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手册结合工业缝纫机的结构特点和维修需要,从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入手,由表及里,围绕平缝机、包缝机、钉扣机、锁眼机、套结机等当前主流机种,分别从工作原理、产品结构、装配调试、使用维护及故障诊断等重要环节,详细讲解了工业缝纫机维修的内容及方法,内容翔实,针对性和可读性强。 本手册知识涵盖面广、通俗易懂、便于操作,可供服装、针织行业的工人、设备管理技术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作为技工培训、服装技术学校的参考书,还可供缝纫机制造行业的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涂布与复合技术,广泛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从简单的墙壁粉刷,到精细的电子产品,乃至食品包装材料和纸张加工,都离不开涂布复合技术。 ○ 本书内容丰富实用,专业性强,国内罕有的涂布复合技术专著; ○ 联合多家优秀企业一线工程师,科研机构权威专家,管理和教学一线教师编著; ○ 版多次重印,得到国内企业及行业个人读者的广泛认可; ○ 版曾在亚马逊同类科技书目中进入热销前十名; ○ 第二版增加了新技术、新知识,更能满足企业和研修人员的需求。 《涂布复合技术》第二版共十九章,内容包括涂布技术概述、涂布液制备及其物化特性、涂布加工设备、涂布技术在重要工业领域的应用、涂塑复合技术、涂布过程的质量控制等。第二版图书在版基础上修改、补充完善了一系列内容。章涂布工艺概述
我国民间土织布是经几千年的传承保护下来的珍贵手工艺品,不同地区的民间土织布具有不同的特色。民间土织布分布广泛,但正随着工业化进程在慢慢消亡。土织布是一项传统的纯手工技艺,织造工艺复杂且精湛,已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土织布的图案、色彩、工艺和地域特色正是发掘、抢救和保护民间技艺,并让其与现代技术结合而发扬光大的一种重要方式。 本书将重点探索中国传统土织布的分布、技艺与复原,探究土布业的发展历程和历史背景,研究不同地域土织布的手工技艺,探索土织布所具有的的民间艺术特色、文化内涵。研究传统土织布艺术,探索中国土织布手工技艺,可以实现文化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文献分析、实物考证、实地踏查等方法进行分析总结,希望以此丰富我国民间土织布技艺的研究,推动我国民间土织布的活
本书系研究中国传统染织色彩的专著,以中药经典文献《本草纲目》里记载的三十余种中国传统植物/矿物/动物性天然染料为研究对象,从外形特征、染色工艺、古法色彩等方面详细探究这些亦医亦染的本草染料的独特魅力。本书首先叙述了具有传统染色功能的本草染材和天然纤维等染物,探讨了传统染色手法和流程,然后根据色彩分类详述这些天然染料的文献记载和染色技艺,包含黑色系、黄色系、红色系、青色系、间色系和褐色系等。本书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对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染织文化、展示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传统文化、普及科学知识等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本指南为专色色样与专色油墨调制配方,可供印出、出版、包装、装潢、广告行业的调墨师、平面设计师参考使用。 二、本指南中含基本色26个,配方色735个,共计761个色样。 三、本指南采用牡丹油墨印制,由于使用的油墨会略有差异,因此,本指南在与其他配色指南兼容的同时,可能需要稍量调整。 四、凡例 五、本指南妥善保管,由于颜料的褪色曝光及纸张变色等因素,指南的色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建议两年更换新指南,以确保颜色交流的准确性。
一、本指南为专色色样与专色油墨调配配方,可供印刷、出版、包装、装潢、广告行业的调墨师、平面设计师参考使用。 二、本指南中含基本色26个,配方色735个,共计761个色样。 三、本指南采用牡丹油墨印制,由于使用的油墨会略有差异,因此,本指南在与其他配色指南兼容的同时,可能需做微量调整。 四、凡例 每个专色配方色介绍两种配制方法,一种方法是按“份”配比,如本指南中PSZN090号色样所示,是用2份中黄,1份洋红,2份黑和30份冲淡剂调配而成。另一种方法是用重量的百分比表示,同样以PSZN090号色样为例,中黄、洋红、黑与冲淡剂的重量百分比为5.7:2.9:5.7:85.7。 五、本指南应妥善保管,由于颜料的褪色,曝光及纸张变色等因素,指南的色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建议每两年更换新指南,以确保颜色交流
