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慢性病患者基数日趋扩大。规范的药物治疗管理对提高慢性病患者治疗效果、减少药物不良事件等有重要意义。本书共19章,总论介绍了慢性病概述、健康管理以及老年人用药特点等;各论结合我国目前慢性病发病实际情况,介绍了18种常见疾病:包括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肺结核、乙肝两种发病率较高的慢性传染病,两种常见恶性肿瘤的药物治疗管理等。每种疾病均介绍了疾病概论、治疗方案与治疗药物、患者的用药监护、用药指导等。本书可供高职高专院校和职业本科医学、药学、护理等专业教学使用,也可供医药行业从业人员、慢性病大众读者学习参考。
本书主要以《广西临床常用中草药》等本草资料为参考,共收载广西临床较常用的鲜品中草药156种。所收药物按功效分为解表类、清热类、祛风湿类、利水渗湿类、消食类、止血类、活血化瘀类、化痰止咳类、补益类及其他类共10类。每味中草药前面均冠以 鲜 字,以突出本书专论鲜药的特点。本书着重突出三个特色:地方特色、鲜药特色及实用性。书中对每一味中药原植物配1~2幅照片,并对每味中草药的中文名、汉语拼音名、来源、别名、性味、功效、主治、用法用量、使用注意、临证参考做了详细阐述。此外还编制了相关索引,方便读者查阅。 本书适合中草药栽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人员,民间中医人士,中医药相关专业师生,及对广大中医药爱好者使用。
全书收载逾1700种常用药物,覆盖临床医学的各个学科。每一药品除介绍名称、分类、指征和剂量、制剂、药动学、作用机制禁忌证、不良反应外,还专门阐述该药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注意事项和患者用药指导。
本书意在向众人打开制药行业的门窗,运用药物研发过程中真实的实例来解说这一过程。作者首先从社会用药谈起;人们对制药企业的认知与误解、制药企业的利润与损失经典的药物发现过程、药物副作用的意义、药物研究开发的成败原因等,并重点讲述了寻找有效β-阻断剂所遇到的障碍。第2部分主要阐述一个药物从基础到临床所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例如,可成药的靶点、怎样发现候选药物、如何提高发现安全有效药物的成功几率、选择靶点的多种方法等。第3部分则详细讨论了生产及销售合法药物的商业性问题从一般的商业基础到企业与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的合作。最后,对影响药物生产的因素进行了总结,指出药片每天消耗量多于餐饮次数的现象将改变制药工业和立法的现状。
本书作者均为从事灵芝药理学研究的教师和博士研究生。 作者根据目前灵芝药理学研究领域近 50 年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 结合自己的研究工作, 在内容上力图把灵芝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和临床应用有机地结合起来。 全书共分为 12 章, *章概述灵芝生物学和有关基础知识, 以方便读者后续阅读。 随后, 分别按灵芝对机体主要系统或特殊病理过程的作用分章, 从药理作用及其机制进行阐述, 然后介绍灵芝在临床中的应用情况。 本书图文并茂, 除适时搭配图表之外, 还在各章用示意图解释了灵芝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的关联,便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书中内容。
本书系大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刘国华主任药师会同有关医药专业人员携手编就。全书分 20 章,共收录临床常用抗感染药物 400 种,其中含近年上市的新药百余种。分别按其他名称、研发、上市日期、药理作用、临床应用、不良反应与注意事项、用法与用量等逐一详细论述。品种齐全、分类明晰、内容新颖、资料翔实。书末附本书相关医药专业词汇英文缩略语中、英文注释及中、英文药名索引。
本书内容全面丰富,数据翔实可靠,图文资料珍贵,兼容并蓄,原创性强,具有极高权威性和实用性。适合广大中医药专业学生、医院、研究机构、药企、药农、药材销售从业人员、中医药爱好者及医务工作者收藏和阅读。对从事药物研究、保护、管理的专业人员,中药企业,中药院校师生及中医药爱好者都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和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撷取了经中医妇科名医尤昭玲先生临床验证疗效显著的妇科药对 500 余对。全书共 18 章。第 1~6 章较为系统地阐述了妇科药对的形成与发展、组合原则及形式、效应特点及运用等基础理论知识,旨在引导读者临证时能举一反三,创制更为丰富多样且切合临床实际的妇科药对;第 7~10 章按传统中医妇科经、带、胎、产分类,第 11~17 章按现代临床常见疾病与病理现象分类,作者本着既体现传统中医方药基本配伍理论,又紧扣妇科临床用药特点的原则,从 功效 主治 禁忌 备考 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妇科临证常用药对,并以 按语 形式阐述了药对的配伍思路及原则;第 18 章按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妇科杂病分类,介绍了妇科常用药对饮膳。
