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分为五卷:卷,峝里春秋,包括:老司城、不二门、夹山、武陵源、天门山、黄金洞、容美纪行、乌江摄影、清江尘梦等。第二卷,西水故事,包括:芷州、王村、小溪、驼背、拔茅、水扒洞、隆头、里耶、百福司、仙佛寺、打妖寨、洗车河、苗市、等内容。第三卷,苗疆青山,包括:武陵道上、乾州、平垅、古丈、花垣、雀儿寨、凤凰等内容。第四卷,里耶残笺包括:里耶残笺等内容。第五卷:黔中旧雨,包括:沅陵、麻阳、何乡屐痕、梵净山、默城、高椅、黄溪、五保田、黔行日记等内容。
楚国是东周时期南方的重要诸候国,它从一个“土不过同”的蕞尔小国发展成为“地方五千里”的泱泱大国,对周代及其后世的历史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墓葬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它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湖北地区是楚墓的集中分布区,目前所发掘楚墓的数量居各省之首。湖北地区由于地域广阔,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各地早期文化背景及其在楚国发展进程中地位的差异,使其境内楚墓呈现出较为复杂的区域性特征。有鉴于此,本书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立足于现有的考古发掘资料,对湖北地区进行全面的梳理,依据楚墓考古发掘资料,对湖北地区楚墓进行全面的梳理依据楚墓考考古学文化特征的差异,鄂北地区分为四个楚墓分布区,即江汉平原西部地区、鄂东地区、鄂北地区和峡江地区。在对楚墓进行分类、分期的基础上,对各区
《古代研究的史料问题?五十年甲骨文发现的总结?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殷墟发掘》简介:本书是著名学者胡厚宣先生两种代表作的结集。胡先生曾亲自参加过殷墟发掘,后因教学参考的需要,写下《殷墟发掘》一书。本书对于殷墟科学发掘的时间、地点、参加者、出土品以及有关的整理研究工作都进行了尽可能详细的描述评价,其中提供的宝贵资料和提出的独到见解,特别是书后所附一百版图版,加深了读者对于殷墟遗迹遗物的感性认识。为历年来出版的各种甲骨学殷商史著作所广泛采用。特别是商周考古工作者,可谓人手一册。《五十年甲骨学论著目》按年代顺序,列出了50年来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及论著,包括专书148种,论文728种,合共876种。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全面概括了甲骨学五十年的状况,并指出甲骨学以后的发展方向。既有很高的学术价值,也有广泛
《郑州商城与早商文明》根据现有考古资料、参考文献记载和古文字资料,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郑州商城作为商代王都亳邑的性质作了进一步的论述。认为以郑州商城为中心的二里冈文化,其文化内涵是以商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当时各族文化特别是夏文化的精华,不断创新发展,从而形成了初步繁荣的早商文明,推动着我国早期文明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秦岭山脉西端茫茫林海的边缘,耸立着一座中外闻名、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的麦积山石窟。麦积山以其奇特的山形。秀丽的风光、迷的烟雨、多姿的雕塑、古老的壁画、神奇的传说,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的骚人墨客……本书收录多篇对1麦积山石窟研究文集以供参考。
楼兰与意大利的庞贝、秘鲁境内的马丘·比丘古城并称世界上消失的古城。罗布淖尔荒原上的楼兰王国,在西汉曾是“丝绸之路”上两个地域相近的王国。但是,两千年后,这两个曾经绽放过古代文明的绿洲,却早已成为沉落在沙漠深处的废墟。那么,它们从鲜活到衰亡,其历史轨迹是如何沿展的?作者五十余年踯躅罗布淖尔荒原,城址、沟谷、河床、烽燧、残墓、壁画都留下其足迹。结合史料研究,作者探究楼兰:精绝王国兴废背后的内在因素,《悬念楼兰精绝(亲历考古)》为我们揭开其神秘的面纱。
本书编者对陕西历史博物馆馆藏文物中八百余件(组)一级品及部分珍贵文物进行了系统集中的整理,编辑出版了这套丛书。组织专业人员,广泛收集资料,对馆藏一级文物分类逐件(组)作出科学而又比较详尽的阐释,力求做到图文并茂,集资料性、学术性与观赏性为一体,全国博物馆文物精品研究与宣传上具有开创意义。本书是其中的唐墓室壁画定卷分册。本书能对学术界的研究提供富有价值的科学资料,对收藏界的鉴赏提供内涵丰富的有益参考,对陕西走向世界、世界了解陕西发挥重要的作用,是一部真正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精品图书。
《窦店与长阳》是北京市房山区窦店墓葬、长阳墓葬及窑址的考古发掘报告。窦店墓葬是2009年11~12月为配合房山窦店聚豪苑四期项目而进行的发掘,发掘面积1200平方米,清理汉代墓葬31座,出土陶、银、铜、铁器等随葬器物。长阳墓葬是2009年6月、2011年6月为配合北京市土地整理储备中心房山区分中心住宅项目工程建设而进行的两次发掘,发掘面积7007F方米,清理汉代墓葬6座,出土陶、银、铜器等随葬器物。所发掘墓葬时代均为东汉时期,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时代特点鲜明,是北京地区汉墓考古学研究及了解当地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料。长阳窑址是2010年6月为配合房山区房山线长阳西站1号地而进行的发掘,发掘面积2509方米,清理唐代窑址5座,为研究唐代窑址的生产模式及当时的手工业与经济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资料。《窦店与长阳》可供从事考古、文物
大唐庄遗址所清理的墓葬,是解决北京地区唐至清代考古学文化编年的重要资料。为研究北京(特别是东北部)乃至长城南线地区的墓葬习俗,文化内涵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大唐庄的唐、辽时期墓葬中的仿木结构,为了解当时的古建形制、家庭生活增添了依据。本书为北京市密云县大唐庄遗址的考古发掘报告。全书包括了地层堆积与文化分期、汉代墓葬、唐代墓葬、辽代墓葬等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