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世界蝴蝶名录图鉴》是迄今我国记载中外蝴蝶种类*多、*全的著作。这套书共有4册,分为凤蝶总科、蛱蝶总科、灰蝶总科、弄蝶总科。一般说来,世界蝴蝶都能从本书中查出来,全书共收录世界蝴蝶17科、47亚科、1700属、15337种。它也是记载中国蝴蝶种类*全的著作,共收录中国蝴蝶12科、34亚科、443属、2233种,使我国同其他国家相比,成为世界上蝴蝶资源*为丰富的国家之一。该书是蝴蝶研究、昆虫研究、生物教学、科学普及、环境保护、美术欣赏等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本书由美国史密森学会推荐,是全球经典的科普读物之一。美国昆虫学家罗伯特 埃文斯 斯诺德格拉斯为读者提供了一顿了解昆虫生存之道的大餐,特别注重高营养和食物均衡。为了美味起见,尽可能地删掉了讨厌的技术术语,以利读者的理解和吸收。全书共分十章,分别介绍了蚱蜢、蟑螂、白蚁、蚜虫、蝉、毛虫及蛾、蚊子与蝇虻的生活状态、生存手段及变形过程。共有185幅插图,大部分插图由美国昆虫局提供,有的是首次面世。全书语言通俗诙谐、图文并茂,既适合具中等文化程度以上的广大读者,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中国覆蚊属》是中国介绍中国覆蚊 的专著,我国蚊科(Family Culicidae)中,*以一个属为单元编著的学术专著。内容包括形态特征和分类,生态生物学两大部分,*部分较为系统的论述了覆蚊属形态及鉴别特征,各蚊种成、幼虫的系统描述及分类检索(检索表和图),在形态特征的描述中,均以实物标本照片为依据,每个种都附有成、幼虫及雌、雄尾器的图版,在分类检索中,采用 塔式 检索方法,条文与图示并用,增强了真实性和直观感,并首次描述了雌蚊尾器特征及分类检索,使蚊种的分类特征更为全面完善。在生态生物学论述中,介绍了我国覆蚊属的地理分布,种群数量,季节消长,幼虫孳生习性等,为媒介蚊种的调查研究及防治工作提供参考。本书可供从事医学动物昆虫、寄生虫、流行病、疾控等学科和卫生行政人员在科研、教学、疾病控制和管理的工作中
本书共分六章,*章主要是纵向源流梳理,阐释经典昆虫意象的起源、发展、流变;第二章,横向展开,从历代经典诗歌中,凝练昆虫意象的内涵,阐释诗意背后的科学;第三章是昆虫价值论,主要从物质与文化,直接与间接两方面论述昆虫的多元价值;第四章阐释昆虫文化的哲学内涵;而第五章(昆虫意象的当代诠释)与第六章(昆虫意象的多维视角)应该是第三、第四章的纵向提升与横向绵延。如果说,这本小书有何中心思想,那就是:小小昆虫,大有乾坤;以虫为鉴,可察天地之道。
法布尔编著的《昆虫记(3狼蛛与迷宫蛛彩绘版 )》共十卷,书中详细真实地记录了100多种昆虫的 劳动、习性、繁殖、死亡等,堪称一部“昆虫的史诗 ”。这部著作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在法 国自然科学史上与文学史上都有突出的地位。法布尔 把毕生所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 录下来,以人性观照虫性,渗透着对生命的关爱和敬 畏之情,体现了法布尔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 索精神。 在法布尔笔下,每一种昆虫都极具灵性,会说话 ,会唱歌。苍蝇、蜣螂、蚂蚁、蟋蟀等看似不起眼甚 至令人厌烦的昆虫,经法布尔观察和表述后,都显示 出生性美好的一面。因而《昆虫记》也被视为动物心 理学的奠基之作。 《昆虫记(3狼蛛与迷宫蛛彩绘版)》先后被翻 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经 出版过多
法布尔编著的《昆虫记(4黄蜂与舍腰蜂彩绘版)》共十卷,书中详细真实地记录了100多种昆虫的劳动、习性、繁殖、死亡等,堪称一部“昆虫的史诗”。这部著作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在法国自然科学史上与文学史上都有突出的地位。法布尔把毕生所从事昆虫研究的成果和经历用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以人性观照虫性,渗透着对生命的关爱和敬畏之情,体现了法布尔细致入微、孜孜不倦的科学探索精神。 在法布尔笔下,每一种昆虫都极具灵性,会说话,会唱歌。苍蝇、蜣螂、蚂蚁、蟋蟀等看似不起眼甚至令人厌烦的昆虫,经法布尔观察和表述后,都显示出生性美好的一面。因而《昆虫记》也被视为动物心理学的奠基之作。 《昆虫记(4黄蜂与舍腰蜂彩绘版)》先后被翻译成50多种文字,在中国,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曾经出版过多种《昆虫记
