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p 3确认形状大致的草稿线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了。是否有像左边的这张插图一样,已经掌握住某种程度的形状了呢?因为是人类的脸,所以不用像画静物素描那样,非得勾勒出细致的形状才行,只不过还是要遵守某种程度的规则,否则看起来会很奇怪。在这个时间点,不妨先确认一下有没有遵守描绘人类头部时的规则。眼睛的位置要落在头部的中间。由於这张画是以稍微往上看的视线来描绘头部,因此眼睛的位置会落在比中央略偏上方的地方。眼睛和眼睛之间,大概会距离再一个眼睛的间隔。把发根生长处到下巴之间分成三等分,鼻子的下端会落在三分之一的地方,而耳朵的位置则会比想像中还来得重要。请利用眼镜的概念来抓出耳朵的位置。当脸朝向正面的时候,镜架挂在耳朵上的位置就落在把两只眼睛水平地连结起来的那条线上。不过当脸往上仰的时候,
內容簡介: 其實繪畫不需要才能,也不需要天賦。 日本知名藝術設計者、暢銷圖文作家寄藤文平,首度以幽默文字和繪畫方式,分享發揮想像力與創造力的訣竅! 以設計師、插畫家等身份活躍於日本設計界的寄藤文平,將為讀者示範誰都做得到的、可以邊哼歌邊輕鬆畫畫的方法。 一手創作出周刊《R25》的封面人偶設計,以及創造出日本國內外媒體人一致注目的指標性刊物《在家做吧》系列的插畫家兼設計師──寄藤文平,回顧自身15年來的創作歷程,將輕鬆又簡單的繪畫技巧整理成這本《寄藤文平の創意畫法》。 「我的畫全部都是塗鴉。我已經靠這個吃了十年以上的飯了。」寄藤說。畫畫是將想像化為具體、重整架構後再呈現,「塗鴉」更是與設計及廣告製作等實務作業密不可分。 本書中所出現的畫畫工具只有一支筆和一張紙。將想畫的東西,用觀察到的樣子,
利用光的變化捕捉好幾個描繪主題…景深的表現 在畫好幾個繪畫主題的時候,需考慮光的變化,在畫面裡加入景深。 請選擇畫面前方的東西,或是比較大、具有存在感的東西來當主角。即使實際照射在繪畫主題上的光線缺少明暗差異,也要在畫面裡強調出來。 「小範圍光的變化」會表現出配角的物體。降低明暗的對比,讓受光面的調子變得比較渾沌不明。把蘋果畫成比較亮,但是比較渾沌的調子,可以表現出在畫面後面展開的空間感。 光影變化的重頭戲就藏在高亮度區塊裡 透過會形成明亮部分的高亮度區塊的畫法、光澤的形狀,可以表現出繪畫主題的相對位置與空間感。 失敗的例子: 後面的高亮度區塊的大小和前面一樣。明明已經改變了影子的大小,卻忘記考慮到明亮的部分。 基本範例: 愈是後面的物體,
透視技法是可以讓畫圖這件事變得更輕鬆的工具,但是在決定好視線高度和消失點之後,才算是真正進入畫圖的步驟。 即使畫的是同樣的畫面,只要改變構圖,給人的印象就會不一樣。只要使用透視技法,就連從攝影機無法拍攝到的角度看出去的構圖,也可以輕易地畫出來。 為了讓您畫中的世界能夠更加寬廣,要是這本書也能夠幫上一點忙就好了。 從看東西的高度下去思考 透視技法的基礎在於視線高度 接下來請利用透視技法的知識來畫圖吧!可能會覺得有點麻煩也說不定,但是只要事先了解透視技法,畫圖就會變成一件輕鬆的事了,因為透視技法會告訴我們,要從哪個角度把線畫到哪個方向去。 首先,必須先了解什麼是「視線高度」,視線高度指的是在畫圖的時候,您的眼睛高度。 接下來,為了
如果說,有人能在五天內,教你學會畫畫並掌握繪畫的全部精髓,而且不論你是5歲小孩,還是50歲的大人,五天之後你不但掌握所有技巧,而且對這個世界的看法都會發生改變,你相信嗎?事實上,真的有這樣的繪畫課程。 這個神奇的課程來自一位美國加州大學的藝術學博士、著名畫家貝蒂.愛德華的頭腦。 愛德華長期從事藝術及研究工作,有一天她對諾貝爾醫學獎得主史培利關於大腦研究的成果產生極大的興趣。 史培利認為人的大腦有兩種思維模式,一個是L模式一個是R模式,而事實上我們絕大部分習慣了左腦思維模式。 愛德華很快將這個醫學上的成果應用到自己的美術教學上,她驚奇地發現她自己得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在西雅圖的一個成人繪畫班上,愛德華嶄新的美術教學理論得到了驗證:這個成年班的學生繪畫能力不一,受教於不同的老師,有不同的美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