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面向书法爱好者者的一部书法临帖指导普及图书。从为什么要临帖、临帖的“形”与“神”、临帖的“动作”、如何临金石碑版、临帖的结构、临帖的章法、“集古字”、如何读帖、临帖的境界等九个方面全面讲解书法临帖的要诀,将书法学习带回临帖这一最基础又最为重要的步骤中来。作者方建勋是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的书法导师,是一位拥有深厚美学素养的成熟书法家,又拥有书法教学的丰富经验,本书即为其为北大师生讲授书法临帖课程的蓝本。
本书原为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秘书方建勋编写的大学通识课教材,全书从甲骨文开始,历述篆、隶、楷、行、草、硬笔书法的特征和欣赏方法,并介绍书法、篆刻、文房用品相关的知识。文笔通畅朴实,生动有趣,同时配有丰富的图例,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作者认为提升书法鉴赏眼光,要了解作品背后的世界。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诞生于某一特定时间与空间。鉴赏者只有对书法家完成作品的那个特定时空有所了解,才能穿越历史时空,拉近自我与书法家的心灵距离。书、印都为“心画”,每个书法家的作品都是他生命的照现,照现出其个人的气质、胸襟、性格、情感、修养等。书法,它在照现个体生命品质的同时,也把艺术家对身边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的理解化蕴在其中。所以,我们欣赏古代的经典书法,不仅是娱乐消遣,还是我们的生命
《吴小如录书斎联语》内容简介:吴小如著作颇丰,自一九四五年开始,已发表、出版小说、戏曲及诗词研究著作近二十种。其代表著作有《古典小说漫稿》、《古典诗文述略》、《古典诗词札丛》、《古文精读举隅》、《读书丛札》、《中国文史工具数据书举要》、《京剧老生流派综说》、《吴小如戏曲文录》、《吴小如讲孟子》,近年出版的还有《当代学者自选文库一一吴小如卷》、《皓首学术随笔一一吴小如卷》、《书廊信步》、《莎斋笔记》、《今昔文存》、《读书拊掌绿》、《心影萍踪》、《常谈一束》、《霞绮随笔》、《吴小如手录宋词》等。 陈丹晨先生认为。吴小如“是最后一位训诂学家,干嘉学派的最后一位守望者”。他的著作,“绝不是人云亦云或炒冷饭式的平庸之作,可以说是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有着独自见解和心得的不刊之作”(韩嘉祥语
本书是北京大学书法公开课“书法审美与实践”的讲稿整理。这十五讲内容,既触及书法 基础的笔法、结字与章法布局等技法层面,也探讨书法的风格、神采与气韵等审美层面,同时还揭示了书法学习必经的临帖、创作之方法与途径。作者以亲身、独得的经验和体悟,给出了修习、欣赏书法的秘钥。全书保留了讲稿的现场感、亲和力,行文生动活泼,例证丰富精彩,以超千幅高清图,抉发幽微,尽显书法之妙。每讲附有课程视频,视频以“北大书法公开课”之名流传 ,点击过千万,颇受广大书法爱好者的喜爱。书后附有专门录制的古代碑帖临习视频,可随之挥毫落纸,可观之悦目赏心。如此,一编在手,可读、可赏、可学、可写,成为懂书法之人。
为方便广大书法爱好者,特别是启功书法的爱好者学习和创作启功体书法,笔者从启功书法的整体风格入手,系统地编写了这套《启功书法技法析览》(楷书、行书、草书三册)丛。书。因为,如果能分别掌握启功楷书、行书、草书之间的内在规律,那么对于真正随心所欲地创作出启功体书法作品是很有帮助的。为此,笔者特意安排这三册书中的第十章,将相同的内容分别用启功体的楷书、行书、草书作了创作实例,以便广大的启功体书法爱好者学习参考;另外,笔者还将收集到启动先生的一些墨迹的单字,也作了简单的学习方法提示,这些都是为了给广大书法爱好者临摹或创作提供参考的资料。
本书原为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秘书方建勋编写的大学通识课教材,全书从甲骨文开始,历述篆、隶、楷、行、草、硬笔书法的特征和欣赏方法,并介绍书法、篆刻、文房用品相关的知识。文笔通畅朴实,生动有趣,同时配有丰富的图例,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作者认为提升书法鉴赏眼光,要了解作品背后的世界。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诞生于某一特定时间与空间。鉴赏者只有对书法家完成作品的那个特定时空有所了解,才能穿越历史时空,拉近自我与书法家的心灵距离。书、印都为“心画”,每个书法家的作品都是他生命的照现,照现出其个人的气质、胸襟、性格、情感、修养等。书法,它在照现个体生命品质的同时,也把艺术家对身边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的理解化蕴在其中。所以,我们欣赏古代的经典书法,不仅是娱乐消遣,还是我们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