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是自然,是無為。 天地無所從生而自然生。 天者,自然也。自然既明,則物得其道。 性質自然,非矯厲所得。飢凍雖切,違己交病。 天地以萬物為體,萬物必以自然為正。 時移勢易,禍亂興衰,自有根由。 魏晉間國事紛繁,天下多故,提倡無為自然之老莊思想盛行,而符瑞天命之說亦乘勢發顯,一時玄理清談學說眾家爭鳴。有趨附時宜者,有譏為「遊辭浮說,波盪後生」者,不一而足。 是非成敗,或可藉本書所蒐集魏晉自然主義代表人物之學說的分析討論,作一客觀論斷,並為研究中國思想史者參考。
内容简介: 中國先秦、兩漢的史學,與西方希臘、羅馬的史學,是兩個不同文化下的產品,在同一時間,出現於不同的地區,有其異亦有其同。本書從史學的起源、史學原理的創獲與史學著述的成績等方面,詳作比較。初步得到的結論,中國古代史學,領先西方古代史學。研究史學的起源,從中國最能得到令人興奮的發現;中國極早創獲了紀實、闕疑、求真、懷疑等重要的史學原理;中國早期出現的史學著述,基礎深厚,範圍廣闊,意境神遠,尤為壯觀。西方古代同樣創獲了紀實、求真、懷疑的史學原理,而闕疑的原理,則未觸及;其史學著述,以口頭傳說為材料淵藪,基礎未見深厚,範圍與意境,遂受限制;惟在問題的追蹤與闡釋上,甚為精到,非中國所能企及。比較二者,進而會通融合,學術盛事,孰大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