这是一本令人惊艳的昆虫导览宝典,以生动活泼的文字及精致的图像,介绍了昆虫的身体构造、发育、生活习性、生态行为等系列特征,循序观赏虫体的表里乾坤及种间的奥妙关系,引领读者进入美妙而多彩的昆虫世界,沐浴在知性和感性的洗礼之中。本书由台湾昆虫界才子与大师联手完成,作者希望藉由此书让更多人理解昆虫、喜爱昆虫,经由赏虫增长智慧,创造更多的生命财富。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一户农家。少年时家境贫寒,却乐于求知。15岁以优异的成绩入读阿维尼翁师范学校。求学期间,法布尔对动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62年,法布尔结识了时任巴黎出版社社长的得拉克拉普,在他的鼓励和引导下,立志著述一部浅显易懂的科普读物。 1879年,法布尔迁居至塞利尼昂的荒石园。至此,法布尔一边投身于各种科学观察和实验中,一边集中精力整理之前研究昆虫所得的材料,终于完成了《昆虫记(5蝎子与被管虫彩绘版)》的创作。 《昆虫记(5蝎子与被管虫彩绘版)》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被世人称赞为讴歌昆虫生命的传世佳作。法布尔也因此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科学界的诗人”。
本书是一本科普读物,介绍身边的自然博物;200多幅摄影和精美绘图,形象生动地直观呈现平时就在我们身边但不常留意的物种,共分三大类:花、鸟、虫。其中花介绍了从公园到原野到深山等花类植物28种。如野迎春、玉兰、桂花、芙蓉花、银杏、蜡梅、酢浆草、鱼腥草、杜鹃花、珙桐、兰草等。鸟介绍了水禽、林禽、猛禽等23种,如青头潜鸭、夜鹭、黑水鸡、大红鹳、小 、绿头鸭、燕子、红嘴相思鸟、杜鹃等。虫介绍了20种,包括灭 物种与珍稀特种,如凤蝶、天蛾、黑带食蚜蝇、胡蜂、蚕、萤火虫、天牛、蝉等。
蜂虻科隶属于双翅目短角亚目中的食虫虻总科。蜂虻的成虫具有访花习性,为有益的传粉昆虫;幼虫为寄生性,为农林害虫的天敌,对害虫起着一定的控制作用,特别是有些种类在防控蝗虫上有利用前景,为有益的天敌昆虫资源。 《中国蜂虻科志(精)》由杨定、姚刚和崔维娜著,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包括研究简史、形态特征、生物学及经济意义、系统发育、地理分布等内容。各论部分系统记述了我国蜂虻科5个亚科28个属233个种(其中包括32个新种),编制亚科、属、种检索表,提供插图235幅和图版25面。书末附参考文献、英文摘要及索引。 《中国蜂虻科志(精)》可供从事昆虫学教学和研究、植物保护以及生物防治的工作者参考。
本书为《昆虫家谱:世界昆虫410科野外鉴别指南》修订版。全书提供了410科昆虫的简便鉴别方法,这些方法源于作者在昆虫分类与野外识别领域的长期实践与探索,实用性极强。为便于读者理解,本书文字简明、通俗,生态照片特征分明,采用了世界 昆虫分类体系(涉及广义昆虫4纲35目)。在选择物种方面,兼顾了常见昆虫类群与珍稀物种的平衡,收纳了原尾虫、缺翅虫、螳?、蛩蠊、捻翅虫等罕见物种的照片。全书照片多达1500余幅,读者可以直观地进行野外昆虫对照识别。 本书是广大生物专业、植保专业人士不可多得的野外实习工具书,也非常适合昆虫爱好者和生态摄影爱好者作为参考用书。
该书由我国从事医学昆虫区系和分类研究的专家们结合自己的特长和工作,并参考了国内外有关文献、专著编写而成。全书共十三章,包括蚊、白蛉、蠓、蝇、蚤、人虱、臭虫、蜚蠊、蜱、恙螨及革螨13大类的形态特征和属以上各分类单元的鉴别特征,以及分科、属及重要种类的检索表。所含重要种类共计944种(亚种),并有80幅插图和369个图版。这是一部用于我国重要医学昆虫分类鉴定比较全面和系统的专著,可作为医学昆虫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卫生防疫工作的参考。
《历山昆虫与蛛形动物》是依据2012-2013年山西历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昆虫与蛛形动物调查所采集标本的鉴定结果撰写而成,共记录昆虫与蛛形动物206科904属1521种,其中包括中国新记录属3属,中国新记录种36种,山西省新记录种421种,并描述7个新种。 《历山昆虫与蛛形动物》此次持续两年对山西历山保护区昆虫与蛛形动物的调查,邀请了国内许多昆虫学家和蛛形动物学家参与,是山西省历史上一次规模较大、涉及类群较多的无脊椎动物考察。此次考察发现新种25种,其中16种已经发表。