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教是秘密的宗教么? 为什么密教诞生于印度? 密教如何翻越喜马拉雅山传入中国? 为什么有汉传密教与藏传密教之分?敦煌石窟如何记录密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 《解读敦煌 神秘的密教(平装版)》通过对敦煌石窟现存的密教造像和壁画的研究分析,阐述了敦煌密教的分类(即分为汉传密教和藏传密教),敦煌密教的来源,汉传密教在中国的传播,藏传密教的异军突起和汉传密教的衰落。
《伦敦艺术指南》由山姆 菲利普斯著,殷俊洁译,这既是一部实用的艺术旅游指南,也是一部结构清晰的艺术史读物。它为旅游者参观伦敦藏品丰富的博物馆和画廊提供了全面的指导,以着重介绍精华藏品的方式,书写出一部故事性的艺术史。这本指南的独特方法,让你在伦敦众多的博物馆中找到自己喜爱的艺术家或艺术风格。如果你喜欢拉斐尔前派的作品,本书将向你展现在伦敦哪些地方可以找到它们,既有展示在世界知名艺术机构中该流派的代表作,也有藏于有别常规的画廊中的精品小画。你可以在斯隆街上的圣三一教堂尽情欣赏伯恩-琼斯的彩色玻璃画之美,然后动身去泰特美术馆观赏密莱司的《奥菲莉娅》;你可以登上开往沃尔瑟姆斯托的地铁,去曾是莫里斯故居的威廉 莫里斯画廊,那儿如今展示着拉斐尔前派的精品油画。 《伦敦艺术指南》本
《轻松读懂中国艺术史》作为一本知识普及性的书籍,将帮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中国艺术史。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从原始艺术、先秦艺术、秦代艺术、汉代艺术、魏晋南北朝艺术、隋唐艺术、五代两宋艺术、元代艺术、明代艺术、清代艺术、民国艺术、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艺术等十二个方面入手,分别对陶瓷、绘画、绘画理论、书法、雕塑、建筑、广告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介绍。通过言简意赅、通俗易懂的文字与大量精美的图片,将中国艺术史娓娓道来,让读者对中国艺术史有一个时间和空间上的了解。 熟悉艺术史不但能够提升设计师的文化修养,还能在设计时提供灵感,使其做出更加符合时代潮流的设计。本书内容适合艺术类院校的师生以及对中国艺术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纽约艺术指南》既是一部实用的艺术旅游指南,也是一部结构清晰的艺术史读物。它为旅游者观赏纽约艺术品提供了全面指导,通过深入浅出地介绍纽约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的收藏品,勾勒出一部人类艺术史的大致轮廓。它将引导你全面领略纽约的艺术精品,从世界闻名的机构展出的各流派巨作,到鲜为人知、超凡脱俗、深藏于美术馆中的佳作等等,不一而足。在多角度、多层次介绍各馆艺术品的同时,作者还精心编制了各馆藏品的分类索引,使读者可以根据各自的喜好迅速找到自己喜爱的艺术家或艺术风格。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观赏尼古拉斯o普桑和雅克-路易o大卫的作品后,紧接着去弗利克美术馆看洛可可画家布歇和弗拉戈纳尔的画作,或者去美国*致力于19至20世纪学术传统的达西什博物馆。 作者还对多位重要艺术家作了批判性分析,对他们艺术生涯
《敦煌石窟美术简史》一书,由敦煌研究院研究员赵声良撰写。全书约15万余字,插图200余幅,共分六章,按照时代顺序介绍并论述了敦煌石窟美术发展的概况。敦煌艺术享誉世界,敦煌学备受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而敦煌美术研究是敦煌学的重要分枝领域。本书对敦煌石窟美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集合了近期新的材料与研究成果,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在强调学术性的同时兼具可读性,精选了大量紧密配合各章节内容的插图,注重了图文互证,在语言和叙述方式上更偏重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
