意境优美,语言精练,音节和谐,易于成诵,这是它获得成功的秘诀。
所收多经学著作如《李氏易传》《周易乾凿度》《大戴礼记》等,以及《战国策》《北梦琐言》等其他著作,皆为当时世所罕传之书,并慎选底本精加校刊,字迹俊秀,为清前期校刻较精的丛书之一。清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卢氏雅雨堂刻本。此次据此本影印。
陶渊明诗文在其生活的年代默默无闻,南朝萧统《文选》收录以后,方渐渐为文人士子所仰慕效仿,版本亦多,宋以后有十卷本广为流传。其诗文兼擅,而其擅名千百年间,主要仍在其 质而实绮 癯而实腴 的各言题诗作。这些以归隐之心写田园生活与读书的作品,开古典诗歌之新境界。而其辞赋与散文中也主要表达着类似的情感与意趣。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是现存《楚辞》文献的最早注本。此书至今未有点校本。宜确定以高第、黄省曾明正德13年刻本为底本,以朱多煃明隆庆5年刻本、俞初万历13年刻本、冯绍祖万历14年刻本、朱燮元朱一龙万历29年刻本、日本庄允益校刻本等为参校本,且酌情参校清代名家的手批资料,吸收其校勘成果。
东汉王逸《楚辞章句》,是现存《楚辞》文献的最早注本。此书至今未有点校本。宜确定以高第、黄省曾明正德13年刻本为底本,以朱多煃明隆庆5年刻本、俞初万历13年刻本、冯绍祖万历14年刻本、朱燮元朱一龙万历29年刻本、日本庄允益校刻本等为参校本,且酌情参校清代名家的手批资料,吸收其校勘成果。
《清稗类钞(套装全13册)》是清末民初徐珂编撰。汇辑野史和当时新闻报刊中关于有清一代的朝野遗闻、以及社会经济、学术、文化的事迹,时间上至顺治下至宣统,间有上溯天命、天聪、崇德者。《清稗类钞(套装全13册)》分门别类,按事情的性质、年代先后,以事类从,共有九十二类一万三千余条,记载较为完备。既有稗于遗闻,也可以资为谈助,对研究清代历史的学者有重要参考价值,对普通读者而言亦具备相当的阅读价值。
清乾隆三十七年,乾隆皇帝弘历下诏,开四库全书馆,次年敕修“四库全书”。自唐宋以后,历代王朝便形成了收集编纂典籍的传统,唐代有《艺文类聚》、《北堂书抄》,宋代有《太平御觉》,特别是明代永乐年间编纂的《永乐大典》,共二万二千九百三十七卷,收入图书七八千种,堪称鸿篇巨制。清朝康熙、雍正年间,清王朝又编纂了《古今图书集成》一万卷。到了清乾隆年间,安徽学政朱筠以为《永乐大典》收录图书未为尽全,因此上书建议向民间广泛征求佚书,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对翰林院所藏《永乐大典》进行校辑。于是,乾隆皇帝下诏开设四库全书馆,委派纪昀等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开始编纂《四库全书》。 本书的出版发行无论是对于历史文献的研究整理,还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与思想文化的研究,其积极意义都是不言而喻的。同时,由于《
《乐府诗集(套装共5册)》包括:《乐府诗集(第一册)》、《乐府诗集(第二册)》、《乐府诗集(第三册)》、《乐府诗集(第四册)》、《乐府诗集(第五册)》共5册。《乐府诗集(套装共5册)》一百卷,北宋郭茂倩编撰。是继《诗经》之后,一部总括中国古代乐府歌辞的汉族诗歌总集,亦是现存收集乐府歌辞最完备的一部。主要辑录汉魏至唐、五代乐府歌辞兼及先秦至唐末歌谣,共计十二类、五千馀首,搜集广泛,内容丰富,反映了较广的社会生活层面。本次出版,即以宋本影印本为底本整理点校,参校汲古阁本、有关乐志、作家本集及各类文献,改正底本脱误,书末并附作者及篇目索引,以便读者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