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好看,好读,甚至有点 好玩 的书;同时,它又给读者带来新知、启发甚至深思。此书以舒伯特的著名声乐套曲《冬之旅》D.911中的二十四首歌为基本依托,分二十四个章节(外加 引言 和 尾语 )依次对每首歌的内涵、特色、表演要点和其中蕴含的历史文化讯息进行了别具一格而又兴味盎然的论述与阐发。
平均律是欧洲的基本律制,巴赫以《平均律钢琴曲集》首次为平均律创作竖立典范,影响极为深远,称为钢琴文献中*重要的作品之一,被世人称为钢琴音乐的《旧约》。《平均律钢琴曲集》集复调音乐之大成,精美的旋律、千锤百炼的主题和匪夷所思的复调作曲技法随处可见,代表了巴赫器乐创作的*成就。 《十二平均率钢琴曲集》被认为是一部充分体现巴赫的音乐风格、音乐形象的大百科全书,是钢琴演奏者的必修课本。在这部作品中,他的复调技术和艺术技巧都达到了*峰,直到今天,他也有理由成为*典范,这部作品从艺术创造上证实了平均率理论的优越性。他的赋格曲标志着调性功能思维的高度发展,整体曲集标志着大小调体系的完全成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所起的进步作用是不仅仅局限于钢琴音乐发展的范畴之内的。
这是一本讲中国传统音乐的、具有艺术普及功能的书,也是一本通过中华传统音乐来讲 中国 和中国人的书;是以中国传统音乐、各地民歌为脉,饱含深情讲述的 中国故事 。 ※ 中国音乐究竟好在哪儿、美在哪儿?如何代表中国? ※ 如何感受各民族民歌的魅力?新音乐的力量在哪里体现? ※ 我们中国人有没有自己欣赏音乐的逻辑? 在这本书中,作者讲了三个部分:中国传统器乐与乐器、民歌与民族声乐、新音乐,带领读者聆听古筝、古琴、琵琶、二胡等传统乐器的 金声玉振 ,走进南音、佛乐、道乐的神秘世界;领略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民歌的独特魅力;体会 长亭外,古道边 风在吼!马在叫! 一条大河波浪宽 的时代精神。从音乐层面、地缘及历史层面、人文层面,讲述了蕴藏在音乐里的民族情感。 中国音乐之独特,在于其蕴含着一种人文精神。中国
《车尔尼钢琴八度练习曲:作品553》主要内容:八度在众多的钢琴演奏的技巧中,是一种光芒四射的技术之一。似乎八度也只是手大的钢琴演奏者的专利,那些手小的演奏者连八度都够不着,在弹奏八度时,无疑会带来许多烦恼。所以,手小的学习者(特别是儿童)对于手指扩张及八度的练习应及早开始,即《车尔尼钢琴练习599》后期。首先可以试着双手弹六度的和音(1、5指),以音阶形式弹奏。开始时会弹不准,只要反复练习,困难是可以解决的。这个是练习八度的过渡阶段,应该从慢、轻开始,待到动作娴熟自然了,手也在不断的活动中长大了,之后再弹八度就会驾轻就熟了。
《车尔尼钢琴初步教程 作品599 (大音符版》由钢琴家车尔尼创作。其基本内容包括:识别音符的初步练习,固定位置的五指练习,大指移位练习,音域超过一个八度的练习,带有低音谱表的练习等。具有乐曲短小精致、结构工整,旋律优美抒情,富于歌唱性,技术训练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等特点,是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钢琴初级教材。
内容简介: 《配器法》为艾克托 柏辽兹原著,理查德 施特劳斯补充、修订的INSTRUMENTATIONSLEHRE之译著。本书对管弦乐配器理论以及管弦乐技法上的重要问题均作了系统阐述,推动了欧洲配器理论的发展,对德国著名音乐家瓦格纳的艺术创作具有重大影响。理查德 施特劳斯根据乐器结构和性能的发展作出的补充修订,使本书在理论系统上臻于完善,成为该艺术领域本也是重要的一本专著,是广大音乐专业人士与爱好者了解配器理论无法绕过的理论高峰。本书曾于1978年在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作为业界颇具分量的理论著作,深受瞩目,销售一空。此次重新修订出版,作为译者、著名音乐家姚关荣先生逝世前后一部著作,必会受到音乐专业人士与爱好者的喜爱和推重
本书共分为9章,包含音高,节奏,音程、音阶与调,旋律,和弦与和声,乐曲的结构形式,乐器和人声,音乐风格和流派,以及音乐术语等基础知识,并以具有代表性的名家名曲为例,让读者系统化地学习乐理知识。全书包含大量图表,生动形象,书中穿插“看得见的音乐”“走近音乐"与“音乐术语表”等版块,结合实际生活与具体案例,让音乐学习变得更容易、更有趣。随书附赠的音频资料(可扫码获取)则可以帮助读者对书中讲解的案例建立立体的认识。本书作为音乐学习路上的入门实用工具,可以帮助你通过系统的乐理学习,提升对音乐的理解,提高音乐修养或演唱水平。看完这本书,你可以尝试挑战更复杂的乐曲,甚至还可以尝试自己谱曲!
