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唱法歌曲大全》这部民族声乐作品专辑1999年问世以来,深受全国艺术院校的声乐教师、学生、专业演员、广大民族声乐爱好者的欢迎,至今热销势头不减。近些年来,优秀的中国声乐作品层出不穷,各种声乐赛事也推动着新人新作不断涌现。为了使大家更方便地学习、传唱这些作品,特编辑了《民族唱法歌曲大全》第二辑。 本歌辑共收入民族声乐作品379首。在收集新作品的同时,对《民族唱法歌曲大全》第一辑中未收入的,深受大家喜爱、传唱较多 的部分优秀作品也一并收入。
《弦索十三套筝谱重订》的诞生,是本书作者、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演奏家林玲教授的一次艰难而具有创造性的“音乐考古”之旅。 远在两百多年前的公元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有一位叫作荣斋的蒙古族文人音乐家邀约几位好友,将当时已流传“十分久远”的十三套包括琵琶、三弦、胡琴和筝组成的弦索乐曲,用工尺谱精心抄录、编纂成册,并题名《弦索备考》,以使其能够长久地保存、传承而不至于失传…… 经历了130余年的战乱和政体 迭,时间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当代 音乐学家曹安和与简其华(文彦),将荣斋的曾孙陶君起先生无偿贡献的这部极其珍贵的1814年抄本的副本译成五线谱,易名《弦索十三套》(三卷本),分别于1955年和1962年由音乐出版社(现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荣斋先生的《弦索备考》筝谱与其他各卷乐器谱一样,记
《小朋友歌曲666》(二)的编写宗旨是:为打造孩子们的喜爱歌本,实现孩子们的音乐梦想。本书精选了666首古今中外的歌曲,这些作品题材广泛,细分为"祖国,祖国我爱你""我们生活多幸福""阳光下快乐成长""让世界充满了爱""我们热爱大自然""我们喜爱小动物""五彩缤纷的民歌""悠久的历史歌曲""古诗词歌万花筒""外国小朋友的歌"十大版块。 其中的歌曲选曲多为耳熟能详之作,如《啊,祖国》《我的祖国》《国旗国旗》《心中的歌》《五星红旗我们爱你》《划船》《拜年》《幸福花》《找朋友》《小手拍拍》等。
《弦索十三套筝谱重订》的诞生,是本书作者、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演奏家林玲教授的一次艰难而具有创造性的“音乐考古”之旅。 远在两百多年前的公元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有一位叫作荣斋的蒙古族文人音乐家邀约几位好友,将当时已流传“十分久远”的十三套包括琵琶、三弦、胡琴和筝组成的弦索乐曲,用工尺谱精心抄录、编纂成册,并题名《弦索备考》,以使其能够长久地保存、传承而不至于失传…… 经历了130余年的战乱和政体 迭,时间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当代 音乐学家曹安和与简其华(文彦),将荣斋的曾孙陶君起先生无偿贡献的这部极其珍贵的1814年抄本的副本译成五线谱,易名《弦索十三套》(三卷本),分别于1955年和1962年由音乐出版社(现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荣斋先生的《弦索备考》筝谱与其他各卷乐器谱一样,记
《小朋友歌曲666 2》的编写宗旨是:为打造孩子们的喜爱歌本,实现孩子们的音乐梦想。本书精选了666首古今中外的歌曲,这些作品题材广泛,细分为"祖国,祖国我爱你""我们生活多幸福""阳光下快乐成长""
古今中外歌曲艺术宝库中,有大量优秀作品,儿童歌曲也占有极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还有大量新的作品不断出现。苏杨、苏勇、王萍编的《小朋友歌曲666首(2)》精选了666首具有童真童趣的歌曲,题材广泛
《弦索十三套筝谱重订》的诞生,是本书作者、中国音乐学院古筝演奏家林玲教授的一次艰难而具有创造性的“音乐考古”之旅。 远在两百多年前的公元1814年(清嘉庆十九年),有一位叫作荣斋的蒙古族文人音乐家邀约几位好友,将当时已流传“十分久远”的十三套包括琵琶、三弦、胡琴和筝组成的弦索乐曲,用工尺谱精心抄录、编纂成册,并题名《弦索备考》,以使其能够长久地保存、传承而不至于失传…… 经历了130余年的战乱和政体 迭,时间来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之初。当代 音乐学家曹安和与简其华(文彦),将荣斋的曾孙陶君起先生无偿贡献的这部极其珍贵的1814年抄本的副本译成五线谱,易名《弦索十三套》(三卷本),分别于1955年和1962年由音乐出版社(现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 荣斋先生的《弦索备考》筝谱与其他各卷乐器谱
......
《上善蜀水》交响套曲是2015年四川交响乐团委约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杨晓忠教授创作的一部交响乐作品集。该作品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思想根基,借鉴老子《道德经》中的名句“上善若水”的含义,套用为“上善蜀水”,聚焦于至善至美的巴山蜀水。作品以“水”为主线,贯穿整部作品的始终。作曲家用五个不同的乐章,形象地表现了“蜀水”的不同形态:Ⅰ.水韵——青流闻道;Ⅱ.水润——春夜喜雨;Ⅲ.水律——江河脉动;Ⅳ.水势——川江放歌;Ⅴ.水德——生生不息,力求表达蜀水所蕴含的“水利万物而不争”的至尚美德,传递向上、向善的价值观、人生观。该作品获得2016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交响乐作品集上善蜀水交响套曲(一二三乐章)/四川音乐学院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学科建设系列丛书》收录的是其中的一、二、三乐章。
这套丛书是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而精心策划的一部重大主题出版物。这套丛书按照编年体的方式排序,共分为九卷。收入从1927—2017年军旅歌曲1600余首,并配套有音像光盘。这套图书特别邀请了当下军队文艺创作的专家(作曲家、理论家、音乐评论家等)团队参与编撰。 n 这套丛书的特点:1.题材内容丰富。各军兵种题材的作品均有收入。2.体裁形式多样。包括队列、独唱、重唱歌曲,小合唱、表演唱、大合唱,组歌、交响合唱,以及歌剧和舞剧选曲、影视歌曲等在内的各种大、中、小型体裁形式的作品。3.创作队伍庞大。包括战功赫赫的将帅、革命烈士、军队和地方艺术家,以及各军兵种、各大军(战)区的专业和业余作者等。 n 这套丛书真实记录了我军九十年来音乐艺术创作的历史,梳理了军队歌曲的脉络,兼有史料收藏和传播价值。为便于演
《南阳大调曲唱曲选》是作者工作期间的所学、所风、所闻、所唱、所感。这本书凝结了作者对南阳曲艺的深厚情感,犹如浩瀚夜空的点点星光,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南阳大调曲唱曲选》分为上、下两个编章,既包含作者的唱曲选段,也有南阳的曲艺前辈们表演过的传统唱词选段。作者对南阳大调曲的唱曲进行收集整理,旨在让南阳大调曲这一曲艺形式得到更广泛地传承与发展,也让更多的人能感悟南阳、了解南阳、铭记南阳。
......
本书是作曲家黄荟根据我国各民族地区耳熟能详的民谣改编的室内乐作品集,共收录作品18首,可分为三种类型:种是在长期传承发展中已经具有成熟稳定形态的传统民谣,如《小白菜》《小放牛》《花儿与少年》等;第二种
古琴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很好重要而独特,它并非是一般常见的表演娱乐乐器,而是融会了很多的哲学、美学思维。《高培芬古琴打谱集》作者偶然得到一明代古琴谱,发现琴谱标有“箫韶九成·凤凰来仪”的23段原始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