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在论述台湾简牍研究的分期、贡献和历史地位基础之上,详细介绍了劳干、吴福助、马先醒等学者的简牍研究成就,展现出简牍学研究在台湾的发展状况。?
2005年春天刘凤君教授在济南收藏家手里发现一片有刻划的骨头,他认定上面的刻划是“中国早期文字”;2007年7月刘教授又发现昌乐县收藏的一批骨头,他也认定上面的刻划是“中国早期文字”,开始称"东夷文字",后来称“昌乐骨刻文”。2008年12月出版刘教授编著的本骨刻文书《昌乐骨刻文》。2009年春天以后刘凤君教授又相继发现寿光骨刻文、龙山骨刻文,以及关中骨刻文和赤峰骨刻文等,并将其定名为“骨刻文”,开始编著《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这本《龙山骨刻文(精)》是其中一册。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拥有多的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在种类繁多的出土文献中,简帛文献最为大宗。已发现的简帛,按照内容性质主要分书籍和文书两大类,此外还有书札、历谱、遣策和卜祷记录等。由于内容性质不同,简帛书籍和其他类别在研究的方法途径上也有一些区别,所以有学者主张将它们分开来进行研究。简帛书籍按其年代又可分为战国、秦、西汉早期、西汉中晚期至东汉四组,其中战国一组年代最早,学术价值非常高,其文字又多与其他三组有较大差异。而从书写材料看,简和帛根本不同,简也有竹简、木简之别。鉴于战国帛书只有子弹库楚帛书,其发现时代早,数量也少,学者研究比较多;而现在“已发现的战国简均为竹简”,换言之,已发现的战国简帛书籍除了子弹库楚帛书,就都是战国竹书,因此,将战国竹书独立出来进行研究是完全可行和必
本書是作者在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相關領域的論文集,收録2013年底以來和以往未收入作者其他論文集的文章40餘篇,包括甲骨文、金文、戰國秦漢簡帛、璽印等古代文字研究,先秦秦漢史,古籍整理,考古學,古漢語等領域的研究論文;以及若干書評、爲他人著作所作的序言和回憶性文章等。書中文章均爲抢先发售結集出版,對相關研究領域具有的參考價值。
总在担心zg是不是像sg一样转变成为社会的新贵阶级,像往常的任何一个上台的新政权。叶利钦在书中给出了答案。阿弥陀佛,希望不要被和谐。“当国家已经有了胜任总统的强有力的人物,而且几乎每个俄罗斯人都把自己未来的希望与他联系起来的时候,我为什么还要妨碍他呢?这不是我叶利钦的性格。”——1999年12月31日,叶利钦在宣布辞去俄罗斯总统职务时说。“我们要开创一个文明和自愿交接政权的先例,一个总统把权力交给新选出的总统。”——叶利钦在辞职讲话中说。“都是丘拜斯的错。”——叶利钦在1996年1月炒掉名声欠佳的阿
2005年春天刘凤君教授在济南收藏家手里发现一片有刻划的骨头,他认定上面的刻划是“中国早期文字”;2007年7月刘教授又发现昌乐县收藏的一批骨头,他也认定上面的刻划是“中国早期文字”,开始称"东夷文字",后来称“昌乐骨刻文”。2008年12月出版刘教授编著的本骨刻文书《昌乐骨刻文》。2009年春天以后刘凤君教授又相继发现寿光骨刻文、龙山骨刻文,以及关中骨刻文和赤峰骨刻文等,并将其定名为“骨刻文”,开始编著《骨刻文发现与研究丛书》。这本《龙山骨刻文(精)》是其中一册。
“古人通过这些文字,究竟想告诉我们什么?目前谁都不敢说。”刘凤君表示,接下来文字破译的工作,是一项更为艰巨的工程。他希望通过书的出版,把100件昌乐骨刻文的照片公之于众,供全社会共同研究和探讨。刘凤君在昌乐县袁家庄遗址考古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