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并不总是现在这样,它们的演化从未停止。在演化过程中,有的成了杂技运动员,不停翻滚;有的成了蛇蝎美人,美丽且凶悍;有的成了盗贼,专门窃取其他植物的能量;有的成了骄纵蛮横的毒博士,杀死了自己的邻居 作者在一次从海洋到高山的徒步旅行中,介绍了沿途25种不同寻常的植物,以及它们不为人知却惊心动魄的演化故事。行文生动形象,趣味性较强,同时,每种植物配以水彩风格的精美插图,植物形象跃然纸上,收藏价值高。
本书丰富地介绍了丰富的菌菇类,种类包括香菇、金针菇、双孢菇、秀珍菇等食用菌,也包括了蛹虫草、灵芝等药用菌,通过趣味性的讲解向大众展示了丰富多彩的菌菇世界。除介绍各菌菇的习性外,还讲解了它们的发源与历史,以及科学家如何挖掘并培育它们的过程。作者作为菌菇类专家,使得本书有较强的专业性,加上有趣的漫画配图,使得整本书充满了趣味性、可读性,并推荐了一些菌菇的烹调方法,充满生活气息。当然,除具有极强的科普性,书中也包含了科学家精神。
植物学研究取得巨大进步,足以让我们了解植物的外部世界,了解它们的同类和以它们为食的生物,而为了探索植物的内部世界作者深入研究并撰写了本书。植物一直以来被看做是不能移动的、被动的、无知觉的,但它们也只是被看似而已。植物可以感知阳光、触碰外界、与同类交流,甚至悄无声息地运动,它们不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为了授粉可以和整个动物界交流,它们与其他各界紧紧相连 ...... 这是一个与动物世界完全不同的、奇妙的世界。一直以来我们用固有的、主观的思维去解读植物,现在,是时候揭开真正的面纱了。
《庭院里的西洋菜 中国的外来植物 蔬菜》一书重点介绍了40种不同历史时期引进中国的常见外来蔬菜,探究它们传入中国的经过、中文名称的由来,以及被中国人接受并喜爱的过程。比如汉代从西域引入了黄瓜、芫荽等,这些外来蔬菜部分原产于西亚,部分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印度,通过陆上 丝绸之路 传入。唐代的中外交流达到了一个高峰,菠菜等蔬菜被当作贡品传入中国。明代,随着世界航海大发现,原产于美洲大陆的蔬菜也远渡重洋传播到了中国,番薯、马铃薯、番茄等正是在这个时期通过海上 丝绸之路 传入的,至清末民初基本完成本土化。这些外来蔬菜极大地影响了中国,本书不仅探究外来蔬菜传入中国的过程、名称的由来,还着重介绍了它们在中国获得的文化涵义,如何一步步在中国扎根获得喜爱,以及中外蔬菜文化的异同。
1947年,瑞士出版商梅尔莫提议定期送一束不同的花给柯莱特;作为交换,柯莱特要以如花文字细细描绘众花。于是柯莱特在晚年有了这部关于花草、关于人生的作品。她写自己的故事,写自己的童年,写陪伴在自己身边的花草精灵们 只有充满灵性的人才能讲述这样关于植物的美好。
《不再孤单的紫荆木》以紫荆木美美为故事主角,通过生动有趣的成长故事,穿插回忆联想等碎片式知识点,讲述美美从萌发露头-胚根长出-胚芽长出-二叶期-幼苗-幼树-成树-开花结实的生活史,结合各个时期的形态特征(宏观和微观)、生境特点、生存状况、以及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措施等方面,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青少年儿童群体提供一份知识性和趣味性兼具的紫荆木生活日记。
西北区地处温带,位于我国西北部内陆区域,是我国的干旱地区。本区面积广阔,地表形态有山地、盆地、高原和山前平原,具有温带半干旱、干旱气候特征,降水较少,河湖众多但水资源短缺,温差大,多风沙。区内草原、砾漠和沙漠广布, 高山地区降水丰富,成为荒漠中的“湿岛”,山上有众多的冰川积雪,山坡上发育了绿色的草原和苍翠的森林。荒漠景观成为本区主要的植被景观,大多数植物具有耐干旱特征,胡杨、旱柳、梭梭、沙拐枣等就是典型的代表性植物。但在高山上分布有针叶林和阔叶林植物,如雪岭云杉、西伯利亚云杉、新疆落叶松、西伯利亚红松、垂枝桦、欧洲山杨、榆树等,林下则分布着艳丽的各色野花,如田旋花、狼毒、金莲花、展毛银莲花、白喉乌头、蓝翠雀花等。这些植物在本分册中都作了介绍。
“小植物大历史”系列丛书是一套面向 6 岁以上读者的少儿科普绘本,这套丛书不仅讲解植物本身的习性、特征,还从历史、文明的角度切入,让读者进一步认识到植物与人类文明的联系。 本书是系列丛书的第三册,内容主要聚焦于大航海时代。这同样是一个植物改变世界的 时代,伴随着美洲大陆被发现,各种原产于美洲的植物被传播到了世界各地,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本书中,主人公会乘上一艘穿越时空的船,完成一次环球航行,并遇见柠檬、辣椒、橡胶、玉米、红薯、番茄这 6 种植物,从而深刻理解大航海时代以及这个时代的植物给世界带来的变化。
.
本书是对博物学家刘华杰博物人生的全景呈现和记述。作者半夏具有生物学背景,历时多年对传主刘华杰的关注和财富,透视了传主的学术生涯。传主刘华杰 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也是一个荒野逐花人;他认识数千种植物,20余年不遗余力倡导博物学文化;他要我们反省现代性逻辑,欣赏自然之美,接续传统,从无用而美好出发,重塑我们质朴的心灵;他对大地的感情,他对野花的热爱,他的博物路径与真诚自在的人生,通过作家半夏以访谈及内心关照的笔法,以及200余张珍贵的图片,给予了全景记录和再现。通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刘华杰堪称当代中国的梭罗,他的博物生存理念,如何救赎我们今天的世界。
本教材是高等职业教育园林类专业系列教材之一,全面介绍了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全书分基本知识与技能训练、综合技能训练两大模块。基本知识用户技能训练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概述、实验室设计与设施设备、植物组织培养的基本操作技术、植物组织培养的一般方法、植物脱毒技术、植物种质离体保存、植物组培苗工厂化生产与管理7个单元;综合技能训练包括花卉组织培养、林木组织培养、果树组织培养、蔬菜组织培养、药用植物组织培养5个项目。 本教材可供高等职业院校园林技术、园林技术、生物技术及应用等专业使用,也可供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的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者查阅参考。
《科学家带我去探索丛书·还原地动仪:地震学家带我去探索》的内容选自三个科学领域,这与我国现行的科学课程标准相对应;以科学家进行探究的过程为线索,具有探究性,符合现行科学课程标准强调的探究式学习理念;展
.
本书是一本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自然教育类原创科普读物,遴选一百种较常见植物盛开的花及正在访花的一百种不同昆虫,植物涵盖乔木、灌木、藤本、草本。野生为主,园艺种植为辅。昆虫以鳞翅目和膜翅目占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