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伦敦东区的穷小子,十六岁辍学后成为萨维尔街的裁缝学徒,继而其名字 亚历山大 麦昆(Alexander McQueen) 便与意大利时装设计师罗密欧 吉利(Romeo Gigli)、中央圣马丁艺术与设计学院、纪梵希和古驰集团紧密相连。天才虽已陨落,其时装设计却有着永恒的生命力,在风起云涌的时尚界独树一帜。 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于2011年为著名设计师亚历山大 麦昆举办了回顾展,盛况空前。本书是该展览的同名图录,以时尚摄影师瑟尔韦 松德斯伯(S lveSundsb )拍摄的百余幅精美大图展现这位设计师的标志性作品,探寻其中既传统又具颠覆性的精湛工艺,和它们承载的故事、历史与文化。麦昆的时装秀犹如装置艺术与行为艺术,本书亦对其中的叙事结构进行关注。策展人安德鲁 博尔顿携手时尚编辑为本书撰写了富有洞见的文章,并专访麦昆的衣钵传人、现任亚历山大
7段时期,近300幅精美手绘,一览经典传统服饰 一场跨时空的时裳盛宴,细数5000年来的服饰流变 为艺术设计、服饰搭配、绘画临摹提供参考。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 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华夏之美锦绣藏,唐风华美,宋韵典雅,每个朝代的服饰都有其独到韵味,每条丝线都缠绕着不该被遗忘、独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涵和审美特征。 以时间为线,串起先秦至唐宋元明清千百年的时尚变迁,呈现了5000年前来的穿搭风采,展现中华服饰演变的脉络。周朝服饰规矩端正,春秋战国逸态横生,秦汉、魏晋褒衣博带,隋唐五代百美竞呈,宋明复兴先制、雅俗相融,清朝森罗万象、繁复靡丽 透过中华霓裳,既能读懂千载东方美学的流转,也看到魏晋南北朝服饰多有繁复纹样的背后,是西域之风涌入浸染;唐朝 陵阳公样 纹样盛行一时,源
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之一,盆景艺术始于六朝,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可谓源远流长。盆景艺术以植物、山石、土、水等为材料,凭借园艺栽培,融和艺术创作,在一方小盆中塑造自然之美、抒发创作者的情怀、展现深远的意境,有缩地成寸、小中见大的艺术效果。 本书收录明清时代所收盆景艺术图谱100例,实际上是当时传播至欧洲的 外销画 :上半部以鸟类和花卉为题材;下半部以昆虫和果木为题材。今天,从这些盆景艺术外销画中,我们既可欣赏中国盆景艺术之美,感受中西绘画融合之味,也能窥见清代中国人的生活图景。 书中附赠的《画万年花甲》图卷,系由清代画家汪承霈绘制。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乾隆皇帝第六次南巡,命汪氏绘此图。《画万年花甲》全卷共绘二十四种花木盆景,寓意 百花呈瑞,盛世升平 。
《世界现代设计史》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关于世界设计史的教学和研究中,一直是被普遍采用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是修订版。本书起初的撰写目的是给大众看的,给喜欢设计的人看的,给青年学生看的,主要是为学习设计的学生而写。因而,在修订过程中,仍然保持了第1版的通俗写法,注重可读性。本书撰写重点不在于详细介绍具体设计范畴的发展,而在于把影响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设计发展本身联系起来讨论,给读者建立一个对于现代设计发展脉络的宏观认识。 《世界平面设计史》(第二版)对2002年《世界平面设计史》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扩充,为读者完整呈现了世界平面设计的发展脉络与艺术面貌,从远古时期设计的起源一直到当下新的设计成果均有论述,是相关领域中完整、系统的学术著作,适合普通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师生、广
