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是由帖学、碑学两大支柱此消彼长共同谱写,而帖学书风 为源远流长、影响深远。“二王”书风(王羲之、王献之)书法历来被 为帖学书风的 成就,自宋代以来《淳化阁帖》与《兰亭序》则被认为是帖学的两大支柱。本课题选择作为帖学 代表之一的《兰亭序》为写作书法通史的切入点,围绕《兰亭序》在历代的传播与影响阐述各个时代中国书法艺术的主要成就与特征,试图以《兰亭序》为主轴,来贯穿与整合中国书法史的梗概。
本书收录了 书法家、书法教育家田蕴章教授80余名书法学员的 书法作业,作品内容多为书写的中国传统诗词、对联等,包括唐诗、千字文等。田蕴章教授亲笔书丹点评,细致分析每一幅作品的书写特点,详细指出其特色、优点及有待改进之处,并特别指出楷书欧阳莫学田。目前市场上同类作品较少,本书形式新颖,实用性强,对于书法爱好者学习书法写作知识、提高书法水平具有很好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总有一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瞬间”,会改变书法史的走向。这些带来变化的节点,可能是某位书法家、某件经典书法作品,或者是某件书法作品的某一点画、笔法、空间、结构、章法,乃至某种趣味。 《书写的形态:中国书法史的经典瞬间》在深入细致地梳理千年书法史的基础上,从中捕捉出了42个精彩的“瞬间”,继而对其相关作品的形式构成做细微分析,挖掘这些“瞬间”的重大意义和动人之处,探讨中国书法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演绎的形态变迁。借此,读者不仅能领略到众多书法大家的卓然风采和经典书法作品的独特魅力,而且能够触类旁通地了解书法鉴赏,乃至整个书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