筛选条件:

  • 仅五星
  • 30-50元
清空筛选条件
顾客评分:
仅五星 以上 以上 以上 以上
销售价格:
1-10元10-30元30-50元50-100元100~元以上
折扣力度:
0折-3折3折-5折5折-6折6折-6.9折
筛选:
    • 城市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与实践 周凤华 主编
    •   ( 7 条评论 )
    • 周凤华 主编 /2015-12-01/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城市生态水利工程是近年来传统水利工程在结合城市建设、生态理念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本书从城市生态水利工程概况、生态水系规划、生态需水量估算、工程总体安全设计、生态护岸设计、城市河湖防渗设计、蓄水建筑物设计、水环境保障措施、河湖健康评价等方面,结合工程实践,对城市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做了系统全面的总结和阐述。 本书为水利设计人员及管理人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可作为水利工程规划设计人员、管理人员的技术参考用书。

    • ¥40 ¥65 折扣:6.2折
    • 中亚水资源问题研究
    •   ( 66 条评论 )
    • 廖成梅 /2017-01-01/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本书介绍了中亚地区的水资源概况,主要内容包括水资源构成情况、主要特点、水资源利用状况,论述了中亚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合作机制,探讨了中亚河流开发利用对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作用,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技术、理念建议。

    • ¥30 ¥45 折扣:6.7折
    • 长江演变与水资源利用 (平装)
    •   ( 19 条评论 )
    • 陈进 著 /2012-12-01/ 长江出版社
    • 陈进编写的这本《长江演变与水资源利用》旨在研究长江自然演变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综合地质、自然地理、生物、环境和水利工程等学科的知识,探讨长江水系历史演变、水资源开发利用和江湖综合治理对流域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提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保护的战略思路。《长江演变与水资源利用》主要内容包括地学史上的长江水系及水环境形成和演变过程;长江水系及水资源特点;长江流域生态系统特点及特有珍稀水生生物现状;长江水资源开发利用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水资源开发利用对于长江生态系统的影响;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关系等。《长江演变与水资源利用》可以作为长江水系演变、水环境演变、水资源开发利用评价、长江生态与环境保护和综合管理的研究者、管理者的参考书,也可以作为大学生、研究生、科研工作者的教学和科

    • ¥40.8 ¥60 折扣:6.8折
    • 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核算标准与分配模型研究——以汉江水源地生态补偿为例
    •   ( 113 条评论 )
    • 胡仪元 等著 /2016-06-01/ 人民出版社
    • 胡仪元*的《流域生态补偿模式核算标准与分配 模型研究--以汉江水源地生态补偿为例》围绕研究目 标详细阐明了以下问题:**,生态补偿研究现状的 总结。一是对生态补偿范畴进行了考察,梳理了理论 界对生态补偿内涵、类型与机制的研究成果。二是对 国内外生态补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状况进行了系统考 察和理论总结。第二,流域生态补偿模式研究。在流 域生态补偿模式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 、欧盟、加拿大等16种国外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模式, 考察了水源地的跨区生态补偿、绍兴 慈溪水权交易 等五种国内流域生态补偿实践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 了四种生态补偿实践模式。第三,生态补偿理论依据 探析,从自然资源、经济学、社会学三个视角对生态 补偿的理论依据进行分析,提出了生态补偿的生物共 生性原理、劳动价值论等五大理论依据

    • ¥30.6 ¥68 折扣:4.5折
    •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
    •   ( 7 条评论 )
    • 刘猛 等著 /2016-06-0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 淮河流域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剧烈,属于严重缺水地区。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供需水矛盾加剧,干旱灾害频次增加、范围扩大、损失加重,给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因此,为了解决淮河干流枯水期日益复杂的水资源利用和供水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开展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利用及调度研究。 《淮河中游枯水期水资源调度技术与实践》以淮河流域为研究背景,以淮河中游区为重点研究区域和研究对象,开展枯水期水资源演变规律、枯水期来水量预测和枯水期水资源配置及调度技术研究,并提出枯水期应急调度实施方案。研究成果已在流域水资源管理、水资源规划、水量分配与调度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为保障流域社会经济、城市供水安全、粮食生产安全等提供了重

    • ¥37.4 ¥68 折扣:5.5折
    • 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   ( 14 条评论 )
    • 杨子生 主编 /2012-12-01/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水治理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当今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重大问题。为了推进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服务于国家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云南财经大学与台湾政治大学于2012年7月在春城盘龙江畔的云南财经大学联合举办了“2012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海峡两岸学术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上,两岸专家学者共同为中国水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建言献策。通过26场报告会及互动方式,分享了水电开发与移民安置探索、湖泊水环境治理、中国水旱灾害治理、水资源评价与利用、城市水务与水政治、水哲学伦理及可持续发展6个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杨子生主编的《中国水治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就是这次研讨会的论文集。 显示部分信息