白谦慎教授利用珍贵的历史文献,细致描述了傅山和清朝官员、艺术赞助人之间的密切交往,展现傅山在清初的生活和思想状况,进而引出并探讨应酬作品与“心画”、修辞等问题之间的关系,并在 广阔的视野中研究文人艺术家如何建立、积累和运用自己的“文化资本”。 《傅山的交往和应酬(艺术社会史的一项个案研究增订版)(精)》作者很早就从“应酬”角度讨论艺术的创作、周转、使用,通过研究傅山这一个案,提出的几个关键问题,至今值得艺术史学者和艺术家持续关注、深入思考。 面对应酬作品,我们还能不能把它们看成是书法家的“心画”,理解他们的创作动机?当一件书法作品中都是言不由衷的“修辞”或陈陈相因的“套话”时,怎样才能理解作者真实的“创作意图”? 当书法创作和实用书写常常难以剖离时,名人字迹能否都算是“
邵大箴编著的《外国美术简史(彩插增订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 规划教材)》是一本观点 新、主线清晰、可读性较强的外国美术史教材。具体说来,本书有如下几个特点: ,全书脉络清晰,信息点全面,章节设置合理。全书共分为八章,从 章至第六章,全书详细讲解了从原始时代到20世纪的西方美术;第七章为亚洲美术,第八章为非洲、拉丁美洲古代美术。第二,本书配图丰富,正文前面 有大量精美彩图,能满足读者的学习和欣赏需求;第三,本书由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史教研室编著,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邵大箴担任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易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李建群担任副主编, 。
《东京老铺》是《你的名字。》背景画师乌尔巴诺维斯的插画作品集。他游历东京近两千家老铺,从中选出有美学个性的五十家,用近百幅门面全景?细节分镜?店内透视图,手绘出如新海诚动画般唯美浪漫的昭和风情。2016年,乌尔巴诺维斯作为动漫工作室Comix Wave Film的专职画家,开启个人项目——东京店铺插画系列。他走遍东京五大名区,寻找心爱的店铺并拍下照片,再用画笔将它们描绘出来。这些在日本动漫里才能见到的风景,激起乌尔巴诺维斯的强烈共鸣,为其创作引发了源源不断的灵感:《你的名字。》中出现的千代田区日枝神社,不远处便是鹤谷洋服店和海老原商店,自1928年开店以来,至今承接定制男装并贩售复古杂货,是神保町古着迷的淘货圣地;新宿御苑是《秒速五厘米》和《言叶之庭》的主取景地,此地有1948年开张的中餐厅宝美楼,金灿灿的屋顶
20世纪50年代,以北京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开启了一个天翻地覆的城市建设新时代,就在这场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矩阵中,一些历史性的失误悄然诞生。在这样的背景下,本选题为了改变 为功能而功能 的单向思维模式,转向人类艺术主导下多学科交叉的 联系思维 ,提出了艺术是城市建设的根本属性这一富有洞见的论题。作者认为,城市的灵魂是人类,长期以来人类与城市之间持续交互作用,产生了基于文化、经济等因子的延续的关联状态,城市设计艺术即是这一关联状态的表象与载体,它深刻而形象地反映着人类与城市和谐演进的历程。故此,艺术才是城市设计中的核心属性,艺术应该在城市的策划和每一件具体设计行为中作为精神原则,以此赋予一座城市超越物化层面的本质特征。
魏晋以后,玄学的发展、佛教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哲学和文艺的发展。北齐承前启后,在艺术上有重要贡献。隋统一全国,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繁荣。唐代继隋之后,各方面的文化成就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与边地各族文化融合,形成了光辉灿烂的唐文化。这一时期美术获得了全面发展,善于吸取优良技艺的中国艺术家丰富传统、不断创造,把文化和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时代高峰。本书详尽地介绍这一时期的美术在各方面的发展和成就,提供了广泛的知识,方便了读者的了解和进一步研究。
作为世界现当代艺术的中心,纽约可以说是所有艺术爱好者的天堂:精致、典雅宛如贵妇的殿堂级博物馆、美术馆,以及大大小小的画廊和艺术场让全世界的艺术爱好者们都疯狂不已。然而对于初来乍到的游客们来说,在偌大的纽约城里,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享受一场艺术盛宴,确实是个问题。 《纽约艺术朝圣指南》一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这本书基本囊括了纽约所有知名的博物馆、画廊及其他相关艺术场所,按照所在地区和所代表的艺术特点分章,以博物馆、画廊的建立与发展、馆藏特点及重点馆藏作品为基本写作结构,同时融入艺术史常识、历史文化背景、纽约城市规划以及艺术圈和 纽约客 关注的热点话题,让全书的内容更加丰满。希望使读者对纽约这个城市及其艺术地位拥有比观光客*深刻的见解。对于对纽约充满向往的艺术爱好者们来说,这
