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钢琴音乐的表现形式中,钢琴独奏珍疑是经典文献曲目最丰富,表演形式最广泛的一类。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从钢琴教育广泛的受众面(尤其在音乐普及教育这个人数众多的层面)上,仅仅运用独奏的形式,无论对于提高孩子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音乐想象,丰富他们对音色、音响和音乐表现的感知,还是培养锻炼锻他们的合作配合能力等多方面的修养来说,还存在相当的局限。那种从小就浸泡在一对一的个体教学方式中,总是关在个人琴房里孤独练习,“闭闷造车式的学习方式肯定会削弱孩子们在音乐教育中的收获和受益。
《中华传统文化观止丛书》是学林出版社于1995年12月出版的一套大型选本,包括《中华古诗观止》《中华古文观止》《中华古词观止》《中华古曲观止》共四部。1996年,本丛书荣获第十届中国图书奖。在这套丛书出版二十年之际,学林出版社决定在原书的基础上做增补校订,重新出版。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本丛书的版式也作了大幅度的调整,注释从尾注改为脚注;以作者为纲,以作品为目,按朝代分体,依序排列,每篇都附以题记。然后,将原来部的丛书重新排列成二十四本,元杂剧观止编委会编写的《元杂剧观止》为其中的一本。
《西昆酬唱集》是西昆派的主要代表作,该派在诗学、美学上的特色在该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王仲荦先生很早便开始了对该书的注释工作,前后耗时数十年之久,翻阅了二十五种文史要籍,对书中的用事典故、甚或词语出处都作了详细的辨释。这一注本已成为爱好与研究西昆体诗歌的人们必不可少的一部书。该书在八十年代曾由中华书局出版,市面久缺,现由上海书店出版社据原样再版,并附以诗句索引、注者简历,以便读者翻检。
谭正璧编著的《弹词叙录》仿《曲海总目提要》、《中国小说提要》等书体例编写,以叙录弹词内容为主,兼及作者、版本、成书年代、本事来源以及同题材的其他文学作品,旨在就明清以来的所有弹词作品作一总结,以供中国文学史及中国民间文艺研究者参考之用。
“挂枝儿”是明代万历朝兴起于民间的时调小曲,在晚明甚为风行,所谓“不问南北,不问男女,不问老幼良贱,人人习之,亦人人喜听之”(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25《时尚小令》),可见其风靡程度。冯梦龙辑评《挂枝儿》10卷,明刻本残缺,存9卷;另有姚梅伯《今乐府选》收抄本,分上、下两卷,亦残缺,然恰能补足10卷本。此书以部分卷,有私部、欢部、想部、别部、隙部、怨部、感部、咏部、谑部、杂部,凡录诗435首,以抒写男女爱情生活与社会生活状貌为主要内容,生动、活泼、率直、真切为其突出风格特色,此为主流。其中还有一些格调庸俗低级的篇什,是需要批判扬弃的。《挂枝儿》的整理出版,对研究晚明社会风习,以及民间文学,具有重要意义。
1.演奏级别共分十级。其中1—4级为初级;5—7级为中级;8—10级为高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