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史子集、东西文化间,发现寻常草木背后的文化意蕴。 诗学、民俗学、博物学、本草学皆为所用,岁时、吃食、风物、文学、历史、艺术融于一体。 那些有趣的、美味的、好看的、动人的,共同呈现出一个妙趣横生、古典诗意的草木世界。
《植物的欲望》讲述了苹果、郁金香、马铃薯等植物与人类之间的故事。 在这本书中,迈克尔 波伦巧妙地论证了人类和驯化的植物是如何形成一种类似的互惠关系的。他巧妙地将人类的四种基本欲望 甜蜜、美丽、陶醉和控制 与满足这些欲望的植物联系在一起。通过讲述四种常见物种的故事,波伦阐释了这些植物是如何进化以满足人类最基本的渴望的。正如我们从这些植物中受益一样,我们也通过它们做了很多事情。那么到底是谁在驯化谁呢? 在一个更宽广的论题上,本书谈论的是人类与大自然世界之间的复杂的互惠关系。对此,作者用一种非传统的角度来讲述:从植物的眼中看世界。 这本书帮助《纽约时报》畅销书《如何改变主意》、《烹饪》和《杂食者的困境》的作者迈克尔 波伦成为美国最值得信赖的食品专家之一。
植物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国土绿化的主要材料,也是城市中有生命的基础设施,对改善我们的居住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了解植物、爱护树木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本书以幽默对话并配漫画的方式,讲述了植物生长发育和栽培的知识,介绍了林业特点,宣传了环保理念。
所有的动物都不能离开植物存活,植物没有大脑,却有超级智能,它们放弃移动,却能反击同类、诱捕动物、与人类相爱相杀,是地表超强生物! 本书梳理29类植物的6大生存法则,从进击的勇士地衣将生命带到陆地开始;到伪装大师兰花的欺骗套路;驯服高手辣椒、咖啡、小麦等改变自己也改变了世界;有毒植物的目的是传播种子;信息间谍菟丝子;百变魔法师薄荷颠覆人类对冷热的理解。 看植物从一粒种子活成一支部队,探索植物生存的根基,揭秘植物机体的奥秘,读懂植物38亿年的生存史,就在认识世界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小步。
这是一本堪称近年来博物学经典类的书之一。入围2013年的普利策奖。本书是以一系列对古老森林的一小部分进行观察发现的形式展开的。每天的叙述记录了发生于每一次寻访中的事件。作者清晰地解释了这些事件以及他们对生态系统造成的影响。作者带我们领略了被大家所忽视的自然现象。 书中,作者着重介绍了低级生物间的相互联系,比如真菌和土生节肢动物的联系。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北京植物园是北方植物多样性迁地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研究和科普教育的基地。是北京和外地部分专业院校以及中小学校的定点实习或学习单位,被首批授予"全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北京市科普教育基地"和"海淀区科普教育基地"称号,同时是北京市和海淀区旅游局的定点旅游单位。 《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园图谱》从植物学实习参考书和普通游客游园指导书的角度出发进行编排,收录植物园各个科属的500余种主要植物图片和相关特征描述。本书作者力量雄厚,内容方面准确权威,图片清晰。由于主要针对教学实习编排,实用指导性强,将成为广大中小学生及植物专业学生及植物爱好者的参考书,植物园普通游客也会有兴趣。
1947年,瑞士出版商梅尔莫提议定期送一束不同的花给柯莱特;作为交换,柯莱特要以如花文字细细描绘众花。于是柯莱特在晚年有了这部关于花草、关于人生的作品。她写自己的故事,写自己的童年,写陪伴在自己身边的花草精灵们 只有充满灵性的人才能讲述这样关于植物的美好。
本书是对博物学家刘华杰博物人生的全景呈现和记述。作者半夏具有生物学背景,历时多年对传主刘华杰的关注和财富,透视了传主的学术生涯。传主刘华杰 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也是一个荒野逐花人;他认识数千种植物,20余年不遗余力倡导博物学文化;他要我们反省现代性逻辑,欣赏自然之美,接续传统,从无用而美好出发,重塑我们质朴的心灵;他对大地的感情,他对野花的热爱,他的博物路径与真诚自在的人生,通过作家半夏以访谈及内心关照的笔法,以及200余张珍贵的图片,给予了全景记录和再现。通过这本书你会发现,刘华杰堪称当代中国的梭罗,他的博物生存理念,如何救赎我们今天的世界。
本书是《奥托手绘彩色植物图谱》的精华版口袋书,包含了奥托原版《德国、奥地利和瑞士植物图志》的700幅彩色手绘图中的300幅,各插图非常精美,每幅图均给出了所绘植物的拉丁学名和所隶属的科名,每张图除了植物外形图外,都配有花、果的解剖图,对于植物分类学工作者,尤其是植物学爱好者或高校教师来说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全书的科的概念采用克朗奎斯特系统,书中所选择的植物一方面在科、属分布上具有代表性,另一方面基本是国内有分布或国内能见到的植物,所以实用性较强。
本书探索了植物世界的奇妙奥秘,揭示了它们独特的生存策略、多彩的颜色、迷人的气味、多样的味道以及强大的保护机制。同时,本书还探讨了植物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展示了植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人类健康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深入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还能激发对自然的好奇心和保护意识。它让我们意识到,每一株植物都是自然界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尊重与保护。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不妨放慢脚步,与门外的花坐一会儿,感受那份来自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本书适合爱好自然和追求健康的广大读者。
这是一本亲子类图书。本书内容围绕托尔特克原则及其智慧,构建生活和人际交流规则,旨在使自己和他人达到和谐的平衡。本书强调的是仁爱、自尊、尊重、非暴力沟通、坚韧不拔……这是对父母和孩子都有益的生活的基本原
《植物名释札记》一书1990年曾由农业出版社出版。自出版之后,长期受到读者关注。 《植物名释札记》本次重版,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依据作者遗稿,增加前版未收的“着蓬”一条札记。 (二)依据札记所涉本草古籍补加了图片。这些图片选自《重修经史证类本草》、朱檮《救荒本草》、王磐《野菜谱》、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等书。 (三)各条札记解释的植物名称常常不止一个。本次重新梳理,提取札记中解释的所有植物名称,以括注形式标于各条札记标题之后。 (四)编制植物中文名索引、植物学名(拉丁名)索引,以便检索。 (五)部分植物中文名、拉丁学名与当下通行者有所不同,因此编制“植物名称对照表”附于书后,读者可以参阅。 《植物名释札记》的重版工作,得到夏纬瑛先生之孙夏经林先生的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