著名音乐学家塔鲁斯金以博古通今的一家之论,将西方音乐从源头至今的故事娓娓道来,成就了享誉世界、屡获殊荣的五卷本《牛津西方音乐史》。 在最终卷《20世纪后期音乐》中,塔鲁斯金介绍了从二战结束至今的伟大作品,对科普兰、凯奇、巴比特、布里顿、赖希与格拉斯的作品作了深刻剖析。电子音乐和计算机的影响,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的到来以及安德森、佐恩与亚当斯的现代音乐,也均在研究之列。凭借出彩的洞见、回味无穷的分析,以及对历史、文化、政治、艺术、文学、宗教和音乐之交叉作用的全景呈现,本书将是渴望了解这一多彩时代的人必不可少的读物。
《奇遇之年》甄选出超过225位作曲家的366首作品,每天一首,带领读者潜入一千多年的古典音乐深海。作者为每一首作品提供了动人的描述,让这些由来已久的音乐在当下生活里鲜活动人。除了通常被古典音乐史忽视的40多位女性之外,作者还为读者介绍了有着不同肤色、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作曲家,让读者相信,古典音乐是一种生生不息、丰富多元、充满活力的全球艺术形式。
编者以怀旧版的风格将近年来 受吉他弹唱爱好者欢迎、流传 广泛的歌曲200首改编为适于吉他指弹的曲集。每首歌曲均附六线谱、简谱、歌词,弹奏者可随着吉他优美的伴奏尽情演唱。本曲集具有内容经典、高 ,标注清晰、编校精湛、编排人性化的特点。
《论巴赫》是阿尔伯特 施韦泽,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为音乐大师巴赫书写的一部传记。它是西方音乐研究中的巨著、经典,甚至,它是一座里程碑。迄今,它已被译成10余种语言文字,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版发行。 施韦泽的《论巴赫》为历代的巴赫研究者所青睐,深受专家们的好评。该书在美学理论与实践两端皆具有极高价值,为诸多巴赫研究中的晦涩地带带来曙光。作者论证了巴赫作品的来源、他的管风琴作品、受难曲和康塔塔,分析了巴赫乐思中的图像化倾向,引导人们重新调整对音乐美学的总体观念。此外,施韦泽对巴赫作品的正确演奏方法进行了推敲与讨论,尤其为该领域带来了新曙光。 《论巴赫》的出版将填补国内巴赫研究中长期存在的极大空白。
演奏者真的在看指挥吗? 指挥真的能对演出有什么影响吗? 没有指挥,乐团不是也能演奏得很好吗? 除了站着挥舞棒子,指挥好像也没干什么。 指挥是乐团的灵魂,却常常遭遇上述质疑和误解。本书不是一本指挥技术手册,也不是一部指挥艺术理论著作,而是一本指挥家的艺术心得。 作者凭借丰富的经验、非凡的洞察力、简洁幽默的语言,阐述了指挥的本质、指挥与音乐及乐队的关系,指挥面临的个人和公共问题等 ,让我们对指挥在塑造音乐时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理解。 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音乐爱好者,都能从本书获得启发,从而更好地欣赏音乐。
关于音乐,我们读过太多被粉饰的记述。局外人与反叛者的努力被抹去,净化后的新形象站到台前。事实上,音乐中那些可耻的元素才是真正的力量之源,是人类音乐创作与革新的动力。 在本书中,美国屡受赞誉的音乐史学家特德 焦亚回溯了音乐四千年的发展历程,他从史前人类时代的自然声景写起,一直写到当今的真人秀、歌唱大赛和网红视频,通过广泛而细致的研究与深刻的思考,向我们展现了被掩盖的不屈真相。 这是一个关于音乐的真实故事。音乐是变革的媒介,分裂的根源,也是人类生活的魅力源泉。
