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为了帮助读者理解该书的编写缘由,笔者想说点儿文学史知识。骈文的“骈”是“成双成对”的意思,此指语言中的俪词,假如一篇文章全部由(或基本上由)这种俪词组成,它就是骈文了。可见,骈文不是一种文学体裁,它是从语言的或整或散与或双或单的角度观照文章特点的一个词语。由于古代骈文是在东汉时成型的,而赋体文学作品的语言又多俪词,尤其是东汉中期以后出现的抒情小赋中俪词更多,所以就叫了这么一个书名。实际上,骈赋是包含在骈文中的一种文体。古代骈文虽在东汉时才成立,但在其前的先秦经籍、诸子著述和楚辞汉赋中已经有不少俪句了,这正显示了骈文的发展。两汉是辞赋体文章的黄金时代,为了凸显骈文与辞赋的这种联系,同时也为了编写文章的方便,本书就叫做《汉魏六朝小赋骈文选》了。 以上讲了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出身于小官僚家庭。九岁丧父后,奉母归郑州。不久,义山随从叔习古文和书法,希望能振兴家道。十六岁时著《才论》、《圣论》,以古文为士大夫所知。十七岁时被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辟为巡官,从此,开始了断梗飘蓬般的“薄宦”生涯。牛党令狐楚爱其才,教授骈文,并令义山与其子令狐绚等同游。此后八年,除有短暂时间的宦游外,义山一直在令狐楚的幕中。大和九年(835)前后,义山赴玉阳山、王屋山一带隐居学道。开成二年(837)应举,经令狐绚引荐登进士第。次年,人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中,茂元爱其才,以女相嫁。是时,朝廷牛李党争激烈,王茂元属李党,义山婚娶茂元之女,因之,牛党以“背恩”诟病。 李商隐是唐代重要作家,按理说,解析其诗的时候,应冉
宋代姚铉编《唐文粹》,100卷,选录《文苑英华》中唐人作品,是唐代诗文的最早选本。特别是在文选方面具有特色。本书精选唐文三十多篇,选文兼顾不同体裁,均为具有代表性的优秀作品,逐一加以翻译、注释。
.
李贺诗唐诗史上一位极具个性的天才诗人,其诗歌有着鲜明的主题,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特色,想象奇特,诗风瑰丽凄恻,不同凡响。本书精选李贺诗作,以题解、注释、全译的形式出版,以方便读者阅读。
元稹、白居易是中唐诗歌名家,并称“元白”。他们提倡新乐府运动,诗风注重反映民生疾苦,诗风平易近人,在诗歌史上有着重要影响。本书精选元白诗歌,以题解、注释、全译的形式出版,以方便读者阅读。
《三袁诗文选译(修订版)》内容简介:公安派是晚明崛起的一个文学流派。这品质派的代表人物是袁宗道、袁宏道和袁中道。由于袁氏兄弟是湖北公安人,所以世称公安派,并把袁氏兄弟称为公安三袁。(一)袁宗道,字伯修,号石浦,在公安三袁中是长兄。他生于嘉靖三十九年(1560),卒于万历二十八年(1600)。十二岁入学,十九岁中乡举,二十七岁中进士,授庶吉士,翰林院编修。万历二十五年(1597)充东宫讲官,任春坊中允、右庶子等职。
宋代以后,李贺诗名鹊起,与李白、李商隐并称“三李”。北宋初传的《李贺集》为四卷,诗为219首,卷数与自编卷数相同,但篇目、篇数、编次略有不同。后又有五卷本,在四卷本的基础上加《外集》一卷,收诗22首,与四卷本合计,共241首。五卷本今有汲古阁校刻的北宋鲍钦止本、董氏诵芬室及蒋氏密韵楼两家影刻的北宋宣城本,集名为《李贺歌诗编》。又有《续古逸丛书》影印的南宋本,名为《李长吉文集》。又有铁琴铜剑楼、《四部丛刊》影印的蒙古刊本,集名《李贺歌诗编》。 贺诗最早的注本为南宋吴正子的笺注本。以后,不同的注本相继问世,相比较而言,以清人王琦注本较为完备。王琦视野开阔,其《李长吉歌诗汇解》选录了吴正子、刘辰翁、徐渭、董懋策、曾益、余光、姚俭、姚文燮、钱饮光、吴炎牧等诸家的评注。王琦本优选的优点有三:
吴伟业,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诗人。长于七言歌行,后人称之为“梅村体”。这本吴伟业诗选注译本以他的七言古诗为主,皆为其诗之精华,内容充实,辞藻华丽。前有提示,后有注译,便于读者阅读。
《古文观止》所录文章大都是各个时代的名作选段,通常出于名家之手,多为语言精练、脍炙人口的佳作。书中既有长篇大论,又有精美短文,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概貌和辉煌成就,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古诗名篇赏析(绣像精装本)(套装全2册)》内容包括:诗经、楚辞、汉诗、乐府民歌、古诗、魏诗、晋诗、南朝诗、北朝诗、乐府民歌、古诗等。
