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1星以上
  • 10-3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巴蜀乡土建筑文化 四川民居散论
    •   ( 39 条评论 )
    • 季富政 /2023-12-30/ 天地出版社
    • 本书是一部关于四川民居的研究文集。作者从文化的角度来论述四川的民居建筑,探索名山寺庙与民居、方言与情理、山水画与建筑等的互补关系与相互影响,以及一些造型奇特、风格独具的小乡小镇和民居、碉楼之类的民间建筑的发展轨迹和审美特征,并且把建筑、建筑环境和建筑绘画结合起来,为研究四川地方建筑文化提供了形象化的依据和富于情理的见解。

    • ¥29 ¥58 折扣:5折
    • 成都历代经典诗词
    •   ( 92 条评论 )
    • 龚学敏 /2019-11-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成都是一个具有诗歌气质的城市,在中国的诗歌殿堂里,成都是不能缺位的。本书通过梳理歌咏成都的历代经典诗词,评述诗词背后的故事,并对诗词注解,让读者能够看到一个更有故事、更具诗情画意、更有文化气质的成都,展现天府文化的诗韵之美。

    • ¥30 ¥60 折扣:5折
    • 匠心成都三千年
    •   ( 61 条评论 )
    • 朱晓剑杨不易 /2018-11-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从成都博物馆展出文物切入,引出历史文化和故事,系统呈现三千年成都,特别是先秦两汉以来,成都手工业的发展史和独特成就。通过对成都出土文物和历史史料的梳理,还原并传承成都作为文创中心的重要地位,给成都的未来发展以启迪。

    • ¥19 ¥38 折扣:5折
    • 山水之间一座城
    •   ( 22 条评论 )
    • 何民 /2019-10-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都江堰市是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所在地,以堰为名,以堰名世,其特点被余秋雨概括为: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水是两千多年前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的秦时水,泽润成都平原,成就了四川天府之国;山是中国道教发祥地的 天下第五名山 ,素有 青城天下幽 之美誉。都江堰不仅有 秀绝人寰 的美景,更有大量的文物古迹、历史掌故和民间传说,历史文化沉淀厚重。走在老灌县古城中,你会发现这座历史古城的城郭是圆形的,中国人讲究天圆地方,它为什么是圆形的呢?走在古城的大街上,你会发现,城内为什么没有十字街口呢?古城的东面,为什么修了一个跨街门楼?为什么说它是老灌县的龙门子呢?二王庙中供奉着李冰父子,李冰有几个儿子呢?青城老人村究竟在什么地方?为什么张大千先生要苦苦寻觅?为什么说杨贵妃的出生地在都江堰,*后是魂归故里?

    • ¥22.5 ¥45 折扣:5折
    • 寻找诗婢家——前尘忆梦画成都(签名版)
    •   ( 102 条评论 )
    • 吕峥 /2021-06-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寻找诗婢家》是一本继李劫人的《死水微澜》、车辐的《锦城旧事》和流沙河的《芙蓉秋梦》之后,一本以诗婢家为主体,回忆民国成都文化往事(以书画界为主)的非虚构类历史随笔,围绕张大千、赵熙、罗文谟和郑伯英,描写了徐悲鸿、赵少昂、黄君璧、谢稚柳、关山月、董寿平、傅抱石、潘天寿、廖静文、徐雯波、黄宾虹、刘开渠、于右任、谢无量、余中英、曾默躬、罗祥止、公孙长子、齐白石、丰子恺、马万里、赵望云、郑曼陀、晏济元、石子清、张群、陈子庄、张采芹以及民国成都的 五老七贤 等与诗婢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历史人物。在纪念诗婢家成立100周年的同时,本书追忆尘封已久的画坛遗梦,打捞渐行渐远的翰墨风流,探寻一种文明的价值观与诗意的生活态度,点燃心灯,赓续传统,对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29 ¥58 折扣:5折
    • 横看竖看
    •   ( 66 条评论 )
    • 谈资 /2020-05-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街道是城市的血脉和骨骼,每一寸血脉、每一段骨骼都不尽相同。要认识城市,先从街道开始。 成都的街,很特别。大体上它是按横平竖直的方式来排列组合的。街的里面,还藏着更细微的巷。 这些横着竖着的街巷,把成都切割成一块一块。相比起线性的街,成都人更习惯于用块状的思维来记忆和描述地点:玉林、白果林、抚琴 是成片的小区;长顺街、新鸿路、宏济路,听上去是街名但其实被默认是随着街道自然生长的街区;牛市口、水碾河、牛王庙,是街和街交织的点,也是由点生发而成的面。 这是新旧交织的成都,这是日夜更新的成都。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我们带你去看内里的生活、食物、人们的生活状态。去重新发现,去找寻记忆,也去记录新鲜的画面、气味、温度,这些都在丰满着我们对这座城市的爱。

