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书参考国内外大量文献,按照的病因,分类,诊断及治疗等方面分类,系统阐述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紧密结合当代医学科技的发展,介绍如何正确对作出正确的诊断和规范的治疗。
清代医家叶天士(桂)对中医学作出了杰出的贡献,是对近代中医学影响的一位临床大师。近现代中医界都推崇和学习他,将其医案誉为“临证指南”,为中医必修课之一。不少医家师其法,而成为一代名医,如程门雪、蒲辅周等。由于叶天士的医案有多本,且比较零乱,不便学习,《叶天士诊治大全》作者陈克正经过多年研究,对叶天士现存的8本医案进行全面的研究、整理,将其诊治心法条分缕析,并后人和作者的临床验证。综观全书,内容丰富,颇具特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临床实用参考书。
《现代临床检验诊断大全》系统阐述了检验医学现有各种检验项目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既纳入有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又著入有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更重要的是《现代临床检验诊断大全》密切联系临床实际,是医学检验各项目临床应用的缩影。全书共分10章55节,囊括现有临床检验诊断学1000多个检验项目,表约130个,图近180幅。章为样本准备;第二章为临床检验基础;第三章为常见血液病实验诊断;第四章为血流变学;第五章为临床生化检验;第六章为临床微生物检验;第七章为寄生虫检验;第八章为免疫学检验;第九章为流式细胞术检测;第十章为分子生物学及细胞遗传学检验。
《全国名医验案类编》是清末民初医家何廉臣的代表著作。何廉臣(1861~1929),名炳元,浙江绍兴人。出身于世医家庭,祖父何秀山为绍派伤寒名家,何氏从小耳濡目染,打下了良好的医学基础。后经两次乡试失利,最终弃儒而专志于医。1908年6月,何氏与绍兴医界同仁一起组建绍兴医药研究社,创办《绍兴医药学报》。该刊是我国近代最早的中医药期刊,何氏任副总编。1923年春,《绍兴医药学报》出版至第141期,同仁裘吉生迁寓杭州,改组创办《三三医报》。1924年,由何廉臣另办《绍兴医药月报》。为保存民国时期诸多名医的宝贵经验,该年,何氏在《绍兴医药月报》上刊登启事,征集全国名医经验医案,编纂《全国名医验案类编》。
本书以脉搏波理论为基础,结合作者长期临床实践和科研成果,系统阐述了脉搏血流动力学基础知识及其在临床诊断、疾病监测和治疗中的具体应用。包括正常脉搏图像标志与判别,脉图参数及临床意义,脉图检测仪器功能与技术操作,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低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常见心血管疾病的脉搏血流动力学变化及脉图诊断与监测等。内容新颖,资料翔实,方法简便无创,其中有的研究成果已获国家发明奖和专利,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适于临床各科医师、相关教学和科研人员学习参考,亦可供脉图检测仪器研制人员参阅。
本版在第二版(修订版)的基础上,增加了六章十五节。在第六、七两章增加了新疗法及7种脊椎关节阻滞术。从0至30章对各部位的痛证(症)修正了概念,增添了新理论。并在第31、32两章详细讨论了有关心理障碍的诊治,以使同道对来疼痛科就诊的抑郁症提高诊断符合率。在最后第38章,专门对疼痛科医生如何重视和进行科学研究加以阐述,以适应当前疼痛医学的发展和提高疼痛临床诊治水平的需要。 在第6章、5章、7章、33章分别邀请chrisGla(英)、张少臣、DereEastwood(英)、StureBlomberg(瑞典)、横田晃和(日)和刘进等外专家撰写了“冷冻疗法”、“经骶裂孔硬膜囊前间隙溶核术”、“关节突关节阻滞术”、“触发点(Triggerpoint)注射疗法”、“硬膜外阻滞治疗心绞痛”及“全麻辅助快速阿片类脱毒”等内容。 本版继续保持和突出内容前卫、广泛、实用、
随着中医的发展,全球有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了解中医诊病的理论与方法,舌诊作为中医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日益受到海内外人士的关注。本书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中有关“舌诊”的内容为蓝本,精选200余幅临床舌诊照片,配以专业英文翻译,汉英对照,图文并茂,介绍了望舌的方法及望舌质、望舌苔、望舌下络脉等内容,最后附有30余例临床舌诊实例,供读者学习参考,使深奥难学的远古舌诊变得生动直观、有趣易懂。全书舌象照片均来源于专业舌象采集系统资料库,并经临床中医专家审读,具有规范化、标准化的特点。本书适用于中医药专业、中西医结合专业、西医学专业师生、临床医生以及外国朋友学习研究中医舌诊之用;同时适用于多学科结合研究中医舌诊的高级专家学者之用。本图谱还可为广大中医爱好者、普通老百姓提供中医养
本书是《内分泌学》(第2版)的浓缩本,共40章183节,涵盖绝大部分内分泌代谢疾病,突出了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由于篇幅所限,诊断的方法、药物的剂量与不良反应等未予详述,应用时需格外慎重。