在《隈研吾的材料研究室》中,隈研吾公开了自己近二十年的建筑实践精粹。本书按照10种材料将作品分类, 囊括81项经典案例,数百张高清照片、手绘草图及细节图纸,深入剖析隈研吾运用材料的技艺和神髓,带领我们深入东方建筑的另一种可能。 长城脚下的竹屋是隈研吾的重要尝试,它内外部使用了大量竹子。为了把这种易开裂的材料用在结构上,并延长使用寿命,隈研吾先用钢板加热竹子,再给竹子上了一层油。直径60毫米的竹子也按60毫米间隔排列,整个建筑都控制在一个节奏上。透过竹条的缝隙,能隐约看到长城的烽火台,既应和了 不可居无竹 的中国文化,又蕴含了 物我合一 的设计哲思。
书业海报与其他门类的海报一样,都是视觉传达的表现形式之一。通过版面的构成,在第一时间将人们的目光吸引,使之获得瞬间的刺激。书海报以一个书店的理念、一本书籍的精髓、一场活动的内核为创意核心,触发受众内心的共情点,让受众产生深入了解的冲动。由上海市书刊发行行业协会主办,上海联合书业会展有限公司、上海教育出版社协办的 最美书海报 上海优秀书业海报评选 活动,于2018年创办,2023年为第六届。本书汇集了"最美书海报 2023上海优秀书业海报评选活动"最终评选出来的多幅优秀获奖作品,能为书业海报的设计提供很好的范例,极具参考价值。
本书堪称历史记录全的图案灵感大典,收录了传统纹样与设计师作品的集大成之作。珍藏了来自世界各地不同风格的古今装饰纹样1500多例,分为植物图案、动物图案、几何图案、图画和抽象图案五大类。并用78个图文并茂的专题重点介绍了威廉·莫里斯(《草莓小偷》)、迈娅·伊索拉(Marimekko,芬兰印花)和“胆小野兽”等设计师,扎染、镶木等特色艺术,以及中国风、现代主义等艺术风格,勾勒出了绝美装帧艺术历史。豪华硬壳精装,典藏之作,全书660页,大开本(216x229)设计。采用进口图文纸全彩印刷,色彩典雅。本书既是设计师的重要参考书,也是所有爱美之人欣赏装饰艺术的推荐珍藏。
220幅高清大图,给中国人的故宫服饰大全宝典。故宫博物馆官方授权,传统色作者郭浩联合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李文儒又一力作!礼服、吉服、常服、行服、戎服、便服、配饰等7大模块,文物、文献、工艺3大支柱, 、纹样、注解全收录!220件稀有宝藏文物,全面集结出版!每本书附赠朝代顺序服饰色谱,一览康熙、雍正、乾隆审美变迁;历时数载专业调色,还原故宫馆藏真实色彩,尺码、数据一一核对,纹理、织艺清晰呈现。
《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如果在旅馆里弄不清楚怎么开水龙头,或者面对不熟悉的炉灶或电灯开关时,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手足无措。唐纳德A诺曼大胆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虽然拙劣的设计俯拾即是,但是设计出易于理解、方便使用、令人愉悦的产品并不困难。《设计心理学》增订版对好设计具有强大的作用,不断提醒我们为什么有些产品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有一些产品却让用户非常受挫。诺曼博士在《设计心理学》增订版里,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导入到设计之中。不仅着重于反思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用户带来的困扰,更着重于解决问题,用这些基本原则帮助设计师找到真正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一方面诺曼博士从多个角度分析,更新了大量的案例提醒
《设计心理学1:日常的设计》如果在旅馆里弄不清楚怎么开水龙头,或者面对不熟悉的炉灶或电灯开关时,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手足无措。唐纳德A诺曼大胆地指出,不是你太笨,而是物品的设计没有考虑到用户的需求和心理。虽然拙劣的设计俯拾即是,但是设计出易于理解、方便使用、令人愉悦的产品并不困难。《设计心理学》增订版对好设计具有强大的作用,不断提醒我们为什么有些产品能满足用户的需求,而有一些产品却让用户非常受挫。诺曼博士在《设计心理学》增订版里,始终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哲学,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学等多学科的方法导入到设计之中。不仅着重于反思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给用户带来的困扰,更着重于解决问题,用这些基本原则帮助设计师找到真正的问题,及其解决之道。一方面诺曼博士从多个角度分析,更新了大量的案例提醒
