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的历程》是中国先秦史学会组织撰著的一套先秦史系列丛书,共五卷,包括《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战国》。
《商周服制与早期国家管理模式》基于中国早期国家的结构与管理模式这一视角,将出土材料与传世文献、考古材料相结合,对商周服制展开了极为丰富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新颖而重要的见解。全书分为以下几个部分:一、从甲骨文、金文中服字的使用情况入手,结合关于商周服制的文献记载,考证商周时期服制的基本史实及商周服制的构成。二、重点研究商代内外服的建立、发展及演变。三、从殷礼出发考察商王与外服君臣关系,论证外服实际上是一个政治实体邦。四、考证商代内服主要来源于甲骨文中统称的王族、多子族、多生,主要居住在王畿范围内,是商王朝的支柱力量。五、讨论商末周初服制的变革。六、论述周代服制的建立、发展与演变及历史影响。七、比较商周服制的异同。
这是欧洲人写的部关于中国的详细著述,作者西班牙人,于1581年(万历九年)欲转道墨西哥往中国,未果,因搜集当时传教士及商人有关中国资料,撰成《中外关系史名著译丛:中华大帝国史》,1583年首刊于罗马。书中内容分两大部分,部分是导论,记述中国历史及中国状况,第二部分包括三个传教士的中国行纪及环球行纪。原书在16世纪末就已译成欧洲十余国文字,对后来会士来欧洲掀起的中国热,都起了积极促进的作用。
中华民族的精神文化,以完善的伦理型文化为特色,她产生于中华大地这方沃土之上,是我们民族、国家的优异品格,是中国历史前进的创造力和凝聚力的精神源泉。而这一文化的源头就在先秦时代。《先秦文化史》按历史阶段分上下两编。上编:商、西周。下编:春秋、战国。上编重点在制度文化,因为这是由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所导出的,又往往成为其他各类文化的一种载体。下编和上编衔接,写制度的继承和变化、发展,而主要侧重于思想文化、文学艺术等“形象文化”,这是由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大发展的历史实际所决定的。《先秦文化史》既是作者已有的研习积累,从中加以提炼,也是对新旧史料和学界观点的整合,对文化门类的论述竭力做到比较完整、系统;同时凭借一些新资料的汇集,得到某些启迪并随之给出一种新视角,力图达到的前沿性。
本书收入19篇论文,大多已刊布于世,其中3篇是次发表。论文所述多属先秦史上的问题,个别延及秦、汉;先秦史中又以周史为主。新论内容非常广泛,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思想无不涉及。大致可分两组:一,以制度为主;二,以思想文化为主。书中所论多属重大问题或学术界有叟议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