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书主要介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中国景观和外国景观。《秦始皇陵与兵马俑》以大量精美图片展现秦始皇陵与兵马俑所拥有的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风貌,并以通俗的文字说明其他地理概况、历史变迁、自然特征、人文特点等,内容丰富,深入浅出。
明代作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晚期的王朝,集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制度之大成,在许多方面多所创新,这种创新在帝王陵墓制度上也有突出的体现。中国古代帝王陵寝制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的重要载体,包括地面陵园建筑、地下玄宫建筑以及附属的石像生、碑刻等物质的内容。 十三陵·裕陵、十三陵·茂陵、十三陵·泰陵、十三陵·康陵、十三陵·永陵、十三陵·昭陵、十三陵·定陵、十三陵·庆陵……《明朝十九陵》的推出,让明代帝陵丰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研究价值得到形象生动的展示,让我们有机会对明代十九帝陵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这是值得庆贺的!
《磁州窑》是我国北方民间瓷窑的杰出代表,也是河北省名窑之一。它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平民百姓、肆店庄农和广大群众,所以,老百姓日常生活中需要什么,磁州窑的工人就烧制什么,积极地来满足人们的需要。年复一年,天长日久,烧制瓷器的技艺有了很大提高,不仅器物造型优美,色调黑白对比鲜明,而且绘画娴熟,线条豪放,装饰古朴大方,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所以,在五大官窑兴盛之时,磁州窑仍然能独放异彩,成为陶瓷艺苑中一枝奇葩。尤其是学习了长沙铜官窑的釉下彩技法以后,进步很快,生产量大增,产品全国各地,与河南省鹤壁、扒村,山西省介休,山东省淄博,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等窑互相学习,竞相烧造,共同前进,很快形成了磁州窑派(系),为推动中,国陶瓷工业向前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中国陶瓷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百年考古大发现系列丛书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基础之上,又挑选了数十项,原则是每个项目为一本书。这些项目除了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外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之外,项目的选择上也兼顾到考古文物学术内容的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作为考古文物的普及读物,这些项目还必须有的可读性、社会的认知性。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坐落在南京市紫金山南麓,是南京的帝王陵墓,亦是中国古代的帝王陵寝之一。作为中国明陵之首的明孝陵壮观宏伟,代表了明初建筑和石刻艺术的成就,直接影响了明清两代500多年帝王陵寝的形制,在中国帝陵发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故而有“明清皇家陵”的美誉。2003年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夏维中、韩文宁编著的《明孝陵》从墓主生平、陵墓营建、建筑布局、丧葬与护卫、祭祀与谒陵、保护与管理等六个方面对明孝陵进行全方位的介绍。
今年,时逢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回眸八年抗战,国家有难,1300万云南各族儿女赴汤蹈火,精忠报国,滇人无降将,无叛军,无弱夫,无软蛋,文不贪财,武不怕死,军民共勉,老少相携,在血海中成长,在苦难中砥砺,终修成大业,全程表现血性、韧性、忠诚、感人、出色,涌现出千千万万云南人民的好儿女,成为当之无愧的“抗战大省”。为了怀念逝去的抗日将领和先烈,《天雨流芳》丛书继上半年在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我的西南联大》后,应广大读者要求,再出版发行沉默的情怀——云南抗战遗址专辑,以怀念先烈,不忘国耻!
1974年至1975年发掘的大葆台西汉墓(M1、M2),反映了三个方面的意义:一是从墓主人为广阳顷王刘建及其王后来看,它是我们探讨西汉时期幽燕文化的重要物质资料;二是从其所属地区来看,它又是北京地区汉代重大考古成果,为我们考察北京地区汉代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物质资料;三是从其墓葬形制来看,它是我们研究汉代黄肠题凑墓葬形制的重要实例。《北京市文物局青年科研丛书:大葆台西汉墓研究》主要是对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做专题性研究,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墓葬形制与结构、墓葬选址、出土文物、墓葬年代及墓主人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一些思考与认识。
百年考古大发现系列丛书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基础之上,又挑选了数十项,原则是每个项目为一本书。这些项目除了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意义、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之外,项目的选择上也兼顾到考古文物学术内容的不同时代、不同类型、不同地区。作为考古文物的普及读物,这些项目还必须有一定的可读性、社会的认知性。本书为该系列丛书之一。
“夫子庙”是南京的景区,也是南京地方传统文化的代表,是人们了解南京,品读南京的窗口,也是外地游客的必游之地。《解读夫子庙》紧扣夫子庙的文化、建筑、人物、事件等重要体裁,伴以历史时间为脉络,结合新的发现及研究成果,用解读的形式,讲述夫子庙的人文历史、匾额对联。
《阎锡山故居》内容分为“百年风雨话阎府”、“豪奢富丽耀古今”、“风格独具成大观”、“要人踪迹透沧桑”四个部分,图文并茂地描绘了阎锡山故居的特点和风格,并对阎锡山的生平事迹作了简要的叙述。
本书汇集的民国年间出版的研究南京和周边地区六朝陵墓及其神道石刻的两种专著,不仅对当时所知六朝陵墓及神道石刻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考证,而且书中保存有若干珍贵的石刻图片、地图和手绘线图,代表着那个时代这一领域的学术研究水平,是今人研究六朝陵墓的参考资料。
《20世纪中国文物考古发现与研究丛书》是一套学科发展史和学术研究史丛书。其内容包括对20世纪考古与文物工作概况的综合阐述;对一些重要的考古学文化和古代区域文化研究情况的叙述;对文物考古的专题研究;对重要的文物考古发现、发掘及研究的个例纪实。 本书以时代为序,对20世纪发现的汉魏至明清的墓室壁画,从题材及绘画风格、技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展示了不同历史时期墓室壁画的发展情况、艺术成就及研究现状,对于今后相关的研究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书中配彩图6幅、插图50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