    • ¥49 ¥98 折扣:5折
    • 中国创造系列-世纪水利:南水北调(英)
    •   ( 9 条评论 )
    • 赵洪亮 著,郑慧贞 译 /2014-04-01/ 五洲传播出版社
    • 图书从南水北调工程的建设缘起、规划设计、工程建设、移民搬迁、文物保护、治污、创造性的建设成就等多个方面,体现了南水北调这一历史性工程的全貌,同时小中见大,引用大量建设者的故事,翔实的数据等突出这一工程的建设细节和创新之处。 This book shows the whole picture of this historical proje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origin of the project, the planning and design, project construction, the relocation of displaced people, protecting cultural relics, pollution control and creative achievements. At the same time, it tells the stories of many project builders and refers to detailed data to underline the construction details and innovation highlights.

    • ¥49 ¥98 折扣:5折
    • 综合物探找水技术 刘春华 等 编著
    •   ( 4 条评论 )
    • 刘春华 等 编著 /2016-05-01/ 黄河水利出版社
    • 本书以直流电阻率法找谁技术为重点,简要件数了相关地质、水文地质基本知识,全面、系统地论述了各种物探找水方法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野外工作方法和资料解释方法,提出了物探找水的工作方法及合理工作程序,给出了应用实例,对物探找水技术的发展历程、优缺点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评述,具有较强的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全书体现了物探技术的近期新进展,是从事找水技术人员的专业书籍,也可作为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的参考用书。

    • ¥30.1 ¥50 折扣:6折
    • 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 12 条评论 )
    • 陈元 主编 /2008-06-01/ 研究出版
    • 本书为“中国经济热点研究丛书”之一。本书通过对未来20年我国水资源供需分析,阐述了我国水资源短缺、水环境和水生态恶化等水资源问题的严重性,提出通过地下水与地表水资源综合利用、跨流域调水、非常规水源利用等方式防治水资源短缺,同时开展流域水资源调控与生态保护等问题,根据华北、东北、西北地区不同水资源特点制定相应水资源战略,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

    • ¥33.1 ¥48 折扣:6.9折
    • 寻忆与追梦——水电规划设计实践与研究
    •   ( 8 条评论 )
    • 王信茂 /2015-04-01/ 中国电力出版社
    • 《寻忆与追梦 水电规划设计实践与研究》由战略与政策篇、规划篇、设计篇、水电与电网篇组成。战略与政策篇从我国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出发,论述“优先开发水电”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规划篇主要叙述作者对我国部分大江大河水电专业规划的意见和建议;设计篇记录了作者在从事水电规划设计及其管理工作和参加有关研讨、咨询、评估、审查等活动的片段;水电与电网篇从作者研究电力发展规划、电网规划的角度,论述水电开发与电网发展的密切关系。

    • ¥46.2 ¥68 折扣:6.8折
    • 多源水利信息快速获取与处理
    •   ( 7 条评论 )
    • 李茂堂 等编著 /2013-09-01/ 海洋出版社
    • 信息快速获取与处理技术是指采用各种技术手段获得目标或物体信息,并对信息进行快速存储、统计、管理和传输的技术。信息获取的技术手段主要是各种航天航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面自动采集系统等构成的天地一体化的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处理技术主要是对各种遥感图像的处理与信息提取、GIS分析与处理、各种形式(声音、文字、图像等)信息的传输(网络、通信卫星、电话、微波等)。信息获取与处理技术的终目标是为各种不同层次的用户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用于指导决策。 信息的快速获取与处理技术是当前国际上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门学科,它是在自然科学范畴内研究被测对象的信号转换、数据融合和信息提取机理与规律的一门涉及遥感、航天、水利、地震、电子、材料、控制、仪器与机械、人工智能等多学科的新兴交叉学科,加强该领域的研究

    • ¥30 ¥60 折扣:5折
广告
闁哄倹澹嗛悰銉╁矗閿濆棗鈪电€殿喒鍋撻柡鍐█濞堟壆鍠婂鍫殯闁哄嫬閰i妴澶愭閿燂拷,闁圭ǹ顢唗rl闁告梻濮电亸婵喢归鍫熸殯闁瑰灚鎸哥槐鎴犫偓浣冨亹濞茬ǹ螣閳ュ磭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