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收录的中国古典四大名剧: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繁体竖排,宣纸线装出版 在我国绚丽多姿的艺术百花园中,戏曲是一门影响广泛、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我国的古代戏曲源远流长,与古希腊悲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剧。从北宋中叶正式形成,先后经历了宋元南戏、元代杂剧、明清传奇、清代中后期的花部等发展阶段。在这数百年的发展进程中,出现了一大批戏曲名著,其中,尤以王实甫的《西厢记》、汤显祖的《牡丹亭》、洪升的《长生殿》和孔尚任的《桃花扇》四剧熠熠夺目,体现了中国古典戏曲传奇的*成就,体现了中国古典戏曲传奇的*成就,被誉为 中国古典四大名剧 。
俞粟庐为清末民初昆曲清曲家,叶派叶堂唱口的传人,享有“江南曲圣”之誉;他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与同时代的大画家陆廉夫齐名。《俞粟庐书信集》收录俞粟庐写给儿子俞振飞、侄儿俞建侯、穆藕初等人的书信41封,每封信都由手稿、排印标点及注释三部分组成。俞粟庐在这些信中,表达了他对昆曲唱念、书法以及为人处世的见解,具有较高的文献价值。其书信手稿亦为不可多得的书法作品,可供书法爱好者欣赏。
《全元散曲》为隋树森先生所编,从金代元好问开始,至明初谷子敬至,收录有元一代213位散曲作家的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大体以作家年代先后为序,作家后撰有小传,并在散曲后注明文献来源。参用各种珍本
全书七万余言,中英对照,近500幅精美图版。 鼻烟壶始于清康熙朝,后由于皇帝喜好,令官作坊集各种工艺材质制作,尽善尽美,举世赞叹 袖珍中华艺术 ,其中尤以内画鼻烟壶凭借细钩笔穿过小孔在方寸间左右相反作画,堪称鬼斧神工,亦是鼻烟壶制作中惟一能真实体现书画主流艺术之美的类别。 冀派内画大师索振海,内画作品清新脱俗,令人耳目一新,爱不释手。其于山水、花鸟、走兽、人物、仿古、肖像,无所不精。尤善山水,运笔墨染,有如神助,人称 壶中傅抱石 ,又有谓内画至此境界,已空前,恐绝后。 索振海天纵英才,胸中自有画稿,信手捻来,即成佳作,由于其深厚的国画底子和不凡的艺术天分,许多存世精品皆为一次绘成的孤品,此书中收录多为其孤品或妙作,于各类别的作品亦少重复题材,画法亦囊括写意、工笔、写实、油彩、泼墨等不
《明清八大家文钞》,民国四年(1915)王文濡编选,收录明清古文名家归有光、方苞、刘大栅、姚鼐、梅曾亮、曾国藩、张裕钊、吴汝纶等八位的优秀散文作品,主要是明代【唐宋派】和清代【桐城派】的作品。编者谓编辑此书的目的在于“存先正之典型,树后学之模范气”。 【唐宋派】是明代文学流派,茅坤、归有光等人是其代表人物。他们反对当时的前后七子【文必秦漠】的主张,反对盲目尊古的倾向,提倡学习唐宋古文,并重视在散文中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主张文章要直写胸臆,具有自己的本色面目。【唐宋派】的散文创作对后世较有影响,清代【桐城派】即继承了它的传统。
《全元散曲》为隋树森先生所编,从金代元好问开始,至明初谷子敬至,收录有元一代213位散曲作家的小令3853首,套数457套。大体以作家年代先后为序,作家后撰有小传,并在散曲后注明文献来源。参用各种珍本校勘,撰有较详的校勘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元代散曲的创作情况,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
向来中国的学者对于小说、戏曲大都存鄙薄的态度,故校勘考据的工力祇用于他们所谓正经书气而不用于小说、曲本;甚至于收藏之家,目录之学,皆视小说、戏剧为不足道。藏书家不收,故这类的书籍容易散失;目录不载,故年代久远之后,虽有人想收集这类的作品,也无从下手了。 比较说来,小说更受上流社会的轻视,故关于他们的记载更缺乏。戏曲因为曾经私家贵族的提倡,珍珠帘下,红毡毹上,歌伶乐工曾得上流社会的青睐,有名的文人作剧本的也不以为耻,故几百年来还留得一些零碎的记载。关于宋朝的杂剧院本,有周密的武林哲事,及陶宗仪的辍耕录。关于元朝的剧本,有锺继先的录鬼簿及涵虚子的旧腺。关于这五六百年的剧本的总目,列举多的莫如王国维先生的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