郁仁存教授,首都国医名师,著名中西医结合肿瘤专家,从事临床工作60余年,特别在癌症治疗方面,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癌症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用药经验。本书以郁老“内虚学说”为依据,“虚、痰、瘀、毒”学术思想为基准,将其临床中常用有效的中药药对进行总结,主要从补益类、理气类、化痰散结类、活血类、抗癌解毒类、其他类,共6个方面介绍,其中每一药对均包括药对来源、单药功用、对药释义、主治、西医药理、郁老点评等内容。本书列举药对较多,基本可涵盖郁老从医中的常用药物,反映其治疗肿瘤的学术思想,且本书郁老亲自对各药对进行点评,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本书以普通高等教育规划教材《中药学》(第九版)为参考,精选了300种中草药,并按功效分为20大类、32小类,其中包括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止痰化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等类,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精心编排。从别名、来源、形态特征、生境分布、采收加工、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用法用量、精选验方,使用注意等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便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识别和应用。
本书是一部结合理论与实践论述中药汤剂煎煮与服用方法的专著.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阐述了汤剂的历史沿革及历史成就.第二章至第五章从现代煎煮法的研究、汤剂临床服用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尤其对影响汤剂煎煮的因素作了详细而深入的解析与探讨.同时挖掘并建立了“煮散”研究的示范方法.对于节约药材、减少资源的浪费、规范临床煎煮使用方法、完善中药的形式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及意义.第六章阐述了饮片汤剂的未来发展趋势.附录收载了相关的管理法规.便于读者查阅.书中列举了大量科研实例.可为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宝贵的一手参考资料.
华法林作为为经典的口服抗凝药物,疗效确切、价格便宜、有丰富的循证医学证据,尤其是对于人工瓣膜置换术患者,目前华法林是可以使用的口服抗凝药物。但使用过程中,华法林的一些特点也给临床应用带来了一些困境,例如其治疗窗窄、剂量变异性大、与其他药物及食物相互作用、需要实验室监测等。 虽然华法林有很多局限性,剂量调整和监测都比较繁琐,但通过专业门诊对病人随访和教育并进行系统化管理,能够明显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和用药的安全性,但目前医疗资源有限,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我们期望能够通过药师指导和手账的形式,指导患者进行华法林的自我管理。本书患者可用于自我学习华法林的使用方法,药师可使用该手册指导患者安全用药,内容包括:1)华法林的服用方法;2)临床应用;3)监测;4)药物相互作用;5)、食物相互作用;6
本书汇集了6种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的经典案例,即社区获得性肺炎、支气管扩张、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真菌病和间质性肺疾病,每种呼吸系统疾病选取3~5个经典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临床药学监护要点和常见用药错误;最后依据最新的临床监护路径,形成针对每种呼吸系统疾病治疗特点的标准化临床药学监护路径。
本书汇集了临床常见血栓性疾病治疗的典型案例,共7个病种,即冠心病、非瓣膜性房颤、脑卒中、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心脏瓣膜病及骨科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每种病种选取3~5个经典案例并对其进行分析,归纳药学监护要点和常见用药错误,最后依据最新的临床监护路径,针对每个病种的治疗特点,形成标准化药学监护路径。
本书汇集了临床常见的8类免疫及器官移植相关疾病的40个典型案例,系统地介绍了各类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等基础知识,并重点通过典型案例的治疗分析,对相应疾病的规范化治疗,特别是治疗方案选择、用药宣教、并发症处理、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相互作用审查等药学监护要点进行系统化的总结,形成规范的、可指导实践的全程药学监护路经,为进一步促进临床药学工作的深入发展提供经验借鉴和规范指导。
《艾叶》一书是我国正式出版的全面阐述中药艾叶的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广泛的实用性。为推动艾叶的深入研究、产品开发及推广应用发挥了积极作用。靠前不少科研、医疗及生产单位在引用、研发艾叶产品时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