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原为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秘书方建勋编写的书法临帖课程教材,全书从为什么要临帖到如何临帖,再到作者教学实践中与学生的交流记录,全面介绍了书法临帖的所有要素。文笔通畅朴实,生动有趣,同时配有丰富的图例,操作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作者认为临帖是为获取“创造美感的手法”,而且临帖过程本身也是身心愉悦之过程。临帖一开始是眼高手低,点画结构形质与范本不像,模仿不到位,对自己有诸多不满与懊恼。逐渐地,经历越来越多次的微肌肉训练,手上渐熟,眼中所期待的美感,逐渐地能在自己的笔下得到实现,心手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小。
本册《宋拓小楷黄庭经》小楷,60行。此帖末行题:“永和十二年五月廿四日山阴县写”,原本为黄素绢本,真迹久佚,在宋代曾摹刻上石,有拓本流传,且传世刻本极多。此帖其法极严,其气亦逸,有秀美开朗之意态。本册
这是一本硬笔楷书学习训练手册,旨在帮助读者掌握书写楷书的技巧,提高书法创作能力。全书共3册:第1册为基础训练,讲解硬笔书法的概况、书写工具、姿势与笔法,设置控笔训练和笔画训练两大版块;第2册为进阶训练,设置偏旁部首训练和汉字结构规律训练两大版块;第3册为创作演练,提供常用汉字、成语、诗词、名言等内容的书写练习,并列举了常见的书法创作形式和示例作品。为方便读者学习,本书提供教学视频,读者可扫描书中的二维码在线观看。 本书适合硬笔书法爱好者、学习者和想提高书写能力的读者使用。
本字帖由书法家、 重点职校上海市东辉职业技术学校专职书法教师钱建忠编写。书法作品是书法艺术的一种相对完整的表现形式,书法作品的款式主要有中堂、条幅、横披、对联、匾额、长卷及扇面、斗方小品等,创作时需注意整体布局的主次结构与错落有致。钱建忠的书法作品注重点画线条、空间结构与神采意味,力量感、节奏感和立体感相得益彰,可为广大书法爱好者创作书法作品提供范本,对提高广大书法爱好者的书写能力、创作能力,培养审美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兰亭序》通篇遒媚飘逸,字字精妙,笔画如舞,有如神人相助而成。后世但凡学习行书之人,都会倾心于《兰亭序》而不能自拔,赞叹王羲之出神入化的书法技艺,赞叹王羲之如水般流畅的笔意气韵,对其洋洋洒洒的笔法景仰有加。本书将《兰亭序》逐字进行分析,精讲细解,让喜爱《兰亭序》的学习者,可以由零基础到逐字精写,进而掌握。附赠写字视频、PPT展示课件和碑帖电子资源。
《字体创意设计》是一本介绍平面设计的技法书。本书是“平面设计进阶”系列三卷其中一个分卷。本书分四个章节,分别从字体基础要素及术语、字体设计的原则、字体设计的样式类型、字体创意设计方法入手展开介绍,末尾还附有各类型的字体、字库。本书编撰科学,可作为教材手册级的字体设计书使用,对字体的基础知识和类别以及字体偏旁部首的拆分设计都有详细介绍。
《伊阙佛龛碑》亦称《三龛记》《龙门三龛碑》。 唐贞观十五年(641)十一月,刻于河南省洛阳龙门石窟壁宾阳洞内。碑文文学艺术价值突出,记述了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为其母长孙皇后死后做功德等事迹。全文不仅造句工整,辞风华丽,而且书法潇洒,被称为是文辞家和书法家的“天合之作”。本次出版选用传世 佳拓本—— 图书馆藏明代何良俊清森阁旧藏宋拓本,拓工精致、字口如新。尾有何元朗、毕泷、张效彬、沈志达、赵烈文等题跋,钤“静逸庵书画印”“蓉初珍藏”“清森阁书画记”“元和顾子山秘籍之印”等近30方印。 历经清代毕泷、沈志达、费念慈等递藏。
《李思训碑》全称《唐故云麾将军秦州都督彭国公谥曰昭公李府君神道碑并序》,亦称《云麾将军碑》,李邕撰文并行书。唐开元八年(720)立,碑高265厘米,宽115厘米。碑文记述李思训的生平事迹,以书法笔力沉着雄厚,气势流动纵横称美于世。《李思训碑》宋拓本流传很少,本次出版选用 图书馆藏本北宋精拓本,笔势锋颖尚凌厉可见。前有王时敏题端、桂馥题签、张埙题记,内钤“张埙审定”“敬叔珍藏”“梁章鉅印”“桑陵萧氏珍藏”“藤花訡馆”“文渊阁检阅”等50余方印章。尾有文嘉、周天球、张凤翼、翁方纲、方燮、何绍基等诸家题跋、观款23则。
本书以敦煌汉简为研究对象,以书写研究为核心,确定了两个重点:一、敦煌汉简字体研究与书法文化价值宏观考察,二、以敦煌汉简为例,通过对字样笔形、部件、结构体势等的微观分析,分析影响书写的诸多因素与书写对字体形成演变的影响;考察敦煌汉简书写特征,及其所反映的书写规律与隶变、草化、楷化等字体演变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