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作者数十年尤其是5·12汶川地震后对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的经验总结,初步架构出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体系,按设计步骤系统阐述泥石流的参数厘定、防治方案、工程措施与结构设计,并归纳震后泥石流的特点与防治经验。共分泥石流参数计算、震区泥石流特点、工程防治原则、拦砂坝设计、排导槽设计、其他工程设计、其他设计问题等7部分及附录。作为简明的泥石流治理工程设计技术指南,可供具体从事泥石流治理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
本书的目的是通过形象、易懂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结构概念,通过对工程实例中的结构概念辨析帮助学生沟通理论与实践环节。本书是对作者多年教学经验的总结,其特点可概括为:在章节编排上采用了“菜单”式结构,多数章节的内容是相对独立的,因此读者可依据个人兴趣而非各章的顺序来阅读。通过浏览与本书配套的网站,帮助读者更好地学习书中内容,该网站的网址是.structuralconcepts.org,网站的内容定期更新。通过大量实例来说明结构概念的应用,从而帮助读者在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书中通过实物模型和工程实例列举了二十余个结构概念。对于每个概念,首先用一段简洁的文字予以描述,然后介绍了相关理论背景,包括算例和思考;之后用照片的方式给出了演示模型,以使概念可视化;最后通过实例说明了概念的应用情况,对于某些实例
《土木工程科学前沿》为清华大学土木水利学院土木工程前沿课程的教材,由十几位相关领域的教授介绍土木工程主要学科方向研究的最新发展,主要内容包括: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土木工程与可持续发展、工程结构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体制改革、土木工程计算机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新进展、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发展与应用、现代高层建筑、减震技术、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新发展与工程应用、轻型房屋钢结构体系与应用、工程项目管理的研究前沿、房地产业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关系等。 《土木工程科学前沿》可作为土木、水利、工程管理等有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和参考用书,同时还可作为相关专业的教师、科研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