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30-50元
  • 6折-6.9折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万有引力书系 江南困局 晚明士大夫的危机时刻
    •   ( 3322 条评论 )
    • 唐元鹏 /2024-07-01/ 广东人民出版社
    • 江南,一个长期以来繁华富庶、文风昌盛的地区,士大夫,封建王朝里一个尽享荣华、地位超然的社会群体,在晚明政事纷纭、世风日下的时代大势下,都难逃倾颓的命运。 本书聚焦于晚明时期六个围绕江南士大夫发生的故事。他们或因朝堂争端,或因乡间龃龉,而泥潭深陷。轻则地位不再,财势散尽;重则被逼上绝路,家破人亡。被裹挟其中的,除却名臣豪绅、莘莘士子,还有平民、胥吏、奴仆等社会阶层,每一个人都不得不在历史片段中挣扎沉浮。 在历史的主流叙事中,这些普通个体的声音极其微弱,但作者深挖时人档案文书,以生动、细腻的笔触力求还原真实的人物故事,带领我们于历史细微处,感知大时代之下每个人的生死抉择。

    • ¥49 ¥78 折扣:6.3折
    • 正说清朝十二帝(增订图文本)新版
    •   ( 7913 条评论 )
    • 阎崇年 /2018-11-01/ 中华书局
    • 作者在书中以历史事实为依据,以破解历史 疑案 为重点,用通俗的语言,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生动地、立体地展现了清代12位帝王的政治生活和家庭生活。本次再版,校订文字,梳理图片,重新装帧,以全新面目呈现给读者。

    • ¥42.3 ¥65 折扣:6.5折
    • 纵乐的困惑:明代的商业与文化
    •   ( 1611 条评论 )
    • [加] 卜正民 /2023-01-01/ 海南出版社
    • 明代中晚期经历了一次经济变革,商业蓬勃发展,改变了明朝人日常劳作、旅行和消费的方式。明太祖朱元璋为实现 小国寡民 的理想而一手打造的社会组织结构和通信交通系统,成了商业世界赖以成长的奠基石。人们追逐时尚,享受物质的愉悦。富商巨贾把手中的真金白银,换作跻身上流阶级的通行证。女性不再只是家庭的附庸,通过写作诗文、远途旅行、做小生意彰显自身的存在。旧有的阶层结构和道德界线变得模糊,金钱似乎成了的筹码,让上层士大夫感到困惑与焦虑 卜正民凭借严谨而深刻的学术眼光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将官员、游人、外交使者、砖瓦匠、商人、纺织工人、妓女等各类人物及其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社会世相图,再现明代三百年的社会文化变迁,令人得以一瞥一个王朝风雅、狂欢的后身影。

    • ¥46.2 ¥68 折扣:6.8折
    • 海外中国研究·洪亮吉:清朝士大夫的生存之道
    •   ( 0 条评论 )
    • [日]片冈一忠 著,张珺 译 /2025-07-01/ 江苏人民出版社
    • 洪亮吉,清朝中期一位才华横溢的文人,其一生跌宕起伏,映射出18世纪后半叶的复杂社会图景。从科举之路的艰辛到官场生涯的险恶,再到因直言进谏而被贬谪伊犁,洪亮吉的人生轨迹如同那个时代的缩影。最终,他得以赦免归来。回到家乡后,他投身于著书立说,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彰显了士大夫的社会责任感。 洪亮吉是时代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参与者。他的诗歌和文章,是他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本书通过对他的作品和生平事迹的细致分析,展现了乾嘉时期士大夫阶层的生存状态及社会意识。

    • ¥40.8 ¥68 折扣:6折
    • 甲骨文丛书·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
    •   ( 5548 条评论 )
    • 王笛 著 /2019-01-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我喜欢过去大慈寺后面的和尚街的味道,但是现在那里变成太古里了。 一百多年的现代化和城市革命带来了便利,也带走了古城成都的风貌,地方文化的消失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好在,我们可以通过撰写历史来找回这座城市的记忆。 《消失的古城》提供了丰富的人们日常生活的细节,讲述了成都这座城市从传统生活到进入现代的故事。它为我们精心描绘了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街头政治、改良与革命等活动,以及乞丐、妓女、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剃头匠等各种身份的人,在这座城市中为生活而挣扎。 本书从微观史的角度,以通俗、生动的语言,让我们看到成都历史、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变迁,并留下深刻的思考。

