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吸收近年来国内外马克思主义文献学、 马克思学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传:人间的普罗米修斯》力求以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将马克思的生平、思想、贡献和影响呈现给广大读者,还原一个将儿子、丈夫、父亲、外祖父、战友、战士、学者等身份有机集于一身的马克思的平凡而伟大的形象,还原一个实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无产阶级思想家身份高度统一的马克思的真实而完整的形象。 在着力阐述马克思的两个*伟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上,该书也考察了马克思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方面以及在东方社会问题、科学技术和自然辩证法、政治学、历史学、人类学等方面的伟大贡献,力求展现出马克思思想的生动性、丰富性和全面性。在实事求是地阐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过程性的同时,该书也以
托马斯 库恩(1922 1996)的《科学革命的结构》是20世纪著名、具影响力的著作之一。无论是崇拜他还是辱骂他,支持者和批评者都一致认为:库恩的思想是革命性的。但是,果真如此吗?在本书中,史蒂夫?福勒认为,库恩实际上对科学是如何活动的历史持一种非常保守的观点。库恩早期深受哈佛大学校长科南特的影响(《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就是献给他的)。科南特曾在哈佛大学制定了一个教学计划,引导学生关注科学辉煌的历史,以缓解他们在冷战时期对科学不确定性未来的焦虑。这种叙事方式强化了一种旧观点,科学实际上是一种真理的持续积累。福勒认为,库恩有意或无意地保留了西方文化的一种倾向,即向公众隐瞒新知识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库恩坚持区分科学家的科学史和史学家的科学史,从而带来一种尴尬的分歧,甚至直接导致了 科学战争 ,并扼
长久以来,支持者极力推崇,反对者强烈抨击,使得我们如今已很难知晓真正的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入围了千禧年影响世界的名人殿榜,与柏拉图、马克思等伟人并列其中,足见其学说影响之大、之深远。 精神分析及方法,虽缘起德奥,但如今的重镇无疑在法国。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法语书写的弗洛伊德传记才会去触碰这个人 他是谁 他从何处来 这样的根本问题,才会去追问 精神 分析的 意识 何以依托 身体 的 无意识 。 在启蒙和理性的名义下,弗洛伊德揭示了意识与无意识之间的张力,考察了人类 身体 快乐原则,分析了人性的恶之花盛开的动因,撕扯下人类文明的遮羞布。他的怀疑,他的矛盾,他的失败,他的洞察,以及他磅礴的激情,*终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自我质疑的精神与勇气。
汉斯-格奥尔格 伽达默尔(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德国哲学家,哲学解释学集大成者。他一生著述甚丰,主要集中在哲学美学和历史哲学两个领域。他于1960年出版的《真理与方法》一书标志着现代哲学解释学的诞生,并成为该领域的经典著作(现代解释学的 圣经 ),也奠定了伽达默尔作为现代哲学解释学大师的地位。 这本传记的作者是伽达默尔*亲密的学生,他也一直是解释学领域重要且具影响力的学者之一。因此,该书可以说是目下权威且全面的一本关于伽达默尔生平和成就的传记。作者一方面通过采访伽达默尔本人及其同时代人,以及查阅伽达默尔的私人信件和档案,勾勒出伽达默尔作为学者的生命历程和他的思想发展,并将它们放置在他那个时代的背景中 伽达默尔处于20世纪黑暗且复杂的历史事件中心,源于他选择1930年代留在家乡德国;另一方面
暂无内容简介。。。。。。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尼采著作全集(第5卷) 善恶的彼岸 论道德的谱系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作 者 [德]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著 出版时间 20200501 I S B N 9787100179805 定价 135 开 本 16开 185*260 装 帧 精装 版 次 1 字 数 0 (千字) 页 数 528
《什么叫思想?》是马丁·海德格尔1951-1952年间所做的两个讲座。第一个讲座展开为对作为西方形而上学之“完成”的尼采之基本立场的争辩。第二个讲座包含着一种与巴门尼德的存在历史性的对话。前者为“形而上学之完成”,而后者为“开端性的思想家”中的标志性人物。两个讲座包含一种根本的关于“什么叫思想?”的存在历史性的沉思,取该问题预先确定的双重统一的定向。它们追问思想意味着什么,但它们同时也追问思想历史性地把什么任务交给人。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弗朗茨·罗森茨维格的代表作,最集中地体现了他的思想。其主旨是:摆脱对死亡的恐惧,走进生活。所谓“救赎之星”,是两个三角形重叠而成的六角星。作者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代表上帝、世界和人,用另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代表创造、启示和救赎,这六个元素构成了犹太教的基本概念。本书围绕主旨,对六个概念分别进行了阐释,并最终揭示出人类获得真正生命的途径。作者罗森茨维格是20世纪著名的犹太思想家、哲学家,是现代犹太哲学史上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对犹太哲学乃至整个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都有巨大影响。
?本雅明(1892—1940)是20世纪上半叶至为重要的思想家,其观点与思想异常迷人,却也捉摸不定,对整个20世纪的人文学术产生了重大影响;本雅明学术兴趣广泛,横跨哲学、文学、艺术、摄影、电影、建筑、翻译等,却从未被限定在某个现代学术领域、某种写作文体和某类思想范式之中。正如本书作者所说,“本雅明的天才就在于,他能发现某种形式,在其中,一种可与同时代的海德格尔和维特根斯坦媲美的深刻性和复杂性,能够通过直接动人心魄且让人过目难忘的文采,发出回响”。 本书是一部杰出的、里程碑式的本雅明传记。两位资深的本雅明研究者兼本雅明文集编者、英译者艾兰和詹宁斯以900页之巨的篇幅,全景地描绘了本雅明的一生,以及20世纪初那个从昨日世界走向两次大战间的恢弘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版图。同时,本传记并非简单的生平编年,还梳理了
以上ISBN信息均为平台自动生成,部分商品参数可能存在些许误差,商品准确参数详情可咨询客服。本店为新华书店总部直营店铺,所售图书均为正版,请放心购买! 基本信息 书 名 行动知识与意志 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作 者 (英)约翰·海曼著 出版时间 20191101 I S B N 9787532781850 定价 78 开 本 大32开 装 帧 平装 版 次 1 字 数 215 (千字) 页 数 375 读者范围 大中院校哲学专业及其
间隙是有意识的决定和行动的特征; 理性只能在间隙中发挥作用; 理解行动中的理性, 关键是理解间隙与向上适应指向的关系。 约翰·塞尔界定了实践理性经典模型的六大主张,分析了它们为什么是错误的,并争锋相对地提出了他自己的实践理性理论。他的一个核心观点是只有非理性行为才由信念和欲望直接引起,例如,由痴迷或成瘾而引起的行为。就理性行为而言,以信念和欲望的形式而出现的“原因”与以决定和行动的形式而出现的“结果”之间存在间隙。一是做出决定的理由与决定之间有间隙;二是决定与行动的开始之间有间隙;三是复杂行动的开始与行动的完成之间有间隙。间隙是有意识的决定和行动的特征,这个间隙的传统名称就是“意志自由”。理性行为要以自由意志为前提,只有当一个人可以在各种理性和非理性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