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黄河九省区有丰富的戏曲资源,将这些戏曲资源进行充分的挖掘、整理、研究,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扬。《黄河大系?戏曲卷》的编写,目的是为了详细地向国内外广大读者介绍黄河沿岸九省区戏曲的情况,引起读者对丰富而瑰丽的戏曲文化的注意、重视和喜爱,以期弘扬发展优秀的戏曲文化,传播黄河文明。 收录沿黄九省各省代表性的剧种,按照时间顺序排列。 (一)文学性。应选取质量较高、文学性较强的剧本,在语言、结构、主题、人物塑造等方面具有较高的文化品位。 (二)地域性。选取各地最具有地域特色的戏剧作品,反映当地独特的民风民俗,或历史事件等,在戏剧语言、唱腔等表现形式上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三)影响力。尽量选取具有全国性甚至更广泛影响力的作
爱爱,国家一级演员,山西省著名艺术家。曾主演《打金枝》《明公断》《算粮》《三上桃峰》《走山》等剧目,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培养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艺术家中的杰出代表之一,在晋剧舞台上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她的唱腔技艺大大突破前人,她创立的 爱爱腔 ,独领风骚40余年,成为晋剧旦角声腔之翘楚,受到广大观众和专家的普遍赞赏。《爱爱腔经典唱段集萃》集结王爱爱经典唱段,辅以声频,给读者如亲临现场般的感觉。《爱爱腔评论集》集结众多行家里手对爱爱腔的评论文章,切中肯綮,读来 有声有色 ,受益匪浅。
舞台电视灯光这门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它是一个劳力劳心又劳神的职业。技术与艺术结合得十分紧密,更新变化太快,对从业者素养的要求永无止境,作者从业二十余年,小有所成,将心得经验付诸笔墨,集结成册。他结合自己在舞美灯光专业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比较了不同平台灯光设计的特点和异同,研究了灯光设计与舞美设计的关系,探讨了两者融合发展的意义和发展未来趋势,以期抛砖引玉,有所启迪。
本项目研究以戏曲身份认同为对象,以戏曲本体为聚焦点,借鉴西方文化中关于身份认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在国学视域下,全面、深入、系统地展开探讨古代戏曲身份认同的主体、取向和言说等本质、特征和规律性问题,充实与完善当代中国古代戏曲研究的理论体系。
.
本书是一部关于近代戏曲档案文献目录的资料汇编,共收录三部目录,即《北平国剧学会陈列馆目录二卷》、《国立北平图书馆戏曲音乐展览会目录》以及朱希祖的《整理升平署档案记》,其中收录了大量的与戏曲相关的档案目
此为《稀见京昆名伶抄校本丛刊》第五辑,收录前辈昆曲名家吴梅抄本 《伏虎韬》( 收入吴梅《奢摩他室曲丛》),请专家撰写导读,附录演出广告和相关照片,影印出版。录前辈昆曲名家吴梅抄本 《伏虎韬》( 收入吴梅《奢摩他室曲丛》),请专家撰写导读,附录演出广告和相关照片,影印出版。《奢摩他室曲丛》系吴梅精选自己二十多年购置、收藏的传奇、杂剧、散曲等一百五十二种,经过详细校订并且附跋之后编排而成,其选择之精、校订之善,在《元曲选》与《六十种曲》之上。 《伏虎韬》原作为传奇剧本。清乾嘉 剧作家沈起凤《沈氏四种》之一。情节与袁枚《子不语》中《医妒》故事相似,并杂取吴炳《疗妒羹》传奇及《聊斋志异》中《马介甫》等惩治妒妇故事加以虚构。从明代以来,关于搬演惩治妒妇的传奇便有数种,如汪廷讷《狮吼记》
《周信芳画传》是在纪念我院前身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周信芳先生诞辰130周年之际推出的重点图书,分“评传”“画传”“年谱”三部分系统介绍、展示周信芳先生的生平履历与艺术贡献。周信芳,工老生。浙江慈溪人。
本书是靠前部全面、系统研究我国少数民族戏曲剧种发展史的专著,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有力例证。全书对各个少数民族戏曲剧种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察研究,详细记录了各剧种的团体、演员、代表剧目,艺术特和演出俗,结其艺术价值和价值,做系统的理论阐发,同时,提出了一系列保护少数民族戏曲的意见和建议。
百年身、千秋笔、儿女泪、英雄血……作者认为,戏,是诗、词之后“ 中国”的抒情方式,蕴含着中国人特有的认知、思维、记忆、表达和交流、互动的方式。本真意义上的中国戏,要从中国戏(以京剧、昆曲为代表)的可追寻处(可听、可看处)讲起,而非停留在文学史和戏曲史中以文字钩沉;要突破舞台上占支配地位的西方戏剧理论范式,用戏曲自有的语汇去理解它的独特之处;要突破艺术和娱乐的狭义层面,从社会史和文化史的广阔空间,理解它何以成为中国人生命的组成部分。 为当代读者讲中国戏,不仅仅是一种知识和文化的普及, 是为了唤醒一种久远的文化记忆,寻回我们失落已久的文化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