《旁顾左右 中国艺术版图考察笔记(1996 2016)》是美术史学者蒋岳红在1996到2016这20年间游走、参与中国当代艺术进程的观察、体验、研究与感悟文字,分为观察、研究、听说、临场、访谈五个部分。其中, 观察 内容涉及民间艺术、圆明园画家村、中国摄影、电影、新媒体、艺术市场及艺术收藏等方面,作者立足个人视角,记录、阐述了中国当代艺术进程中的一些人物和现象。 研究 收录的是严肃的学术论文,主要是对古今绘画作品的图像学、社会学研究,体现了作者作为美术史学者的研究方向和专业水准。 听说 部分围绕艺术家个案讲述,展示了作者作为美术评论者的理论成果及思想倾向。 临场 融会了作者以策展人的身份参与中国当代美术的思想体悟,包括为展览撰写的前言,以及由展览引发的对美术发展方向、风格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访谈 部分,是作者与19
徐悲鸿称赞土山湾: 中西文化之沟通,该处曾有极珍贵之贡献。土山湾亦有可画之所,盖中国西洋画之摇篮也。 作为中国美术工艺史、艺术教育史上的独特现象,土山湾的珍贵价值既是工艺的、技术的,又是宗教的、艺术的,更是东西方文明在相互试探、摩擦中学习互鉴的历史缩影。 本书是西学东渐背景下土山湾美术工艺的专题研究,探讨其萌蘖、发展、辉煌、落寞、消逝的近百年历史进程(1864--1960)。尽管土山湾《道源精萃》、 百塔 、木雕人偶 世间百态 、《中国宫》等精妙之作早已享誉海外,至今却依然在国内鲜为人知。刘丽娴博士长期致力于收集、整理罕见的土山湾文献及影像,还原出一条几乎埋没于历史的中西美术工艺交流之路,也为当代中国非遗文化与设计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了历史的镜鉴。
英国300年来没有见过这么厉害的画风。 约翰 罗斯金 像拉斐尔前派那样作画。 萨尔瓦多 达利 他们是19世纪的前卫艺术家,他们的画派不超过10个人,却创造了众多令人晕眩的女神形象。他们关于理想与现实、爱情与艺术的故事是艺术*具戏剧性的一幕。 在屏息凝神、细致精密的自然描绘中,少女濒死的姿态、圣家族的形象浮现其上;莎士比亚、但丁、亚瑟王,这些中世纪趣味的故事世界像织锦般被描绘出来;雍容华贵的女性半身像、神话世界舞台上的英雄们、沉浸于忧思的轻佻美女,陷入烦恼的魔女,在本书中大放光彩。
《东方艺术:书法(2012年10月·总第264期)》专题为“关得双扉坚似铁,不容俗物浪相干”。吴之振(1640-1717),字孟举,号橙斋,别号竹洲居土,晚号黄叶老人,清浙江石门(今属桐乡市)洲泉镇人。吴氏世为望族,家业殷富。之振幼即聪颖,文才隽秀。为诸生,后纳赀为中书科中书。曾北上入京,名满帝都。后筑黄叶村庄,隐逸而终。为人慷慨好施,在乡赈灾筑路、浚河修堤、育婴恤孤、施药助葬,无不乐为,乡人称之。生平交友,若吕留良、黄宗羲、张履祥、王土稹、宋琬、叶燮等,皆一时显宦名流。晚年居乡,赋诗作文,书画艺事,如有天授。编纂有《宋诗钞》106卷、《八家诗选》8卷、《重校本瀛奎律髓》49卷、参定汪天荣辑《德音堂琴谱》10卷等,自著有《黄叶村庄诗集》8卷、《续集》1卷、《后集》1卷。
本书介绍了20世纪饱受世人争议且极富自我矛盾的艺术家萨尔瓦多 达利的生平,并挑选了包括《记忆的永恒》等在内的48幅代表性作品进行深度赏析。通过专业学者的鉴赏,我们得以有机会去细细品读、理解达利的艺术理念,探知这位艺术大师的人生细节。
《汉魏史探微》是“郑大史学文库”里的一本,内容主要涉及这一时期的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人口史和历史疾病及社会地理等方面。阐述了汉代官营盐铁业的利和弊、两汉时期“门生故吏”制的形成、魏晋南北朝“门生故吏”制的演变、《三国志》裴松之注的史料价值、中国古代“收继婚”问题的由来及其研究综述、从人口性比例 失调看蜀汉政权之败亡、从人口性比例和疾病状况看西域在汉晋时期佛教东渐中的作用等等。
《阿波罗艺术史》是一部西方艺术史名著,源于法国学者赖那克于1902至1903年在卢浮宫学院演讲时的讲稿。作者以简约的文笔、清晰的线索和客观的评述将从蛮荒时代到19世纪的艺术史娓娓道来,不只是简单地串联铺陈,更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是一本雅俗共赏的作品,**适合那些想迫切了解西方艺术史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