《形与意(精)》由中央美术学院奥运艺术研究中心王敏和杭海主编,本书内容分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体育图标设计”和“标准与风格——北京2008年奥运会指示系统图标设计”两个部分,具体包括:体育图标单项设计、奥运会体育图标的运用、奥运会指示系统图标设计等。
本书收集了上百张经典手绘作品,水粉、水彩、透明水色、彩色铅笔、马克笔等,各种材质和经典技法都融入其中。书中综述了手绘发展、变革的历史,以及手绘对当下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独特作用。特别适合本科学生和研究生深入研究历史上手绘发展脉络与变迁,适合爱好手绘的设计师作为参考资料。 在本书中你可以寻找手绘意义的真正所在,更会发现,其实你是可以放下长期以来片面追求技法表现的包袱,让手绘自由地表达“想法”;它不仅仅是美术学院的“专利”,凡是关注手绘发展,热爱手绘艺术、喜爱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朋友,都可以通过手绘来表达出自己的创意思维。
色彩是插画设计的基础,是插画的点睛之笔,在插画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书以色彩搭配为主线,首先讲解色彩的情感及应用、色彩的平衡等基础知识,然后结合实际应用讲解单体上色、场景上色、渐变上色的方法。为了让插画的色彩 加吸引人,本书还讲解了色彩的进阶调色技巧。书中用大篇幅带领读者练习九宫格选色法,并教读者按大色系进行精细案例对比,为读者提供了相对容易理解和掌握的色彩设计方法。 本书的案例全部使用Photoshop进行创作,所有的色彩调配技法也是基于Photoshop进行讲解的。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了解色彩在插画中的应用,打开创作思路。 本书适合所有想学色彩设计的插画设计师、UI设计师和平面设计师阅读。
《设计走向完美》是DW设计工作室在经历35年成长和变化后的一个小结。编写初衷源自于工作室在1998年设计理念的一次转变,当时事务所在思考一个问题,即如何形成一套综合的工作方法。现在,这一新理念已经成为了公司的格言,即当环境、经济、艺术和社区与土地本身性质及社会需求和谐融合时,一个神奇的场所便会诞生。好的场所会提升当地精神。对于客户、社会以及星球的未来福祉而言,可持续的场所将能够经历时间的考验,具有长久的美丽、品质和价值。这一点对所有人都一样。非凡的景观源自于完美设计的结果。而本书通过图片、文字和案例为读者揭示了DW工作室的工作方式,以及它如何在项目设计上追求“走向完美”。
《江山之助》是关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美术家赴西北写生实践的研究著作。在当时民族危机与抗日救亡的时代语境中,西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与因战争带来的文化焦虑之感促使美术家们走出斋轩,深入西北。美术家在文化自觉与内省的过程中,通过现场写生的行为缔造个人与民族、国家的联结。这一时期美术家的西北写生实践构筑出一条整合民族意识、建立民族认同的有效路径,观者通过美术家的作品了解与认知西北,建立起自我、集体与西北之间的联系。此时的西北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区域,更是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话语空间,国家与民族的身份认同在丰富的西北图像中得到了扩展与接纳。
本书为产品设计师、工业设计师、3D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师提供了生产工艺方面的 指导。 设计师在设计作品并准备生产时将面临众多选择,他们需要对从传统工艺到 技术的大量工艺有所了解,才能将想法通过可利用的生产技术进行具体化的体现,使其 加有效和高效地生产出来。书中探索了对 设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性生产技术,并按照成型、切割、连接和表面处理四个类别对多种工艺流程进行深度介绍,包括完整的技术说明、多幅照片与图纸、典型应用、设计机遇、适用材料,以及加工成本、加工周期和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对具有代表性的产品或组件进行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