本书精选了现当代名家的白话文名篇,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唯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迪。 散文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人生片断,但却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在这里,读者虽 不能领略到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些曲折生动、荡气回肠的人生故事,却能在不经意间发现闪烁着哲思光芒的隽语箴言。所以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 体会。只有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那时你所体会到 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的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间的道路;那就是可 以让你的心灵得到小憩的精神乐园。 本书精选多篇精美散文,意境清幽,语言精妙绝伦,是我们最理想的
《古文观止》所录文章大都是各个时代的名作选段,通常出于名家之手,多为语言精练、脍炙人口的佳作。书中既有长篇大论,又有精美短文,全面反映了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概貌和辉煌成就,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本书精选了现当代名家的白话文名篇,希望读者能从中得到唯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迪。 散文看起来只是不经意地抒写着一己的经历和感受,所表现的多是零星杂碎的人生片断,但却有着巨大的艺术魅力和感染力。在这里,读者虽 不能领略到小说中所表现的那些曲折生动、荡气回肠的人生故事,却能在不经意间发现闪烁着哲思光芒的隽语箴言。所以散文要用心来读,用心来 体会。只有当你的心和作者的心真正相接的那一刻,你才算是真正透过散文那五彩缤纷的“形”,体会到它那凝而不散的“神”。那时你所体会到 的就是散文灵魂的真善美,那就是作者通过散文表达出的内心深处的宁静的思索;那就是能带你通向更远的有着万千风景的世间的道路;那就是可 以让你的心灵得到小憩的精神乐园。 本书精选多篇精美散文,意境清幽,语言精妙绝伦,是我们最理想的
《张衡诗文选译(修订版)》内容简介:张衡(78-139),字平子,东汉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北五十里)人。家为著姓,祖父张堪,以才德受光武帝刘秀的赏识,在任渔阳郡太守期间,御寇开边,民安世清,以廉洁奉公知名当世。张衡自幼喜好文章写作,十六七岁时外出游学,曾西赴三辅观览古都遗风,东入洛阳求教太学师友。经过数年的社会考察和苦心读书,张衡的学识大有长进。汉和帝永元年间,郡国推选张衡为孝廉,公府几次征召他出来做官。
《张衡诗文选译(修订版)》内容简介:张衡(78-139),字平子,东汉南阳郡西鄂县(今河南省南阳市北五十里)人。家为著姓,祖父张堪,以才德受光武帝刘秀的赏识,在任渔阳郡太守期间,御寇开边,民安世清,以廉洁奉公知名当世。张衡自幼喜好文章写作,十六七岁时外出游学,曾西赴三辅观览古都遗风,东入洛阳求教太学师友。经过数年的社会考察和苦心读书,张衡的学识大有长进。汉和帝永元年间,郡国推选张衡为孝廉,公府几次征召他出来做官。
千百年来,宋词经久不衰,是古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本书除了选取词作原典之外,还增加了大量鉴赏之言,有助于读者朋友在浅显的文字中体会词作的深层内涵,领略宋词的无尽风韵,从而再次为中华文化的精深而喝彩!
古今稗官野史,不下数百千种,而《三国志》、《西游记》、《水浒传》及《金瓶梅演义》世称“四大奇书”,人人乐得而观之,余窃有疑焉。 稗官为史之支流,善读稗官者可进于史,故其为书亦必善善恶恶,俾读老有所观感戒惧,而风俗人心庶以维持不坏也。《西游》玄虚荒渺,论者谓为谈道之书;所云“意马心猿”、“金公木母”,大抵“心即是佛”之旨,予弗敢知。《三国》不尽合正史,而就中魏、晋代禅,依样葫芦,天道循环,可为篡弑者鉴;其他蜀与吴所以废兴存亡之故,亦具可发人深省,予何敢厚非?至《水浒》、《金瓶梅》诲盗诲淫,久干例禁;乃言者津津,夸其章法之奇、用笔之妙,且谓其摹写人物事故,即家常日用、米盐琐屑,皆各穷神尽相,画工化工,合为一手,从来稗官无有出其右者。呜呼!其未见《儒林外史》一书乎? 夫曰“外
千百年来,宋词经久不衰,是古人流传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本书除了选取词作原典之外,还增加了大量鉴赏之言,有助于读者朋友在浅显的文字中体会词作的深层内涵,领略宋词的无尽风韵,从而再次为中华文化的精深而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