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尔凯郭尔文集》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丹麦克尔凯郭尔研究中心的合作项目。它不仅是国内首次系统地直接由丹麦文原文进行翻译的克尔凯郭尔重要著作选集,而且还致力于成为引导这一研究领域的学术经典之作。翻译所依蓝本是近期新丹麦文学术版《克尔凯郭尔全集》,它集中了丹麦语言学家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克尔凯郭尔研究专家的近期新研究成果,为中文选集的翻译提供了强有力的参考。本书是文集第一卷,是克尔凯郭尔的博士论文。
《八识规矩颂》为唐代玄奘大师所作,是佛教唯识学一份极其重要的汉语文献,除大正藏外,也收录于《四库全书》中。其内容言简意赅,在四十八句颂文中,几乎包含了唯识学的基本名相和要义,为初学者提供了了解唯识学的方便法门。但也因为它格式严谨而言词又极为简略,未经解说,可能完全不知所云。本书由学贯中西的倪梁康教授透过佛教唯识学和现代现象学之间的互释、互解,对经文作逐句诠解,带领读者深入唯识世界。
長春真人即道教全真派第三代掌教丘處機,在其掌教期間,為全真教的發展開闢了新局面。十三世紀三十年代,丘處機應元太祖成吉思汗之邀,帶領十八位弟子前往中亞雪山行宮接受諮詢。此行往返三年,行程數萬里,由弟子李志常記錄一路上的所見所聞而成《長春真人西遊記》。書中所記包含沿途人文地理之描述、丘處機悟道詩詞及其為成吉思汗講道之內容等,不僅是著名的道教典籍,也是研究中外交通史、民俗、宗教等方面的珍貴史料。本書參考王國維等前人的研究,以道藏本為底本予以解題、注譯,簡明曉暢,提供讀者閱讀、研究之便。
永嘉大師是與六祖慧能同時代的高僧,曾得到六祖的印證。所作《證道歌》共一千八百餘字,是他抒發己身證道後的心境體悟,主要宏揚了六祖慧能「禪非坐臥」、「不立文字」、「頓悟」、「般若行」等禪法思維,並體現身心清安、簡單易行的基本修證精神。其中的精華曾被後世禪師反覆引用,對南宗禪影響甚大。透過本書清晰的注譯與講解,能幫助讀者在吟詠誦讀之餘,進一步深入體會永嘉大師的禪法精髓。
三宅尚齋是江戶時代卓越的朱子學者。他曾師從山崎闇齋,在信奉闇齋的眾多的弟子中,他被稱作三個高徒之中的一人。闇齋不僅只信奉儒教,還以自己獨特的角度把握了神道,主張「神儒一體說」。當時的日本儒學者們,把 儒教運用於政治、道德等領域。尚齋繼承闇齋的朱子學,但他排斥佛教、老莊,也否定神道,僅把儒教當作宗教來信仰和把握,這被稱為「儒道」。除了向山崎闇齋學習之外,尚齋還向其他的先輩如淺見絅齋、佐藤直方學儒學,同 時還受到中國、韓國的朱子學者的影響。其中他受韓國的朱子學者李退溪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尚齋和他的老師闇齋一樣,學規謹嚴,但是平常師弟之間關係融洽。而且尚齋不僅只是優秀的朱子學者,在教育、政治、經濟等方面也很 有才能和成就,他設立了「培根達支堂」以幫助平民教育。可以說他是日本儒學的第一
維根斯坦是本世紀*偉大的哲學家之一,很多哲學家甚至會說他是最偉大的。他啟發了兩種很不同的哲學潮流,在未滿三十歲時出版的《邏輯哲學簡論》於二次世界大戰前後成為邏輯實證主義的經典。其晚年在劍橋的講學及逝世 後出版的《哲學探討》,在五、六十年代啟發了語言分析哲學。維根斯坦的哲學觀,即他對哲學本質、目的,及方法的看法,是對傳統哲學的一大挑戰。本書首先介紹維根斯坦天才的一生,再闡述其哲學觀的演變,期使讀者對維根 斯坦的生平及思想有更完整而深刻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