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书纪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史官和战国时期魏国史官所作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共十三篇,叙述夏、商、西周和春秋、战国的历史,按年编次。周平王东迁后用晋国纪年,三家分晋后用魏国纪年,至魏襄王二十年为止。嘉庆年间,朱右曾辑录考证,编成《汲冢纪年存真》,是为古本竹书纪年。王国维在这个基础上,再辑成《古本竹书纪年辑校》。王国维又将今本《纪年》一一求其所出,作《今本竹书纪年疏证》。今据民国《王忠慤公遗书》本影印,供读者参考。
《三字经》共一千多字,三字一句的韵文易于诵读,内容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涵盖教育、天文、地理、历史、伦理道德及民间传说等方面。古人有云:「熟读三字经,便可知天下事,通圣人礼。」《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幼儿识字课本,也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
《中兴颂》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楷书代表作,被后世认为 鲁公法书* ,体现了颜楷成熟时期的典型风格。 《中兴颂》碑文为元结上元二年( 761 年)所撰,颜真卿于大历六年三月正书。唐大历六年( 771 年)六月刻于湖南省祁阳县浯溪东山摩崖。 《中兴颂》摩崖高宽皆在四百五十厘米左右,左行,直书,凡二十一行,满行二十字,共二百六十余字。该碑书法一向受人推重,欧阳修在《集古录》中赞其 书字尤奇伟而文辞古雅 ,杨守敬则以为《中兴颂》 雄伟奇特,自足笼罩一代 。 此本为吴湖帆旧藏明拓割裱本,一册,凡八十五开。墨芯高三十厘米,宽十五 二厘米。首题下 有序 二字未损。吴湖帆、蒋祖诒等递藏,有吴氏题签,有蒋祖诒、吴湖帆、姚世钰等人题跋。钤 四欧堂印 湖帆鉴赏 吴湖帆 丑簃长年 丑簃长乐 等印章。
作者夙有改良风俗之志,认为要理解并改良当时的风俗,不可不先述古俗。书中将黄帝以前至明朝的历史,分为浑朴、驳杂、浮靡、由浮靡而趋敦朴四个时代,希望通过分析总结古俗, 正风俗以正人心,或亦保存国粹者之所许也 。《 中国风俗史 》初版于 1911年,是中国社会史*部专著,具有开拓之功,至今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清陈炽撰。本书纵论中外古今政事,疾旧制之弊,言改革之宜。包含内篇上下卷,外篇上下卷,前有宋育仁《序》,有名实、自强、四维、考绩、例案、停捐、养廉、行取、乡官、翰林、教养、水利、农政、厘金、学校、太学、书院、章肤、三品、河防、海口、图籍、边防、屯田、八旗、胥役、烟税、保甲等篇。倡言 核名实,明政刑,兴教养 ,设报馆、办学校、兴工商;提出中国应自订税则;主张仿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议院制, 合君民为一体,通上下为一心 以强兵富国。从政治、军事、文化、经济、外交等方面对中国社会进行剖析,并全面阐述了其治内攘外,救图存亡的一些独到见解。
古籍影印。本书为清末民国间著名学术丛书。共收书三十三种,一百五十二卷。所收均为清代学者的著作,多数是研究经史的。如庄存与《卦气解》一卷、钱坫《车制考》一卷、柳兴恩《穀梁大义述》等。另收孙星衍、洪颐煊书、碑目录数种。有光绪间德化李氏木犀轩刻本,据此本影印。
许慎《说文解字》根据文字的形体,创立540个部首,将9353字分别归入540部。540部又据形系联归并为14大类。字典正文就按这14大类分为14篇,卷末叙目别为一篇,全书共有15篇。本书逐字解释字体来源,阐述了汉字的造字规律:六书。《说文解字》的体例是先列出小篆,如果古文和籀文不同,则在后面列出。然后解释这个字的本义,再解释字形与字义或字音之间的关系。《说文解字》开创了部首检字的先河,后世的字典大多采用这个方式。段玉裁称这部书“此前古未有之书,许君之所独创”。
本书据清光绪丙午年刊本影印,为晚清经学家皮锡瑞所著。本书是皮锡瑞较有影响的经学著作之一,也是中国*部经学史,被学者视为研究经学的重要参考书。作者在经学传统研究的基础上,从经学的开辟、流传、昌明、极盛、中衰、分立、统一、变古、积衰、复盛的发展演变,系统地整理、介绍了经学的历史。在分论各时段的经学发展时,还将该时期的制度、重要经学家、每一经典在这一时期的训释大略及其新特点一一列举,有助于读者了解经学史的大势与细节。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是我国家喻户晓的古典戏剧名著。它叙述了书生张君瑞和相国小姐崔莺莺邂逅相遇、一见钟情,经红娘的帮助,为争取婚姻自主,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禁锢而私下结合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对封建婚姻制度的不满和反抗,以及对美好爱情理想的憧憬和追求。