本书由临床线的高年资急危重症专业医师编写,注重于临床急危重症救治的诊疗规律的提炼,并结合的诊疗进展,进行病例分析和综合评述。内容涉及急危重症的救治的思维特点,从最急迫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出发,以达到快速、简要、准确、全面地了解病情,使临床急危重症专业医师迅速判断患者病情的轻重缓急,是否需要急救,是否进行生命支持治疗等,并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救治措施作了相关介绍,体现了临床实际工作中急危重症诊断救治从症(征)到病或边诊断边救治的诊治规律,有别于其他书籍的从病到病著述的模式,从而更有助于读者对急危重症的快速诊断和救治形成整体的思路,提高急危重症专业医师的救治水平。本书适用于内外科专业医师(尤其是急危重症从业人员)、社区医师、全科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和医学院校学
《胃肠道感染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治》图文并茂,特色鲜明。首先,结合大量原创的典型病原体图片(均是从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中精心收集的实物照片),形象地将病原体的检测难点、检测过程的关键点及鉴别点展现给读者,并附有典型疑难病例讨论。其次,编者挖掘、整理、归纳实验室人员在检验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常见疑难问题,以问答的形式,编写了60余道原创题,内容涉及肠道病原菌血清学诊断、分离培养、标本采集和检验流程等。《胃肠道感染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治》的第特色是,将临床医学与预防医学、临床诊治与实验室诊断相融合,有机整合各种标本的实验室诊断技术,是系统医学、转化医学、精准医学的理念在胃肠道感染领域的应用和实践。此外,《胃肠道感染实验诊断与临床诊治》还着重收录了沙门菌属诊断抗原表(内含2500余种血清型),内容实用
《盆腔疾病CT\\MRI鉴别诊断学》是以鉴别诊断为前提的盆腔病变CT、MRI专著。全书共分为五章,从基本理论、正常解剖到盆腔的各种病变都进行了详细论述。《盆腔疾病CT\\MRI鉴别诊断学》的编排特点是在有关章节的鉴别诊断中,都是以病征为主线,对盆腔内各器官的病变按不同病征进行鉴别。以卵巢及其周围病变的鉴别诊断为例,本书按病征分为囊性、囊实性和实性病变,囊性又再分为单囊和多囊。然后再分别列举单囊和多囊的常见病种和少见病种,并互相比对进行鉴别诊断的讨论。为了加深对每类病征鉴别诊断的理解,本书尽力做到每个病种都有病例图片。全书共计1500多幅CT、MRI图片,使各病种之间的鉴别诊断更加直观。本书既可供影像专业医师临床应用,也可作为临床相关科室尤其是妇科、泌尿生殖科医师的案头参考书。
《诊断微生物学新技术》由两个重要部分组成:(1)技术篇;(2)应用篇。部分:系统、详细地介绍目前用于临床微生物学检测的各种新技术,包括自动化血培养、快速抗原试验、抗体检测、基于流式细胞仪的抗生素耐药检测技术、实时细胞分析技术、基于脂肪酸的微生物鉴定和药敏试验、基于MALDI-TOF质谱技术的微生物鉴定、各种分子诊断技术如体外核酸扩增技术、PCR及其衍生技术、非PCR靶扩增技术、探针扩增技术、信号扩增技术、实时核酸定量技术、扩增产物检测技术、直接核酸测序技术、芯片技术、基于非放大探针的微生物检测和鉴定、分子分型技术、PCR/电喷雾电离质谱等先进技术的原理、方法和特点,为这些新技术在临床微生物学中的应用提供坚实的技术基础。第二部分:重点介绍上述新技术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应用,包括细菌快速鉴定和药敏试验等。
《胸痛鉴别诊断学》以胸痛诊断为基础,鉴别诊断为重点,突破常规式疾病介绍的模式,而是以病因与发病机制、胸痛特征、伴随症状及体征、辅助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等条框的形式进行阐述。许多疾病的胸痛特征为我们整理归纳,以使胸痛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更方便、快捷。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信息量大,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科学性、知识性,体现了实用、新颖、全面的特点。全书共分上、中、下3篇,上篇1~8章,为胸痛鉴别诊断总论,阐述胸痛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病因、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思维与高危患者筛查、患者诊治五道门槛、胸痛中心与生命绿色通道;中篇9~13章,阐述高危胸痛鉴别诊断疾病,即急性冠脉综合征、主动脉夹层、急性肺栓塞、自发性气胸、自发性食管破裂;下篇14~20章,为低危胸痛鉴别诊断疾病,即胸壁病变、循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