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字帖鉴赏(珍藏版)》是介绍中国书法艺术的科普图书。书中精心收录了200余幅具有极高艺术价值、史学价值、文化价值、鉴赏价值和收藏价值的传世名帖,代表了中国书法的巨大成就。每幅字帖都详细介绍了字帖类型、尺寸规格、收藏地点、书坛地位、艺术特点等知识,并配有精致美观的插图,尽力展示字帖的原貌。与此同时,各章还集中介绍了书法家的生平事迹。 《名家字帖鉴赏(珍藏版)》体例科学简明,分析讲解透彻,图片精美丰富,适合广大艺术爱好者阅读和收藏,也可以作为广大青少年的科普读物。
艺术是花,生命是绿叶。 乍看之下,花卉绘画与花朵的寿命一样,转瞬即逝。在尺寸上,这一门类倾向于实际大小,一束花描绘得如小型肖像般亲近,不具风景画那般的宏伟。然而,它们与艺术家们有着不解之缘:因肖像画而受封的威廉 尼科尔森,如今被视作一位出色的花卉画家;约翰 辛格 萨金特在《康乃馨,百合,百合,月季》之前未曾留意过月季,但这幅画改变了他的职业生涯,且成了他喜爱的作品。 《名画中的花》是一场花瓣盛宴,是一本标本花谱,超越了时间的界限。本书精选60余位作家的百余幅作品,汇集了不同风格的花卉艺术,穿插在其间的还有诙谐的短文,讲述画作和艺术家背后的逸闻趣事。
人类的历史是马背上的历史。 马与人之间的纽带同人与其他任何动物之间的纽带都不尽相同。马象征着责任,但同样重要地,它也代表了自由。据说骑在马背上以快的速度风驰电掣是人类所能企及的接近飞翔的体验,正如澳大利亚诗人帕姆 布朗所言: 马儿借给我们人类所没有的翅膀。 《名画中的马》精选百余幅来自世界各地的画作,展现了不同风格的俊美的马儿,探索艺术家们如何表达人与马的独特羁绊。穿插在这些精美画作中的,还有作品背后的有趣故事。
谈论建筑史,往往绕不开遥远的年代、晦涩的术语、错综的事件,让人产生距离感。本书却一反常态,以日常生活中的10个关键词为脉络,用10座建筑穿针引线,从多个维度带出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可能性。 权力、道德、记忆、商业、娱乐、工作、性爱 建筑与生活,存在着超乎想象的密切关系。建筑以其独特身份,参与人类文明的构建。在本书中,建筑不再是 容器 机器 或 摆设 。无论是历史迷雾中的巴别塔、金宫、津加里贝尔清真寺,还是乔瓦尼的鲁切拉府邸、瓦格纳的节日剧院、福特的汽车工厂,抑或令柯布西耶终生无法释怀的E.1027别墅 它们既是建筑,又是 人性 的载体,更是透视镜,从中可以窥见人类珍贵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迂回前行的文明进程,进而引出一项重要思考:建筑能否让生活变得更好? 活跃在本书10个故事中的,不乏为人们津津乐道的电影、
本书是一本国风主题的实用素材书。书中展示了丰富的国风临摹素材和精美案例,从植物、动物、纹样、人物、服饰、器物和建筑等多个主题中选取超1000例素材,造型完整全面,既可单独成画,又能够任意组合搭配,适合缺乏基础的读者从 元素组合 入手完成作品并获得成就感。书中还提供了30个精美的国风主题案例,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运用素材组合成图,从创作思路到要点解析面面俱到。随书附赠视频课程,配合书本一起学习事半功倍。
漫画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个时代的符号。这是一部浓缩了两千多年西方漫画发展史的著作,展示了古希腊与古埃及漫画的雏形、中世纪漫画的成熟,以及近代漫画的兴盛。我们能尽情领略杜米埃、比尔博姆、贺加斯这些巨匠们创作的近百幅精妙绝伦的艺术作品。
《万物与我》是知彌心画系列之四。与许多画家关注宏大的主题不同,与许多画家注重抽象的表现不同,知彌往往关注的都是日常生活的日常事物,注重表现的看似也都是日常的人生日常的情感。画笔和文字所及,或是“锄豆溪东”家长里短的物什,比如节令小食青团,比如母亲使用的诺基亚老人机;或是“尘中客”里自己的小小的际遇,比如里斯本遇见的海鸥,比如酒馆里默默喝酒的两个老男人;或是“不染其心”里小小的感动,比如枝头的花两朵,比如罗卡角的忘我的美;或是“常无”里点滴的人生之悟,比如“对花闲坐”,比如对无花果的思念……等等,不一而足,全书以九十八幅“心画”,画所遇到的“万物”,述说“万物与我”的时光印痕,和“我”在此间对于生命、对于人生、对于爱的领悟。
《张迁碑》是我国书法目前的名品,历代学者对其多有临习,《隶书张迁碑三种》收录《张迁碑》拓本一种以及何绍基、邓散木临本两种。将其排比条陈。以使读者读帖和临习。
本书描绘了一只蜘蛛的生命历程,在一幅幅画面、一段段文字中,蜘蛛短暂而丰富的一生展现在读者眼前。从出生到离开妈妈、独自生活,努力学习织网、捕猎,遭遇各种困难,又在挫折中不断思索、反省、成长。与其他动物相遇、相识,经历友情、爱情与别离,体验繁衍生命的喜悦,终了无遗憾地离开这个世界。翻阅蜘蛛的生命轨迹,不仅令人惊叹,蜘蛛面对的生命课题与人类何其相似。蛛网不是人类眼中需要清扫的灰尘,而是另一种生命曾经活着的见证。在活着这件事上,人类一样可以从蜘蛛身上获得启迪。