《孔子庙堂碑》是魏初著名碑刻之一, 魏隶可珍者四碑,此为之冠。 《孔子庙堂碑》又名 鲁孔子庙碑 、 修孔子庙碑 、 封孔子庙碑 ,因文中记载了封孔羡之事,故又称 封孔羡碑 ,或简称 孔羡碑 。 三国魏黄初元年(220)刻立,今存山东省曲阜市孔庙。碑高一百八十八厘米,宽八十四厘米。碑文隶书,凡二十二行,行四十字;额篆书题 鲁孔子庙之碑 ,二行,行三字。尾刻北宋嘉祐七年张稚圭题记,曰: 魏陈思王曹植词,梁鹄书。 此本为秦文锦旧藏明拓本, 體 字稍损,一册,墨本十六开,其中额一 五开,碑文十四 五开;题跋半开。墨心高二十六 五厘米,宽十六厘米。帖中钤印累累,有朱士林题签,后附民国六年朱士林题跋,民国七年吴昌硕观款。 此碑结体严整而不板滞,书风淳古而高远,气势凌厉而磅礴,与汉末以方笔取胜的《鲜于璜碑》《张迁碑》
澄衷蒙学堂 由我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叶澄衷先生于1898年在上海创办。早招生对象以宁波贫家子弟为主,后来纔逐渐演变成为一所著名的私立学校。叶先生被称为 首善之人 。在宁波商帮中,一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 做人当如叶澄衷 。 1898年,澄衷学堂创办后的任校长刘树屏先生认为,传统的语文教材不利于新式学堂的教学,于是结合儿童的心理,编辑了一套全新的儿童识字教材,也就是《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是书于1901年出版,全书图文并茂,共收録了3291个字,762幅插图,由刘树屏先生亲自编撰,苏州吴子城绘图。该书可以说是中国早的学校自编语文教材之一,更被胡适先生誉为 中国早的语文教科书 。 胡适、茅盾、竺可桢、丰子恺、梁漱溟、李四光、夏衍、袁牧等文化名人,都是以这套书发蒙的。 《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原书共计八册,本次出版合
套装共4册: 《嵇康集》 ( 40.00 ) 鲁迅 《唐宋传奇集》( 98.00 ) 鲁迅 《小说旧闻钞》( 42.00 ) 鲁迅
丛书简介 《卢校丛编》是我社策划的一套古籍影印丛书,从清代校勘家卢文弨所校刊刻或校勘的古籍中,选取校勘质量高、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品种,陆续影印出版。卢文弨,杭州人,堂号抱经堂。是乾隆十七年科举考试的探花郎,在治学上擅长经学义理,长期执掌江浙多个书院。他平生的贡献在于校勘古籍,一生校勘古籍达350余种,而且学界普遍认为质量极高。 《卢校丛编》辑选取《白虎通》《春秋繁露》《新书》《逸周书》四种,皆以《抱经堂丛书》本为底本进行影印。 丛书主编简介 陈东辉,浙江大学中文系古典文献学专业副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古典文献学、清代(兼及民国)学术史、中国语言学史、中日(兼及中韩)文化交流史。已出版《阮元与小学》《汉语史史料学》《清代学术与文化新论》《东亚文献与语言交流丛考》等专著7种,
《增广沈氏玄空学(套装上下册)/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9》按《四库存目提要》子部索隐,择取子部要籍60种,采用有代表性的精善或稀见之本为底本,参校以其他版本,影印出版,故取名为《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 《增广沈氏玄空学(套装上下册)/影印四库存目子部善本汇刊9》是研究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文献。此书的公开发行,为学术界提供了研究中国古代传统文化重要的资料,俾使学术界通过这批学术资料能够开拓出新的研究思路,掌握新的研究方法。
《六韬》与《三略》均被列入《武经七书》。其中,《六韬》相传为姜太公所撰。《三略》又称《黄石公三略》,相传为黄石公所着。两部皆被古代兵家视为韬略之渊薮,武学之书,是中国古代兵书中的精华、中国军事理论殿堂中的瑰宝。
许嘉璐主编的《石屋余渖石屋续渖(精)》为《马叙伦全集》的一册,收入两种著作,即《石屋余渖》和《石屋续渖》。两书为掌故类笔记,记载了马叙伦先生耳闻目睹的晚清民国掌故,颇具史料价值。两书收入民国丛书,后又有上海书店单行本。此次排印,根据上海书店单行本整理,并参校民国丛书本。
一部有重要价值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为十六章,前有王国维《序》,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宋金元戏曲的渊源、流变、体制、作家、作品等有关问题,对宋以前、元以后的情况以及元代的南戏也附作介绍,是较系统研究戏曲发展史的论著。
《仁学》上卷,先是宣扬仁以通为*义,破人我界,破名教,是宣扬平等。其次讲仁的不生不灭,破生死界,破对待,破亲疏分别,提倡兼爱,是宣扬博爱。其三是宣扬维新,强调革新,崇奢黜俭,要求动反对静,宣扬资产阶级的观点。其四部分反对封建伦常,要破除封建等级制度,宣扬资产阶级民主。 《仁学》下卷先是批封建专制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其次批三纲的罪恶,宣扬科学民主,这两部分是宣扬资产阶级民主。其三是提出以心力挽劫运,是唯心的空想,但这里要求破除我执,打破人我的界限,具有平等思想。其四讲进入大同,是唯心的,但含有人人得自由的思想。
陈红彦主编的《名家手稿暨革命文献善本掌故》以通俗浅近和流畅文字,解读国家图书馆珍藏古籍善本文献,以及流传过程与其中的精彩文化故事,直接拍摄原书书影,图片清晰,图文并茂。可作为古籍版本收藏鉴定的参考,共靠前外古代文化爱好者阅读,弘扬国学。本书的读者定位为专业爱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