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鱼体色彩鲜艳、花纹美丽、体型或鳍形独特、具有特殊水族功能、有趣生物学习性等作为选择原生观赏鱼的标准,从14个科中选择观赏价值明显、中国原生、较为常见和具有代表性的原生观赏鱼编写成书。对每一种原生观赏鱼主要介绍中文名、别名、拉丁学名、分类地位、分布水域、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观赏价值、利用概况等内容,并配置1-4张彩色图片。中国原生观赏鱼物种资源丰富,分布区域广泛,本书选择140种中国原生观赏鱼,以图片配合文字说明,既提供鉴定物种的要领,也为中国原生观赏鱼的学术研究、资源保护及开发利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书收录了由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实验动物标准化专业委员会和全国实验动物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81)联合组织编制的第七批中国实验动物学会团体标准及实施指南,总计13项标准及相关实施指南。内容包括实验动物设备相关标准:换笼机(台);实验动物饲养管理相关标准:SPF级豚鼠饲养管理规范、SPF级兔饲养管理规范、无菌小鼠饲养管理指南、SPF级小型猪培育技术规程、贵州小型猪;实验动物质量控制相关标准: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猪细小病毒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呼肠孤病毒Ⅲ型反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质量检测样品采集、猴痘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动物模型评价相关标准:缺血性脑卒中啮齿类动物模型评价规范;以及生物安全相关标准:动物感染实验个人防护要求。
本书全面调查了呼和浩特市草原有害生物,同时按照新的分类系统将所调查的有害生物分为4大类,即鼠类、昆虫类、毒害草类、植物病原微生物类,并按分类等级顺序对不同有害生物分类排列。本书采用原色图片配文介绍的形式,从有害生物的名称、拉丁学名、寄主、形态特征、生境、症状、病原、分布范围、发生地点等方面进行相关信息描述。 本书包括4篇,共介绍184种有害生物。其中,动物界脊索动物门5种,动物界节肢动物门119种,植物界38种,菌物界22种。 本书科学实用,可以作为农、林、牧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者鉴定和识别病、虫、毒害草、鼠害的工具书,也可供农林院校森林保护、林学、园林、植物保护等专业的师生参考。
缨翅目是昆虫纲中的一个小目,包括596属7400余种。多生活在植物花中,取食花粉粒;也有相当一部分种类生活在植物叶面,取食植物汁液,且生活在植物叶面表皮下的种类会形成虫瘿,为植物害虫;少数种类生活在枯枝落叶中,取食真菌孢子;还有一些种类捕食其他蓟马、螨类,为人类的益虫。缨翅目昆虫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BR》 本志是对中国缨翅目昆虫进行系统分类研究的总结,分上下两卷出版,包括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对缨翅目的研究历史和中国缨翅目的研究概况进行了回顾,比较了不同学者的分类系统,重点介绍了缨翅目的分类特征和术语,并对内部解剖结构、生物学和经济意义进行了描述,力求介绍缨翅目研究的**进展。各论部分记述中国缨翅目昆虫2亚目4总科5科10亚科21族131属422种,包括科、亚科、族、属、种检索表,附420幅形态特征
本书共分为七章, 章“生命的诞生和进化”,为读者介绍了生命诞生与进化的基础知识,激发读者对生命科学与现代生物技术的兴趣。第二章“动物性别分化和有性生殖”,重点介绍哺乳动物有性生殖的由来、受精与生命发生及哺乳动物个体性别决定机制。第三章“自然界的动物杂交”、第四章“动物的人工杂交”分别介绍家畜、野生动物常见杂交例子,从生殖生物学角度让读者认识这些科学问题。第五章“异种动物受精与生殖隔离”、第六章“动物繁育与生殖调控技术”基于编者开展的科学研究,介绍现代家畜繁殖生物技术在科学研究与产业应用领域中的热点,这部分也是本书的核心内容。 ,第七章“人类生殖繁衍和生存危机”,结合环境变化、传染病、人类生殖辅助技术等社会热点问题,激发读者对科学的追求及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本书汇集了哺乳动物
鸟类多样性观测是在一定区域内对鸟类多样性的定期测量,是通过获取生态系统的格局与质量、物种组成与分布及环境要素等数据,掌握数据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协助保护决策和成效评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2011年以来,在生态环境部的大力支持下,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联合全国有关高校、科研院所、保护机构和民间团体,开展了鸟类多样性观测。本书在介绍中国鸟类多样性状况、 外鸟类多样性观测现状的基础上,从原则、方法、建设流程等方面阐述了中国鸟类多样性观测的总体情况。同时,基于10年观测数据详细介绍了全国及7个动物地理区中鸟类多样性的时空格局、珍稀濒危鸟类物种状况、典型生境鸟类群落特征及受威胁与保护现状;基于长期的鸟类多样性观测实践,总结经验,为 好地实施生物多样性观测网络建设提出了建议。
本书是 部关于穿山甲科学研究和保护实践的综合性书籍。本书共分为4篇39章,全面梳理了全球穿山甲的进化与分类、自然历史文化、受胁状况以及保护措施,涵盖了保护科学、政策法规、兽医卫生和资金筹措创新等领域,凝聚了 该领域科学家的集体智慧,旨在带领读者认识并深入了解穿山甲这一神秘且 魅力的物种,本书的问世将对 8种穿山甲的保护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 本书适合广大生物爱好者阅读,特别是对穿山甲这类珍稀濒危野生动物感兴趣的读者。希望有 多的公众关注并参与到穿山甲保护中来,拯救和保护像穿山甲一样处于濒危状态的野生动物,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我们的地球,同时,本书也可以作为动物学、保护生物学、兽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