本书是从我们出版过众多水彩图书精选几十精品画作汇编而成。手账台历是手账本的浓缩版,可以更方便、快捷的记下每天的事情。 我们专门设置了每周心情指数,有重大节日和事情时,专门留有白页,方便读者绘画和记录。 12个月开篇,都有一张大场景大图,方便对水彩感兴趣的读者临摹。每页还配有装饰小图,小图临摹上手更快,适合零基础
《百花图卷》,绢本,设色墨笔,纵41.9厘米,横649厘米,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为恽寿平的典型作品。画卷描绘了多种花卉,生动传神,极尽花卉的顾盼之姿。此画采用的是恽寿平独创的“没骨法”,这种画法在使用时不以线勾勒对象外形,也不以墨打底,而是直接用色渲染,点染并施,用笔工整,赋色明丽,有一种清新简逸的韵味。恽寿平所创的“没骨法”绘画风格异于黄筌富贵式花鸟,也不同于徐熙“野逸”, 有别于孙龙的写意没骨所呈现的泼辣,而是开创了一种清丽的体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植物微妙的生命情态。故恽寿平的花鸟画在当时得到了很多王公贵族的喜爱,风靡于常州一带,影响了马元驭、邹显吉、恽冰等人, 终开创了花鸟画表现的新程式。
当代工笔花鸟画大家江宏伟老师倾其3-4年光阴,精心创作了这套《江宏伟画二十四节气》,每幅皆六尺对开,画作精美至极。2013年出版了4开本上下册,广受欢迎,均售罄。为了响应广大读者的呼声,考虑到阅读与保存的便利性,特此重新打造其8开本。本书为该系列的上册,内容为二十四节气的前十二节气。书中采用8开形式呈现画作的整体与局部,以突出作品的精彩细节。
《百花图卷》,绢本,设色墨笔,纵41.9厘米,横649厘米,现藏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为恽寿平的典型作品。画卷描绘了多种花卉,生动传神,极尽花卉的顾盼之姿。此画采用的是恽寿平独创的“没骨法”,这种画法在使用时不以线勾勒对象外形,也不以墨打底,而是直接用色渲染,点染并施,用笔工整,赋色明丽,有一种清新简逸的韵味。恽寿平所创的“没骨法”绘画风格异于黄筌富贵式花鸟,也不同于徐熙“野逸”, 有别于孙龙的写意没骨所呈现的泼辣,而是开创了一种清丽的体格,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植物微妙的生命情态。故恽寿平的花鸟画在当时得到了很多王公贵族的喜爱,风靡于常州一带,影响了马元驭、邹显吉、恽冰等人, 终开创了花鸟画表现的新程式。
以往针对手账的简笔画教程的案例过于简单,并不能满足手账爱好者的需求,本书的案例难度适中,教授的案例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出众,可以说是手账爱好者不可错过的一本简笔画涂鸦教学宝典。本书重视培养读者的举一反三能力,同一件事物并非只有一个案例,而是列举了这件事物的多种形态,帮助读者真正学会事物的画法,而不是单一案例的画法,让读者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能做到游刃有余。
《历代名家册页 云山空谷》是“历代名家册页”丛书之其中一册。图书以高精度大幅面等同于原作的形式,展示了历代名家经典云山空谷作品,为中国画学习者提供了较为实用的学习范本。
金陵画派是明末清初活动于金陵地区以金陵八家为代表的画家群体的总称。这些画家大多具有深刻的隐逸思想和强烈的遗民意识,既注重传统笔墨又师法造化,创造性地形成自己独特笔墨技法。本书在尊重史实和主流观点的基础上分析了 金陵画派 的发展历程、风格特征和对后世的影响,引领读者感受传统艺术的魅力。
《汉宫春晓图》是仇英重彩仕女画的杰出代表,用笔清劲而赋色妍雅,林木、奇石与华丽的宫阙穿插掩映,呈现出如仙境般的瑰丽景象。在构图布局上,安排极富空间感,画中特色即房子和院子把画面一分为二。一排排的宫廷房屋从右向左贯穿于画面,院子和房屋各占面积的一半,增大了画面的横向空间。仕女有的卧于屋内阅读、弹琴,有的在院外赏景、闲谈,他们从屋内走向屋外,从这个房屋走向另一个房屋,从一个庭院转移到另一个庭院,从宫外描写到宫内,整个画面的纵向空间也随着人物的活动拉开,人物或坐或立,错落有致,各组人物彼此呼应,使画面张弛有度,富于节奏感。此画作诚为仇英历史故事画中的精彩之作,在中国重彩仕女画中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在中国,创作诗意绘画的传统始自11世纪的北宋,这些绘画使人浮想翩翩,有时与特定的诗行密切相关。高居翰教授生动地描述了这一绘画传统在南宋都城杭州的第一次蓬勃发展,在那个时代,杭州可谓是世界上优选而富饶的城市。他也让我们看到了诗意绘画于晚明在苏州的复兴,此时,苏州正处于它的鼎盛阶段。我们也了解到江户时代的日本大师们如何这一风格转化成独特的日本式表达。在所有的例子中,诗意绘画都是在拥挤的城市环境中发展起来的,它们描绘优美的田园生活,期盼逃离城市返归自然。许多杰出而感人的诗意绘画背后,都潜藏着一个回归亲近自然的理想,这也为我们深入理解古代绘画提供了一把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