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毒蛇学》是一本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蛇及我国主要毒蛇的科技专著。它汇集了我国蛇及蛇毒研究成果,也汇入了国外的许多新成果,为从事蛇毒研究及合理开发利用蛇类资源的科学工作者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 全书分为五篇二十二章。篇:绪论,着重阐述了蛇类的起源、分布,当代国内外研究蛇及蛇毒的现状和展望。第二篇:中国毒蛇生物学,阐述了蛇的分类及毒蛇的特点、解剖、生理、生态、养殖、蛇毒采集加工和粗毒质量标准。第三篇:蛇毒的生物化学和分离技术,系统地介绍了蛇毒的蛋白组分、酶类、非蛋白组分及生化特性,各种电泳、层析分离技术,蛇毒蛋白组分的鉴定。第四篇:蛇及蛇毒的研究与应用,介绍了蛇的综合利用,蛇毒组分的基础理论及其抗凝、促凝、止痛、抗癌抑癌等组分研究与临床应用及展望。第五篇:蛇毒致病机制及蛇
本图志收录了庞大的抚顺昆虫群的全部家族,共计8目55科174属199种。这是我国有史以来记述琥珀昆虫种类集中、数量多、分类系统的大型图册,为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另外,抚顺昆虫群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一是在地层分布上,抚顺昆虫群是世界上古近世时期的一个群,它是一个既有更多的原始性,又出现进化特征与独有的特征三者兼并共存的新类型,尤其是与较新时代的渐新世和中新世的昆虫性质完全不同,这在地层垂直剖面上的划分与对比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二是在昆虫演化关系上,抚顺昆虫群表现出独特的中间类型,这对于探索昆虫从中生代向古近世的演化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三是在区系分布上,抚顺昆虫群是东亚古陆始新世独有的新类群,占据世界古昆虫区系的重要位置,为古昆虫区系划分提供了新的化石类群,这对古昆虫新
本书由国家科学技术学术著作出版基金与广州市南山自然科学学术交流基金会资助出版。本书图文并茂,内容详实,共 11 章,涵盖内容广泛而自成体系,前三章主要介绍微生物胞外呼吸概论、胞外呼吸菌及其胞外电子传递机制;第四章至第六章分别介绍铁呼吸、腐殖质呼吸以及产电呼吸;第七章至第十章着重介绍利用微生物胞外呼吸原理发展的各项应用技术;第十一章为大家呈现自然界中存在的天然生物地球电池效应。
本书是在《中国蝶类志》(1994)基础上,周教授对中国蝴蝶的分类与鉴定又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详细记述了中国蝴蝶各亚科、族、属的分类特征,系统编制了中国蝴蝶分亚科、族、属、种的检索表,建立了3个新族,在种检索表中,共记载中国蝴蝶1317种,比《中国蝶类志》(1994)增加了92种;著者对中国蝴蝶大多数属的代表种的翅脉和雄性外生殖器进行了研究,书中附有中国蝴蝶翅脉图368幅,其中300多幅的翅脉和88属的雄性外生殖器解剖是前人不曾研究过的;书中集中附有中国蝴蝶各属代表种的生态和标本彩色照片图848幅,以便广大读者直观地进行分类与鉴定。该书可使广大读者从对蝴蝶的感性认识水平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上,给广大读者介绍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的具体方法,帮助蝴蝶爱好者解决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上的疑难问题,是中国蝴蝶分类与鉴定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