    • ¥46.9 ¥69 折扣:6.8折
    • 帝国缩影:明清时期的里社坛与乡厉坛
    •   ( 1063 条评论 )
    • 刘永华 /2020-12-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厉祭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此后,历代王朝大多沿袭了这一传统。不过,直到明代才开始按照"里"为单位设置厉坛,从而将厉祭推行到了乡村,开启了厉祭"庶民化"的趋势。 同时,明王朝设计的乡厉坛祭祀制度也包含了社会秩序建构的面向,亦即与里社坛祭祀制度配合。至清代,"分坛"的出现使得厉祭在乡村中更为普遍,其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今天所看到的闽西四保乡村中的"无祀"习俗,正是由此而来。

    • ¥33.3 ¥49 折扣:6.8折
    • 重写晚明史:晚明大变局(平装)
    •   ( 1671 条评论 )
    • 樊树志 著 /2020-12-19/ 中华书局
    • 本稿《重写晚明史:晚明大变局》是明史研究专家樊树志教授的倾注毕生研究之功而成的五卷本《重写晚明史》的*卷,也即导论部分。《重写晚明史》是樊树志先生引用推介学界z新研究成果,以与时俱进的新时代历史观书写解读晚明那段令人荡气回肠的历史。研究历史是为了创造更好的未来,樊树志先生说。《重写晚明史》的立意宗旨就是以史为鉴,通过回顾历史的得失,总经经验,为当下和明天提供借鉴。 2015年出版之《晚明大变局》即是本稿z初的单行本,今纳入《重写晚明史》,作者对书稿导言及部分章节做了相应补充或调整。

    • ¥33.8 ¥52 折扣:6.5折
    • 甲骨文丛书·紫禁城的荣光:明清全史
    •   ( 9436 条评论 )
    • 冈田英弘神田信夫松村润 著;王帅 译 /2017-05-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雄壮威严的中国皇帝之皇城 紫禁城,是由蒙古人始建,并经满族人之手才得以保存至今的。游牧帝国与农耕帝国的合二为一造就了庞大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哺育了汉文化与汉人的两河流域 支那 是如何将满洲、蒙古、西藏、新疆等周边地区统一起来的?14世纪后半叶元朝的北徙与明朝的崛起,直至19世纪初清朝的盛极而衰,亚洲激荡的450年尽在本书之中。

    • ¥44.2 ¥65 折扣:6.8折
    • 如果故宫会说话
    •   ( 6464 条评论 )
    • 杨原 著 /2020-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北京的紫禁城是清代的皇宫,内中的每一处都有着帝后生活的遗迹。随着近些年清宫戏的热播,人们对清代宫廷生活也越来越关注,如后妃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康熙、乾隆两位皇帝的个性分别是什么样的,皇帝每天的饮食又是什么样的,诸多话题早已成为社会热议的谈资。这部书希望以故宫的实地为线索,将与之相关的清代宫廷历史向读者进行介绍,例如故宫御花园是清代宫廷秀女选看时常用的场所,通过历史档案和官书记载,向读者介绍清代皇帝在这里选秀的制度和故事,让读者能够对北京故宫的各处景物有一个更为深度的体悟。这部书现拟就以20至30个宫廷生活的侧面,从故宫谈起,一处景物带入一段历史的话题,以历史的角度来了解故宫,以故宫实地为线索阅读历史。

    • ¥46.8 ¥68.8 折扣:6.8折
    • 称雄天下:早期明王朝与欧亚大陆盟友
    •   ( 126 条评论 )
    • [美]鲁大维David M. Robinson) /2024-04-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近代早期前夕,明朝皇帝统治着全球约四分之一的人口、世界最大城市中的大多数、规模最大的常备军,以及当时最繁荣的经济体。通过与欧亚大陆诸政权之领袖的互动,明朝早期的皇帝与成吉思汗后裔争夺成吉思汗王朝的遗产,树立自己欧亚大陆施恩者(众王之王)的形象,同时争取草原及周边地区统治精英的效忠,他们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明廷远非与世隔绝,而是当时欧亚大陆东部乃至全世界最大的政治施恩中心。美国历史学家鲁大维利用诏书、文臣奏议和诗歌等丰富史料,将明朝早期皇帝的统治置于欧亚大陆的广阔背景下进行考察,提供了理解明代前期皇权统治的不同视角。