调查成果对摸清山西省昆虫与蛛形动物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历山昆虫与蛛形动物》可供植物保护和森林保护专业工作者、从事保护区管理工作的人员以及高等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昆虫虫体本身及其产物或行为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本书除绪论外共分十二章,系统简述了我国资源昆虫及其利用史,较全面总结了资源昆虫的利用类型,如绢丝昆虫、工业原料昆虫、授粉昆虫、药用昆虫、营养源昆虫、文化娱乐昆虫、天敌昆虫、仿生昆虫、昆虫生物反应器、遗传学研究上的模式昆虫、环境指示昆虫和法医昆虫等,介绍了它们中的重要种类及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饲养繁殖、利用方式和原理、产品的加工利用和研究进展等。本书从当前我国资源昆虫及其研究和利用的现状出发,力求在内容上能更好地洞悉该领域的*成果,附有的91幅彩色图片可进一步增强读者的兴趣和探究力。本书供作农林大专院校植保专业、昆虫专业或与昆虫相关的生物学等专业的选修课教材或参考书,也可供从事与资源昆虫研究相关的科技和管理人员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院部)及家属园面积300余亩,是作者工作和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家园。作者对其内昆虫进行拍摄、调查和鉴定,共记录昆虫700种(隶属于16个目194科,37种只能鉴定到属),包括92个北京新记录种(其中10个为中国新记录种)。每物种提供生态照片、形态特征、国内外分布及园内发生情况及食性等资料。另外,还记录了蜘蛛等其他虫虫22种。本书在为北京昆虫多样性积累资料的同时,也为城市居民认识家中及庭园虫虫提供参考。
法布尔出生于法国普罗旺斯的一户农家。少年时家境贫寒,却乐于求知。15岁以优异的成绩入读阿维尼翁师范学校。求学期间,法布尔对动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862年,法布尔结识了时任巴黎出版社社长的得拉克拉普,在他的鼓励和引导下,立志著述一部浅显易懂的科普读物。 1879年,法布尔迁居至塞利尼昂的荒石园。至此,法布尔一边投身于各种科学观察和实验中,一边集中精力整理之前研究昆虫所得的材料,终于完成了《昆虫记(1萤火虫与螳螂彩绘版)》的创作。 《昆虫记(1萤火虫与螳螂彩绘版)》以其巨大的影响力被世人称赞为讴歌昆虫生命的传世佳作。法布尔也因此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科学界的诗人 ”。
昆虫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是昆虫学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堂讲授的基本理论,学习和掌握从事昆虫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技能。本书对昆虫生化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实验技术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在编写本书的过程中编著者结合教学、科研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借鉴了昆虫学研究中国内外农林院校一些实验的优点,参考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专业实验新技术和新方法,旨在满足当前昆虫专业教学的需要,同时为各校昆虫生化与分子学同行,提供一些常规的研究方法和参考资料。 本书包括昆虫生物化学实验基本技能和基础分子生物学的实验基本技能两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昆虫蛋白质含量测定、糖类和氨基酸物质检测与分析、脂类物质检测与分析、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酶学实验技术、核酸的分离与纯化、基因克隆
《不可思议的毛毛虫》一本关于毛毛虫的科普书籍,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毛毛虫的世界。在《不可思议的毛毛虫》中,作者列举了100 多种毛毛虫,抛弃了说明性的生硬叙述方式,像讲故事一样将它们的外观形态、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娓娓道来,为读者展现了一个美丽而奇妙的世界。在作者的笔下,毛毛虫不再是可怕的、恶心的,而是可爱且充满妙趣和魅力的。不仅如此,对它们的研究于科学、于人类也具有极大的价值和意义。《不可思议的毛毛虫》是面向成年人的简易科普书籍,但也适合青少年读者阅读,有助于培养他们对自然的兴趣。同时,由于《不可思议的毛毛虫》介绍了关于毛毛虫饲养的相关内容,有这类兴趣的读者也不妨捧起来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