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三百首》是清人孙洙、徐兰英伉俪合编的唐诗普及读物。自乾隆二十八年(1763)问世以来,伴随着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的俗谚广为传布,并逐渐取代《千家诗》成为新的家塾课本,编订之初曾家弦户诵, 风行海内,几至家置一编 。迄今二百余年来仍在启蒙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陶冶审美趣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唐诗三百首》共选唐代七十七位诗人的作品,约三百一十余首诗。全书按照体裁五言古诗、七言古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等分为八部分,在各类的体裁下又大致按照诗人的时代先后编次。本书所选的诗,既侧重李白、杜甫、王维、李商隐等一流诗人的代表作,也酌情收入不知名作者的佳作,甚至收入僧人、歌女之作。所有这些诗作或慷慨激昂、或哀怨悲歌、或沉郁顿挫,范围相当广泛,且又脍炙人口,总体符合
《中華經典誦讀教材》(全18册)遴選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儒釋道典籍三十五種,采用大字注音、正體豎排,是一套專門用於誦讀的經典教材。經文采用*善的底本,反復校對,標點、注音參考學者註疏,力求準確無誤。適合作為少年兒童的經典誦讀教材,也可以作為成年人學習經典的誦讀讀本。 全書包括:《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德育啟蒙、孝經》《弟子規、太上感應篇、十善業道經(附:朱子治家格言、文昌帝君陰騭文)》《了凡四訓》《女四書、女孝經》《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幼學瓊林、龍文鞭影》《大學、中庸、論語》《孟子》《禮記選》《詩經》《尚書》《左傳選》《易經》《道德經、莊子選》《唐詩三百首》《佛說大乘無量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心經、金剛經(附:佛說阿彌陀經、普賢行願品、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地藏菩薩本願經》。
《小窗幽记》,明陈继儒纂辑,是明代清言小品集的代表作之一。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从感情、个性、处世、境界、品味、法度等各方面入手,立体地涉及了人如何塑造自身、增加涵养、立身处事、怡情养性;而且关涉到世情、历史、山水自然、艺术等多方面的内容。文字优美典雅,处处浸透着古人的生活智慧。本书节选《小窗幽记》的精华部分,以权威版本核校,出注并翻译,引领读者品味它无穷的艺术魅力。
唐诗集先秦以降中国古典诗歌之大成,同时又开启此后一切诗体形式和诗歌流派之渊源。《唐诗三百首》是清人孙洙(别号蘅塘退士)所编,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在中国民间影响优选的唐诗选本。从编定之初迄今二百余年来仍在启蒙教育、培养人们的审美感受、陶冶艺术趣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随园诗话》,清代诗人袁枚的作品,凡十六卷,是一部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著作。其体制为分条排列,每条或述一评,或记一事,或采一诗(或数诗),乃随笔式。其旨在倡导性灵说诗论,是清代影响*大的一部诗话。
本套丛书按中国古典诗歌发展、演进的脉络分为八卷,各卷篇目的设置,则是根据文学史、文体学和诗律学诸方面的综合因素来考虑的。在篇幅上,各卷的选目均在三百篇左右,体例也大致相同,除用来疏通字句、诠解诗义的注释外,编者还为每位入选作者编撰了小传,帮助读者了解作者生平及其创作概貌。 卢盛江、卢燕新主编的《中国古典诗词曲选粹(先秦两汉诗卷)》选录了先秦时代的古谣、《诗经》、楚辞、汉乐府等名篇佳作,并加以详细的介绍及注释,使读者在欣赏词句的同时更能理解这些年代久远的古代诗歌精品。
李商隐是晚唐最杰出的诗人,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广为传诵。其诗用典较多,故而晦涩迷离,这也成为他的独特风格。今存诗约600首,有《李义山诗集》。此《李商隐诗集》清代学者朱鹤龄注。
《庾信诗全集:汇校汇注汇评》收录的作品包括:《昭君怨》、《怨歌行》、《舞媚娘》、《乌夜啼》、《燕歌行》、《杨柳哥》、《奉和泛江》、《奉和山地》、《游山》、《和宇文京兆游田》、《伏闻游猎》等。