    • ¥29 ¥58 折扣:5折
    • 书香漫成都
    •   ( 73 条评论 )
    • 朱晓剑 /2018-11-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本书记录了成都有史以来的阅读文化,包括书院、方志、笺纸、雕版、书人等内容,尤其涉及晚清至民国的书人书事,彰显出成都的悠久阅读文化。尤其是在成都打造文创中心的今天,从阅读的角度对成都的文创进行仔细梳理、回顾,对当下的文创发展同样具有启迪意义。

    • ¥19 ¥38 折扣:5折
    • 乱逛
    •   ( 70 条评论 )
    • 谈资 /2020-05-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乱逛是无序的,是走到哪里就算哪里的,是想起哪里就逛哪里的。 成飞公园有132厂子弟*喜欢的孔雀梭梭板;马鞍北路,每到端午满街密密麻麻的粽子摊位;背后的菜市场藏在纵横交错的居民楼里,吸引着外国背包客;冬季,成都的植物园藏着热带的景象;夏天,三道堰的沿河绿道让人心生欢喜;桂花香的时候,就溜达去了桂花巷;等发现是春天了,就骑车走一趟崇州的重庆路 这是一个特别的 90后 ,他用一年300万步串起成都的街、巷、菜市、场镇、园子、博物馆 知名的不知名的,热闹的寂寞的,都去逛一逛。在他的眼里,太古里和Space可能都不够酷,那些抵拢倒拐的地方,可能一不小心就藏着新大陆。 他还在继续逛。他说,成都,非走不能摸透;成都,就是用来逛的。

    • ¥29 ¥58 折扣:5折
    • 人文蜀地 : 一份记者的行走笔记
    •   ( 111 条评论 )
    • 封面新闻 编 /2020-07-01/ 四川文艺出版社
    • 《人文蜀地:一份记者的行走笔记》是由封面新闻杂志集近些年文稿编撰而成,以游记的形式,把蜀中的古宅院、古战场、古桥梁、古驿道、古官寨、古寺院,一一记录在案。作者试图将每一处历史遗迹,当成一口深井,通过田野考察、口述采集、档案各种方式,去挖掘遗迹背后的人文精神,揭示其中的历史渊源和人文掌故,以一斑窥全豹,展现巴蜀地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书分为 小镇大事 名流屐痕 蜀地沧桑 街院遗迹 四大篇章。

    • ¥28.5 ¥46 折扣:6.2折
    • 文物中的成都生活
    •   ( 74 条评论 )
    • 朱晓剑杨不易 /2018-12-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从成都博物馆展出文物切入,引出历史文化和故事,系统呈现三千年成都,特别是先秦两汉以来,成都人的生活历程。或可看作 成都人生活简史 。成都作为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其中*为独特的是不同时期的成都人生活状态和样貌,旨在展现成都人丰富多元的生活。

