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面向书法爱好者者的一部书法临帖指导普及图书。从为什么要临帖、临帖的“形”与“神”、临帖的“动作”、如何临金石碑版、临帖的结构、临帖的章法、“集古字”、如何读帖、临帖的境界等九个方面全面讲解书法临帖的要诀,将书法学习带回临帖这一最基础又最为重要的步骤中来。作者方建勋是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的书法导师,是一位拥有深厚美学素养的成熟书法家,又拥有书法教学的丰富经验,本书即为其为北大师生讲授书法临帖课程的蓝本。
《孔子庙堂碑》,有数种,以唐虞世南所书 有名,故单称《孔子庙堂碑》或《夫子庙堂碑》,多指此碑。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刻。虞世南撰书。为初唐碑刻中杰出之作,亦为历代金石学家和书法家 之虞书妙品。此碑是为记述高祖武德九年(626)封孔丘二十三世孙孔德伦为褒圣侯及修葺孔庙事而立。此碑在唐代被毁,后翻刻有西安本和城武本,后世称为东西庙堂。今影印者为明拓东西庙堂两种,原为清姚鹏图旧藏,内有姚氏题签、题跋,两册合装一函,启功先生一九九九年得此,时年八十七岁,见于永兴书法之珍爱。此碑影印者,多为唐本;上重刻两种流传不广,且城武本 为珍重,今将之出版,当 有新意。
艺术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命力、自信心、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在诞生伟大艺术的土地,必然堆垒着丰厚的文化积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或一个地区,如果对艺术的传承掉以轻心,不能接过从前人手中传递过来的艺术火炬,那么它的生命就成了无源之水,注定是要枯竭消亡的;如果不能及时汇聚一个时代的创造成果和艺术精粹,给后人留下薪火相传的灵智神器,那么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这个地区的文化精神将是十分困乏的,是黯淡无光的。《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疆艺术作品大系》的问世,闪烁着新疆各民族艺术和智慧的光芒,对新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各民族文化的持续繁荣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本书即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新疆艺术作品大系”丛书之《新疆经典书法卷》,其内容丰富、形式完备,风格多样,是新疆各族艺术家献给
本书原为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秘书方建勋编写的大学通识课教材,全书从甲骨文开始,历述篆、隶、楷、行、草、硬笔书法的特征和欣赏方法,并介绍书法、篆刻、文房用品相关的知识。文笔通畅朴实,生动有趣,同时配有丰富的图例,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作者认为提升书法鉴赏眼光,要了解作品背后的世界。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诞生于某一特定时间与空间。鉴赏者只有对书法家完成作品的那个特定时空有所了解,才能穿越历史时空,拉近自我与书法家的心灵距离。书、印都为“心画”,每个书法家的作品都是他生命的照现,照现出其个人的气质、胸襟、性格、情感、修养等。书法,它在照现个体生命品质的同时,也把艺术家对身边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的理解化蕴在其中。所以,我们欣赏古代的经典书法,不仅是娱乐消遣,还是我们的生命
本书原为北京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秘书方建勋编写的大学通识课教材,全书从甲骨文开始,历述篆、隶、楷、行、草、硬笔书法的特征和欣赏方法,并介绍书法、篆刻、文房用品相关的知识。文笔通畅朴实,生动有趣,同时配有丰富的图例,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作者认为提升书法鉴赏眼光,要了解作品背后的世界。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诞生于某一特定时间与空间。鉴赏者只有对书法家完成作品的那个特定时空有所了解,才能穿越历史时空,拉近自我与书法家的心灵距离。书、印都为“心画”,每个书法家的作品都是他生命的照现,照现出其个人的气质、胸襟、性格、情感、修养等。书法,它在照现个体生命品质的同时,也把艺术家对身边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的理解化蕴在其中。所以,我们欣赏古代的经典书法,不仅是娱乐消遣,还是我们的生命
为方便广大书法爱好者,特别是启功书法的爱好者学习和创作启功体书法,笔者从启功书法的整体风格入手,系统地编写了这套《启功书法技法析览》(楷书、行书、草书三册)丛。书。因为,如果能分别掌握启功楷书、行书、草书之间的内在规律,那么对于真正随心所欲地创作出启功体书法作品是很有帮助的。为此,笔者特意安排这三册书中的第十章,将相同的内容分别用启功体的楷书、行书、草书作了创作实例,以便广大的启功体书法爱好者学习参考;另外,笔者还将收集到启动先生的一些墨迹的单字,也作了简单的学习方法提示,这些都是为了给广大书法爱好者临摹或创作提供参考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