    • ¥46.9 ¥69 折扣:6.8折
    • 市场如何形成:从清代食盐走私的经验事实出发
    •   ( 865 条评论 )
    • 黄国信 /2018-04-0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所有经验事实,尤其是活生生的人物和事件,都被抽象化,成为无具像事实甚至数字,从而留下了大量需要在历史场景中得到落实和丰富的课题。历史学处理的则是鲜活的人和事。本书试图通过鲜活的人和事,对话古典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深入讨论市场从抽象的逻辑上的形成到具体的运作之间,还需要人们哪些具体的行为与活动,如市场信息如何获取、群体或者组织如何运作、价格机制之下潜在市场如何开拓为现实市场、交易成本如何降低等等要素,从实质上丰富并调整经济学市场形成理论的某些结论。

    • ¥33.3 ¥49 折扣:6.8折
    • 帝国斜阳:大清王朝的衰落曲线
    •   ( 278 条评论 )
    • 郭立场 /2020-12-01/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康雍乾盛世是清朝统治的zui高峰,也是古代封建王朝的zui后一个盛世。乾隆在康雍乾盛世中有着不同寻常的地位,一方面,他把盛世局面推至ding峰;另一方面,盛世的背后潜藏着衰落的迹象,亡国危机难以扭转。乾隆后期,吏治败坏,士习积弊,天下进入了多事之秋。 本书对乾隆及以下几位皇帝的理政得失及个人命运进行了提炼,如 乾隆帝的乐与哀 嘉庆帝的困与变 道光帝的庸与俭 等,思考一个拥有众多勤勉帝王的王朝为何必然灭亡,探讨制度之弊及其启示。

    • ¥46.2 ¥68 折扣:6.8折
    • 大明帝国:成化帝卷(上、下)
    •   ( 138 条评论 )
    • 马渭源 /2017-11-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明宪宗成化帝是明朝历史上一个不太引人关注但实际上却是有着十分重大影响的皇帝。成化帝当政近24年,明朝中期的诸多特征都是在他那时基本定型的。从正面角度来讲,成化时期尤其是其初期,朝廷广开言路,革除天顺朝弊政,延聘贤臣,平乱南方,巩固北疆,修筑边墙,等等,这些都在当时及以后的历史上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明宪宗在扶植正能量的同时,逐渐消极怠政,宠幸比自己岁数接近大一倍的万贵妃,任由其及同党肆意妄为,这就使得有明一代的后妃、外戚势力日渐壮大,为后世开了一个极不好的先例。本书概述这一时代历史。

    • ¥49 ¥79 折扣:6.2折
    • 南海何曾隐风流——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李准纪事(限量签名本)
    •   ( 262 条评论 )
    • 李昕 /2020-09-01/ 海南出版社
    • 李准(1871 1936)是清朝末年的广东水师提督。他在维护我国南海主权方面起到过不可忽视的作用,被誉为 百年南海维权*人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篇是对李准将军一生经历的综述,重点讲述了李准南海维权的经过;下篇是作者 以史带论 的学术随笔,通过故事展示李准将军的精神境界,对李准与南海维权更专列一章进行了重点评述。书末附录《任庵六十自述》《李准巡海记》《水师提督李准生平概要》《广东水师国防要塞图说》,凡二十余万言。

    • ¥36 ¥58 折扣:6.2折
    • 大明王朝的复兴:弘治中兴十八年
    •   ( 360 条评论 )
    • 张嵚 /2018-06-18/ 天津人民出版社
    • 本文讲述了明孝宗朱祐樘的生平以及他开创的弘治盛世。 明孝宗朱祐樘,年号弘治,明朝第九位皇帝,虽然他只有三十六年的短暂生命,却造就了一个繁华灿烂的十八年盛世。这段历史处在大明成化朝黑暗岁月之后,它成功地挽回了明朝颓势,再现了大明王朝的盛世之景。 明孝宗朱祐樘被称为 中兴之令主 ,他在位期间励精图治,任用王恕、刘大夏等一批为人正直的大臣,开创了一个盛世,史称 弘治中兴 。本书追根溯源,全景式呈现明孝宗朱祐樘传奇式人生,同时讲述了如刘大夏、王恕、马文升等名臣的沉浮人生。