    • ¥19.4 ¥38.8 折扣:5折
    • 老成都七十二行
    •   ( 87 条评论 )
    • 李杨 /2020-06-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随着时代的发展,老成都的许多行当,如今已经消失或者基本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但它们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时代的见证,有必要将其记录下来,使后来的读者了解成都历史上的那些行当,以及那些从业者的生动故事。本书图文并茂,可读性强,且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17.5 ¥35 折扣:5折
    • 小隐于市
    •   ( 82 条评论 )
    • 谈资 /2020-05-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每座城市里都藏了一些闪光的人。 菜市场里那个粗声大气的大妈可能是个心算高手,小区楼下那个手脚麻利的锅盔摊儿老板没准是个古筝大师,紧邻太古里的老居民楼里藏着身怀绝技的按摩师professionalMr.Zhang,在3平方米的店里悠然自得地卖了33年凉拌菜的孃孃,以一己之力把废弃的化工厂改造成一座戏剧乌托邦的戏痴 记录城市,就无法回避记录城市里的人。而记录城市里的人,往往是记录者*有意外之喜的一个部分 拨开城市,看到这些人身上的微光,拥抱庸庸碌碌的日子。 记录的过程就是在感知这份欢喜。听成都人的活法,摆成都人的故事,用年轻的脚步和新鲜的好奇心。

    • ¥29 ¥58 折扣:5折
    • 重庆生活通
    •   ( 4 条评论 )
    • 重庆生活通编委会 编 /2005-01-01/ 重庆出版社
    • 本书不仅是方便市民和友人的重庆吃、住、行、游、购、娱的便民手册,也是重庆本消费指南和资讯宝典;更令人惊喜的是,重庆生活通通过书、网、卡一体化,打造出为重庆市民及友人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的立体综合平台。

    • ¥12.5 ¥25 折扣:5折
    • 脾气
    •   ( 45 条评论 )
    • 谈资 /2020-05-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成都人的性格很复杂。大爷有大爷的脾气,孃孃有孃孃的脾气,老板有老板的脾气,食客有食客的脾气,这些脾气里藏着成都人的生活习惯,包含着成都人对生活的态度。 成都人有成都人自己的细节。姆姆们为什么要统一梳着那么高那么硬的紫红头发?大爷们为啥 孤独地在新华公园着牛牛?作为一个不吃辣的四川人是一种什么感受?很多迷思我们找到了 答案。 成都人有成都人自己的习惯。桌上一定要有豆瓣鱼和蒜薹炒肉才算年夜饭;别人买菜就买菜,成都人还要顺手捏把花回家;餐饮老板有属于自己的语录,厨房有每家每户的玄学;小李爱吃泡菜,小王爱吃泡菜,小张也爱吃泡菜。很多习惯我们打了个总结。 看完这些,总的来说,我们觉得,成都,有点乖。

    • ¥29 ¥58 折扣:5折
    • 那二年辰
    •   ( 49 条评论 )
    • 谈资 /2020-05-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这个词是成都人回忆起过去时的*,带点炫耀,有点提劲。辰,四川话念shen,一声, 年 字的尾音拖得很长。 那二年辰里,有曾红极一时的成都人和事,它们曾聚在这个城市的某一个坐标。这些坐标包括: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川港影楼、热盆景火锅、新大陆旱冰场、科甲巷和草市街、蜀都大厦 六本木 、世界乐园、泰华、新中兴、锦城艺术宫、小酒馆 而坐标对应的是一代成都人的记忆:关于全兴和一座城的情绪起伏,关于成家的仪式感,关于*早的火锅消费,关于一代年轻人的精神乐园和人生际遇,关于时髦,关于童年期盼,关于这座城市与戏剧*亲密直接的接触,关于音乐和诗酒。 关于老成都的记忆很多,而我们选取的这些,都是当年城市生活的各个领域中*时髦的,没有之一。由此,它折射着时代。