今年是“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举办的第12年。大赛承袭“上善若水”之宗旨,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爱心互助的可持续发展”为主线,以“纺织品的天然植物染”作为国际纺织艺术展览与国际理论研讨会的主题词。来自国内22所高校和国外21所高校的师生,以及国内外19所纺织研究机构共同参与了此次艺术盛会与学术交流论坛。众多参赛作品通过深邃的立意与创造性的表达,传递着设计者的主观创造指向与客观环境特性。《纺织艺术设计国际植物染作品集(2012年)》收录了其中的优秀作品。本书由田青主编。
本书主要展示了周朝、汉朝、唐朝、宋朝、明朝5个朝代、100套典型服装的制版图及现代改良汉服制版图。如周朝的玄端,汉朝的直裾、曲裾,唐朝的襦裙、半臂、圆领袍;宋代的朱子深衣、披风;明代的直裰、裙袍等。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我国纺织行业概况、染色基本理论、筒子纱染色、低浴比染色、筒子纱低浴比染色技术等内容。 本书适合从事纺织染整相关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阅读。
“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暨国际理论研讨会”的宗旨是“经纬之韵——自然、环保、人文”,共收到设计作品130余件、学术论文70余篇,这些作品与论文充分展现了近年来染织艺术设计面向市场需求的探索与成果,以及设计思维多元化的趋势。国内外有50多个高等艺术院校、团体参与了这次活动。来自印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孟加拉国、乌兹别克斯坦、芬兰、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纹织艺术家、纺织艺术设计者、学者、专家和民间艺人,将和国内的设计师们共同展示古老的传统染织技艺和绚丽多姿的手工艺作品,共同交流探讨传统与创新的染织技艺的技术美和时代美。另外,本届大赛作品出自在校学生的设计作品比例明显高于往年,这从一个侧面展现了近年来染织艺术设计教育所取得的长足进步。田青主编的《纺织艺术设计纹织作品集》汇集了2013年第十三届
本书是一本时尚文化研究类学术专著,它讲述了面料中隐含的 和恋物情节。作者通过绘画作品、服装作品、服饰海报、电影作品等多种材料,解读不同时期、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如何通过服装面料展现 的,通过面料的魅力达到某种目的。该书也是一本小众类历史文化读物,它不但为国内的时装文化研究者提供了大量素材,同时也能满足对服饰文化感兴趣的普通读者的阅读需求。书中所举例的画作、电影、服装品牌广告插画等都是大众读者所熟知的,从而让普通读者也能很好地理解作者所讲述的服饰文化背景。
由于服装面料的不断发展、创新以及员工队伍技术水平提高滞后的原因,不断会出现一些形形色色意想不到的洗涤慰烫事故。 本书搜集整理了在洗染业所发生的洗涤慰烫事故案例200余则,包括洗涤慰烫标注不正确类案例,面料、里料和附件设计匹配不合理类案例,新型纤维、面料、辅料类案例,传统面料新型印染工艺类案例,水洗技术类案例,干洗技术类案例,慰烫技术类案例,去渍技术类案例,皮衣护理技术类案例等,希望这些不同类型的洗涤慰烫事故案例能对洗染企业员工的技术提高有所帮助,也希望能对服装企业;隹确标注洗涤熨烫建议、服装设计师合理搭配服装材料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书适合洗染行业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阅读使用,也可供服装设计师、服装生产行业相关人员参考。
本书内容包括第七届亚洲纤维艺术作品展及历届全国纺织品设计大赛优秀作品,风格从远古到现代,从平面到立体,从手工到数码,从空间到环境,从对技艺的探讨到对材料的研究,从单纯的艺术表带到多维的艺术体现,具体形式有室内纺织品设计(床上用品、窗帘、沙发、地毯、壁布等);服饰纺织品设计(头巾、领带、服装面料等);旅游纪念品设计(纺织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