    • ¥30.4 ¥49 折扣:6.2折
    • 大明帝国:正统、景泰帝卷(上、下)
    •   ( 180 条评论 )
    • 马渭源 著 /2016-05-01/ 东南大学出版社
    • 马渭源编*的《大明帝国系列(正统景泰帝卷上下)》叙述明中期正统朝故事:明宣宗死后,9虚岁的皇太子朱祁镇登基即位,宦官王振堂管司礼监,把持朝政。1449年7月瓦刺首领也先率军南下进攻明朝,主力直逼大同。明英宗在王振鼓惑和挟持下,不顾臣僚劝阻,决意亲征。1449年8月31日瓦刺军发动进攻,明军全线崩溃。在混战中,王振被明将樊忠以棰击死,英宗被瓦刺军俘虏,50多万明军死伤过半 于是景泰继位。

    • ¥33.3 ¥49 折扣:6.8折
    • 覆巢之下:一位江南士绅的日常生活与明清鼎革
    •   ( 0 条评论 )
    • /2025-06-01/ 中华书局
    • 顺治三年春,在兄长因抗清罹难后,死里逃生的嘉定士绅侯岐曾始以“半生道人”之名作日记,“以备后人稽考”。透过日记观察侯岐曾“奉母保孤”的“遗民”生活,诗书游戏只是短暂的慰藉,与疟疾的抗争亦无成效。清廷的打击步步紧逼,侯岐曾竭力调度社交网络,却也无力改变大局。虽然心怀故国,他却对复明运动持谨慎态度,并无殉死决心。但 终精神趋于崩溃的侯岐曾还是卷入“松江之变”,家破人亡,成为明清易代 又一幕悲剧。本书引入日常生活史的视角,较完整地还原了晚明士绅真实的生命图像,展现了侯岐曾的求生渴望与赴死结局之间的张力,在学术理性之外亦饱含人文温情。

    • ¥48.6 ¥76 折扣:6.4折
    • 不列颠图书馆藏清代珍稀文献整理与考释 中外关系卷
    •   ( 8 条评论 )
    • 王天根 著 /2025-01-01/ 安徽大学出版社
    • 十四五 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不列颠图书馆藏清代珍稀文献整理与考释 ,分为中外关系卷、军事防务卷、文化教育卷。本项目主要是对不列颠图书馆亚非稿本部、地图部等收藏的中国清代大量未刊珍稀档案、手稿等文献的辑录并考释。这些第一手文献的珍稀级别比较高,具有重大史学价值。本书是中外关系卷,主要辑录《台湾奏折上谕》《粗定各口通商章程》《芜湖脱甲山土地买卖契约》等文献,并作考释研究,相关研究文章包括《历史场景的重建与鸦片战争期间中英关系的再思考 以不列颠图书馆藏珍稀历史文献为中心》《不列颠图书馆藏芜湖脱甲山珍稀文献及历史文化名城建设中遗址保护》《从 市场化 到 契约化 :新发现清代芜湖地契及其交易考释》《地权交易 在地化 情境:芜湖开埠及传教士插手脱甲山土地兼并》《土地兼并与传教:清季英人利用

    • ¥40.8 ¥60 折扣:6.8折
    • 雅学堂丛书—坐井观天(国家社科基金历史学科评审组专家,中国史学会理事、中国明史学会首席顾问方志远 明清时代史学文集)
    •   ( 20 条评论 )
    • 方志远 著 /2023-07-01/ 甘肃文化出版社
    • 雅学堂丛书 目录 方志远《坐井观天》 王子今《天马来:早期丝路交通》 孙继民《邯郸学步辑存》 王学典《当代中国学术走向观察》 荣新江《三升斋三笔》 刘进宝《从陇上到吴越》 卜宪群《悦己集》 李红岩《史学的光与影》 鲁西奇《拾草》 林文勋《东陆琐谈》 本书为 雅学堂丛书 之一,是一部学术随笔集,收录了作者自1988年至2021年写作的学术短文、书序、后记等,内容丰富,关注面广,涉及明清政治、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语言流畅,风趣幽默,雅俗共赏,不仅学术上客观公允,而且将史实情节化,从专业研究的角度揭示了明、清乃至中国历代的一般发展进程,以极富故事性、趣味性的讲述方式评价著名历史人物,从根源细论中国历史,让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了解历史,感悟历史。

    • ¥42.2 ¥68 折扣:6.2折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