    • ¥29 ¥58 折扣:5折
    • 锦里风流——成都生活的印象
    •   ( 27 条评论 )
    • 张丰 /2020-07-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本书围绕着成都作为一座城市,拥有4500年以上的城市文明史,历经3000多年的城址未迁史,还有2500余年的城名不变史。它历劫而不衰,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不能不说是一大奇迹。众多名家文字优美,书写出成都 和谐包容、智慧诚信、务实创新 城市精神的时代意义。

    • ¥19 ¥38 折扣:5折
    • 成都老街记忆
    •   ( 188 条评论 )
    • 姚锡伦 著 /2017-10-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本书讲述了成都许多著名老街的故事,如西御街、君平街、文庙街等。作者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老成都,对这些街道的历史掌故和现状了如指掌,他把那些已经消失了的老街重现在读者面前,把那些仍然存在但已旧貌换新颜的老街的历史故事娓娓道来,构成了一幅鲜活的成都市井画卷。

    • ¥22 ¥32 折扣:6.9折
    • 湖广填四川-巴蜀文化丛书
    •   ( 272 条评论 )
    • 肖平 /2013-06-01/ 天地出版社
    • 肖平的《湖广填四川》是一部重说历史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大量相关史料的勾连,以文学化的想象叙述,从屠蜀传说中剥离历史的虚实,重说一段三百余年的移民史。“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流沙河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从移民们入川的经历、创业的历程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巴蜀的深远影响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 ¥17.2 ¥25 折扣:6.9折
    • 古书中的成都
    •   ( 114 条评论 )
    • 林赶秋 /2019-11-01/ 成都时代出版社
    • 本书通过梳理、研读古文原典内的相关记载,对先秦至清代的成都城史及天府文化作了深入浅出的重构,不生造,不戏说,有料有趣,有述有作。相对市场上已有的成都史籍而言,此编所收文章大多已由《四川经济日报》《成都晚报》等纸媒用全版隆重首发,受众不少,影响不小,且含有若干独家叙事和一得之见,可谓兼具文学兴味与学术价值。

    • ¥30 ¥45 折扣:6.7折
    • 地上成都-巴蜀文化丛书
    •   ( 434 条评论 )
    • 肖平 著 /2013-06-01/ 天地出版社
    • 《地上成都》分为城市、历史、街道、风俗、美食、名胜六篇章,分类介绍了成都这座历史名城的文化底蕴,兼具史学与文学价值。作者以一个老成都的身份,全面梳理了成都的城市建筑史、古蜀国发展轨迹、街道的历史、世俗社会的风土人情、美食名店、人文胜景等。作为一本历史文化随笔,作者的笔调是轻松、闲适、怀旧的,在占有大量史料的基础上,以富有才情的文学化想象叙述,呈现出一种别开生面的历史文化面貌,堪称一部小型的成都百科全书、一个人的读城记。

    • ¥24.8 ¥36 折扣:6.9折
    • 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
    •   ( 49 条评论 )
    • 詹承绪 等著 /2006-08-01/ 上海人民出版社
    • 《永宁纳西族的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一书是民族学、人类学研究的经典名著。纳西族是具有悠久历史和文化的民族,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前,永宁地区还有相当一部分人留在封建领主制阶段,并且比较完整地保存着具有初期对偶婚特点的“阿注”婚姻,以及由此而构成母系家庭。这种婚姻形式,是解放前保存在我国少数民族中比较原始的婚姻形态,它还保留了若干血缘婚姻、群婚的实例,和母系氏族公社的遗迹,但同时也缓慢地向一夫一妻制发展。这些特征使得永宁纳西族成为研究早期婚姻形态的“活化石”。 本书作者于1963、1965和1976年数次深入当地群众生活,加以实地考察,对阿注婚姻和母系家庭作了几次调查访问,并在此基础上撰成此书。全书共计11章,对永宁纳西族的婚姻、家庭及有关文化习俗的基本状况与变化发展做了细致地描述和深入地分析,

    • ¥15 ¥30 折扣:5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