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陈援庵先生在北京大学讲课时(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是陈垣先生的经典目录学著作。2014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根据来新夏先生听课笔记整理的排印本。本次影印整理的抄本系于2015年清理柴德赓先生的遗著时被发现。笔记为余嘉锡先生之子、 史学家余逊所记录,后经过抄录,抄本中有余逊先生和柴德赓先生的批注以及修订手迹,抄本封面为启功先生题签。此本一直由柴德赓先生精心保存,但并不为人所知。这是一本经过两代文史大家之手的珍贵遗稿。原稿现存苏州大学博物馆。本书抄本的释文由刘家和先生弟子邱居里教授完成,并对其内容详注和考订。这一珍贵文献的影印整理出版,将为史学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新材料。
本书为陈援庵先生在北京大学讲课时(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是陈垣先生的经典目录学著作。2014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根据来新夏先生听课笔记整理的排印本。本次影印整理的抄本系于2015年清理柴德赓先生的遗著时被发现。笔记为余嘉锡先生之子、 史学家余逊所记录,后经过抄录,抄本中有余逊先生和柴德赓先生的批注以及修订手迹,抄本封面为启功先生题签。此本一直由柴德赓先生精心保存,但并不为人所知。这是一本经过两代文史大家之手的珍贵遗稿。原稿现存苏州大学博物馆。本书抄本的释文由刘家和先生弟子邱居里教授完成,并对其内容详注和考订。这一珍贵文献的影印整理出版,将为史学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新材料。
本书为陈援庵先生在北京大学讲课时(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是陈垣先生的经典目录学著作。2014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根据来新夏先生听课笔记整理的排印本。本次影印整理的抄本系于2015年清理柴德赓先生的遗著时被发现。笔记为余嘉锡先生之子、 史学家余逊所记录,后经过抄录,抄本中有余逊先生和柴德赓先生的批注以及修订手迹,抄本封面为启功先生题签。此本一直由柴德赓先生精心保存,但并不为人所知。这是一本经过两代文史大家之手的珍贵遗稿。原稿现存苏州大学博物馆。本书抄本的释文由刘家和先生弟子邱居里教授完成,并对其内容详注和考订。这一珍贵文献的影印整理出版,将为史学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新材料。
本书为陈援庵先生在北京大学讲课时(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是陈垣先生的经典目录学著作。2014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根据来新夏先生听课笔记整理的排印本。本次影印整理的抄本系于2015年清理柴德赓先生的遗著时被发现。笔记为余嘉锡先生之子、 史学家余逊所记录,后经过抄录,抄本中有余逊先生和柴德赓先生的批注以及修订手迹,抄本封面为启功先生题签。此本一直由柴德赓先生精心保存,但并不为人所知。这是一本经过两代文史大家之手的珍贵遗稿。原稿现存苏州大学博物馆。本书抄本的释文由刘家和先生弟子邱居里教授完成,并对其内容详注和考订。这一珍贵文献的影印整理出版,将为史学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新材料。
本书为陈援庵先生在北京大学讲课时(20世纪20至30年代)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是陈垣先生的经典目录学著作。2014年商务印书馆曾出版根据来新夏先生听课笔记整理的排印本。本次影印整理的抄本系于2015年清理柴德赓先生的遗著时被发现。笔记为余嘉锡先生之子、 史学家余逊所记录,后经过抄录,抄本中有余逊先生和柴德赓先生的批注以及修订手迹,抄本封面为启功先生题签。此本一直由柴德赓先生精心保存,但并不为人所知。这是一本经过两代文史大家之手的珍贵遗稿。原稿现存苏州大学博物馆。本书抄本的释文由刘家和先生弟子邱居里教授完成,并对其内容详注和考订。这一珍贵文献的影印整理出版,将为史学研究提供极为重要的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