抱着一把木吉他,随意弹唱喜欢的歌曲,这是多么炫酷的一件事!本书为零基础小白贴身打造,教会你从“Do Re Mi”开始,到《月亮代表我的心》、《童年》等简单歌曲,直到《十年》《她来听我的演唱会》, 到创作属于自己的音乐,不知不觉中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为了弹唱学到的知识,才是真正有用的知识!全书分为8堂课,每堂课,只讲学会本阶段的歌曲必须要用到的乐理知识、调式、和弦等,接着很快进入大量的练习和吉他经典曲目练习,在练习中不断巩固基本知识,让自学者也能一直坚持下去, 成为真正的吉他达人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是所有学习钢琴的学生都应练习的一本教材,被誉为音乐入门的阶梯。巴赫的钢琴作品主要有复调对位性质的作品和古舞曲组曲这两种形式。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大音符版)》主要使用的素材基本是以舞曲题材为主,相对于巴赫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复调对位形式来讲,这种舞曲内容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掌握,并且其所具备的鲜明和优美的音乐风格容易被学生理解和表现,因此深受教师和学生的喜爱。实际上,这套作品正是巴赫写给他的孩子们用以学习音乐的教材。 《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大音符版)》是根据本社出版过的《巴赫初级钢琴曲集》改编的大音符版,此次出版将乐谱排版更进一步优化改良,让读者们使用起来更易识谱、更美观、更便于演奏。
《中国音乐学院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全国通用教材》为广大音乐爱好者提供系统而专业的指导,已经成为广大考生和考级辅导教师的教材。随着考级事业的不断发展、考级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开考专业科目的不断增加,为了适应新形势的考级,满足广大考生的需求,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聘请专家学者,对现有的考级教材作进一步的修订、补充和完善。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根据不同音乐门类设计了更具艺术感的中国音乐学院考级新版教材,力图使中国音乐学院的考级教材更专业、更实用,为广大考生提供更有益的帮助。
标题音乐是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时期极其重要又甚为复杂的音乐命题,它是器乐与 标题内容 的结合,不仅涉及大部分作曲家的大量音乐作品,而且关乎此时的音乐美学观念(包括内容美学[或者说,情感美学]和器乐美学),乃至音乐历史的发展道路问题。 标题音乐既是一种观念,又指特定作品,但迄今为止,相关出版物仍仅聚焦其中的某一方面。故而,本书力图在这一方面有所突破。 作者主要以19世纪的时间顺序为结构线索,通过对音乐作品的研读以及相关学术热点的阐发,从音乐作品、美学观念和史学现象的角度综合探讨标题音乐这一命题,揭示其历史内涵,并进而指出对标题音乐的价值判断,不在于其是否具有标题文字,而是基于其所呈现的艺术审美与创新之处。
车尔尼是贝多芬最得意的学生,又是李斯特的老师。由于他所处的时代,使得他的作品既继承了古典主义的传统,又和浪漫主义有密切的联系。车尔尼的有些练习曲,甚至可以说是为学习浪漫派作品做准备的练习曲。因此,学习车尔尼练习曲,不论对演奏古典主义的还是浪漫主义时期的钢琴作品,都有极大的帮助。 《车尔尼钢琴流畅练习曲》(作品849)是一本钢琴学习的初级教材,一般来说,学完了车尔尼(作品599)和巴赫的《初级钢琴曲集》等教材后,就可以使用这本练习曲了。这本教材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即每一首练习曲都有一个明确的技术课题,所以教材的系统性比较强。学生如果能在练习中理解每一首练习曲的技术特点和难点,并耐心认真体会要领,那么就会为学习中、高级钢琴作品做好充分的准备。 针对同类书目音符较小等特点,本书将曲谱特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