杜牧是晚唐的著名诗人,与李商隐合称“小李杜”。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以咏史抒怀为主,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画面优美,语言清丽,情韵绵长,风调悠扬,在艺术上别具一格。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今用清人冯集梧的《樊川诗集注》。
晋陶渊明的诗集。陶渊明弃官归隐后以诗酒自娱,被后人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其诗歌中最重要的是田园诗和咏怀、咏史诗。他的诗歌自然真朴,情韵醇厚,对后世影响极大。本书以清人陶澍《陶渊明集辑注》十卷为基础进行整理。
自宋代以还,杜诗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杜诗学逐渐成为一门颇受关注的学问。和学界学杜、研杜之风息息相关,古代徽州地区的文人学者们,也对杜诗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研杜渐成风尚,并写出了众多的杜诗学著作,对杜诗学的繁荣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诸多徽人治杜著述流传至今的目前仅有黄生的《杜诗说》已被整理出版,并在杜诗学界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余几种尚无整理本面世。本次即将与黄生《杜诗说》关系密切却因版本稀少学界难睹其面貌之二种予以整理汇编,以期为徽学研究和杜诗学研究提供精良可靠的基本文献。此二种为:《杜诗提要》(十四卷),清初学者吴瞻泰撰(1657—1735,字东岩,安徽歙县人);《苦竹轩杜诗评律》(六卷),清洪仲撰。洪仲,又名洪舫,字方舟,号邗上羁人,室名苦竹轩,安徽歙县人。生活于清顺康年间,生卒年不详。
陈才智编著的《韩偓诗全集》校勘即以康熙扬州诗局刻本《全唐诗·韩偓集》为底本。参考《全唐诗稿本·韩僵集》,王全(王仲闻、傅璇琮)校点本《全唐诗》,陈尚君等辑校《全唐诗补编》,程光金、彭崇伟注释《增订注释全唐诗·韩偓集》。
《名家精注精评本》系列丛书将目光投向中国文学目前著名的文学家,对他们的诗、词、文等进行编选,并做必要的注释和适当的点评,编选者都是研究某一作家的专家,论述兼顾学术性和通俗性,帮助读者领会其中的意蕴。董乃斌、王继洪编选的《王维集(精)》为其中一册,是王维的文集。 王维是盛唐山水诗歌的代表作家,诗风明净秀美,富有禅味。除了山水诗,他的其他题材诗歌创作也很丰富。本书从王维近四百首诗和数十篇文章中选录了近二百首诗和三篇文章,按内容略分为几辑。所依据的版本,主要是清人赵殿成的《王右丞集笺注》和陈铁民的《王维集校注》。
本书收录了民国官员赵元成1911、1912、1918年宦游于太原、上海、常州、北京四地时所撰写的日记三卷,末附作者所撰《迟云簃诗草》二卷。书中记录了民国初年山西起义、清帝逊位、南北议和、宁赣兵变、议会党争、俄国入侵新疆、总统选举等事件的发生与进展。
“中国古典诗词校注评”是目前中国规模优选的古典文学诗词全集类丛书,其用意在于对中国古代文学诗词作品进行系统而有深度的整理。丛书以作家为单位,一般一人一本,尽收其诗词全部作品。每类文体所收作品必须是穷尽式,没有遗漏。传统诗歌总集如《诗经》《楚辞》《乐府诗集》等则不局限于人,而按传统结集。一本之内包括编年、校勘、辑佚、辨伪、汇评、注释。本丛书力争做到:作品全,编年准,真伪别,评点精。丛书选目,上自先秦,下迄清朝,基本涵盖了中国古代文目前的重要诗词作家。丛书计划出版100部。作者均为来自全国各高校古典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学有专攻,代表了该选题的专业水平。本次所推出的四部专著为王维、庾信、韩偓、周邦彦的诗词全集,是这四位杰出作家近期新很全的诗词全集。
。。。
本书精选了宋代最负盛名的词作,其中既有出自大家之手、流传千古的名篇,亦有不见录于一般选本的遗珠,较为全面地展现了宋词的总体风貌。除了选取词作原典之外,书中还附有大量鉴赏之言,有助于读者朋友在深入浅出的文字中体会词作的深层内涵,领略宋词的无尽风韵。
古今稗官野史,不下数百千种,而《三国志》、《西游记》、《水浒传》及《金瓶梅演义》世称“四大奇书”,人人乐得而观之,余窃有疑焉。 稗官为史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故其为书亦必善善恶恶,俾读老有所观感戒惧,而风俗人心庶以维持不坏也。《西游》玄虚荒渺,论者谓为谈道之书;所云“意马心猿”、“金公木母”,大抵“心即是佛”之旨,予弗敢知。《三国》不尽合正史,而就中魏、晋代禅,依样葫芦,天道循环,可为篡弑者鉴;其他蜀与吴所以废兴存亡之故,亦具可发人深省,予何敢厚非?至《水浒》、《金瓶梅》诲盗诲淫,久干例禁;乃言者津津,夸其章法之奇、用笔之妙,且谓其摹写人物事故,即家常日用、米盐琐屑,皆各穷神尽相,画工化工,合为一手,从来稗官无有出其右者。呜呼!其未见《儒林外史》一书乎? 夫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