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本书收录了上至新石器时代马家窑彩陶、商周时代青铜器上的纹样,下至元、明、清时期及近现代瓷器、织物上的纹样,共80种、近200张中国经典纹样。这些纹样包括兽面纹、花卉纹、动物纹等具象纹样,还包括万字纹、几何纹等抽象纹样。书中对每一种纹样都进行了简单介绍,并讲解了其结构和应用。本书对每一张纹样图都进行了重新设计绘制,并拆分了单独纹样,提取了中国传统色谱的色值,以方便读者理解和使用。本书适合传统文化爱好者、美术从业者及设计师等阅读和参考。
鱼山广受关注的 草间 系列绘画的集大成之作。同时,又与四季不同的物候和各种不一样的花草瓜果等巧妙结合,脑洞大开,精彩纷呈,翻阅之下趣味横生,怡情悦性。
本书是由中文播客界翘楚 随机波动 策划出品的主题艺术书。 纺织品的格纹、屏幕像素的方格、城市规划的网格 格 ,生活中常见的单位,虽不起眼却包罗万象。我们创造格子、受制于格子,又跳脱出格子。它承载了时间的痕迹与个体的经验,也孕育着未知与想象。以 格 为主题,本书集结了汪民安、林棹、辽京等数十位知名作者的力作,并收录德国思想家韩炳哲、意大利作家费兰特的相关作品,以及达米恩 赫斯特、路易丝 布尔乔亚、艾格尼丝 马丁、我是白等国内外知名艺术家的创作。评论、小说、诗歌、漫画等多种体裁交织,文本和图像相间,展现出 格 不断生长的可能性。书中话题从奇珍格、浮世绘,延伸至智能手机、AI算法,再到疫年记事、女性写作,涵盖当代人关切的各种议题,提供了观看世界与自我的全新视角。这是一次穿梭在格与格之间的历险,一
本书为产品设计师、工业设计师、3D设计师、工程师和建筑师提供了生产工艺方面的全方位指导。设计师在设计作品并准备生产时将面临众多选择,他们需要对从传统工艺到*技术的大量工艺有所了解,才能将想法通过可利用的生产技术进行具体化的体现,使其更加有效和高效地生产出来。书中探索了对全球设计行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创新性生产技术,并按照成型、切割、连接和润色四个类别对70多种工艺流程进行深度介绍,包括完整的技术说明、1000多幅照片与图纸、典型应用分析、设计条件、不同工艺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成本、速度和对环境的影响,此外还对国际领先的产品或组件进行案例研究。
作者通过大量实际案例与图片,对西方博物馆中的展陈设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介绍,其中包括基本设计理念与具体的实现手段,尤其在 如何将文字转化为视觉形象 这一艺术创作的瓶颈问题上具有启发性的思考。本书既是一本艺术与设计类的教材,同时也可作为一本了解西方文化的有趣读物。
设计形态学 是通过研究形态生成的规律、原理和本源,以及形态与人的关系,借以启发和促进协同创新设计的新兴学科。本书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 设计形态学研究 (17ZDA019)的研究成果,以 形态研究 为核心,分别从设计形态学的 科学属性 与 人文属性 、 真实世界 与 数字世界 ,系统阐述了设计形态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思维范式、方法论、知识体系,以及协同创新模式,并通过跨学科的知识融通,完整地建构了设计形态学理论体系。 《设计形态学》面向设计学、工程学和具有相关交叉学科背景的高校师生,对于高校研究型设计人才的培养,以及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具有颇为重要的意义。本书也适于从事设计、工程专业工作的设计师、工程师等科研、技术人员阅读参考,在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系统科学的设计形态学思维与方法的同时,于形态研究与协同创
《设计中的设计(全本)》是对原研哉的设计理念以及作品的沿承、发展的归总。作为日本中生代设计师的中坚,原研哉的设计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现当代日本设计的精髓。他以一双无视外部世界飞速发展变化的眼睛面对 日常生活 ,以谦虚但同时尖锐的目光寻找设计被需要的所在,并将自己精确地安置在他的意图能够被赋予生命的地方。当我们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陷入自身窠臼之时,他敏锐地感知到了设计的征候和迹象,并且自觉自主地挑战其中的未知领域。他的设计作品显现出来不落陈规的清新,在这样的态度下,他拓展了设计的视野和范畴,在他所经历之处,崭新的地平线不断被发现和拓展。 作者亲自重新精心汇编多篇内容,大幅延伸、修订、扩增更丰富的图文,以专业的面貌结集成册。 大陆简体版收录:北京前门再造计划视觉系统提案 新增内容:RE-D
迪特 拉姆斯对20世纪的产品设计产生了重要影响。他1932年出生于德国威斯巴登。1955年开始在博朗公司工作,并于1961年开始担任设计总监直至退休。在博朗公司任职期间,他设计并监制了一些20世纪的开创性产品。他还为维索 察普夫(后来的维索)公司设计家具,这些家具至今仍在生产。他设计了众多优质产品,它们有着强大的功能、简洁的外观和舒适的使用体验,体现出拉姆斯对设计在生活中的功能和价值的深刻洞见。他总结出的好设计的 十项准则 对后来的产品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其中提出 好的设计是尽可能少的设计 。 这本专著涵盖了拉姆斯的生活与工作,以及他对于好的设计的理念。拉姆斯工作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呈现于此:他在博朗公司的工作,他为维索设计的拥有超长使用寿命的家具,他非凡的自宅(他完成的一件建筑作品),以及他对当今的重要
《世界现代设计史》自出*版以来,在国内关于世界设计史的教学和研究中,一直是被普遍采用的重要参考书。 本书是修订版。本书起初的撰写目的是给大众看的,给喜欢设计的人看的,给青年学生看的,主要是为学习设计的学生而写。因而,在修订过程中,仍然保持了第1版的通俗写法,注重可读性。本书撰写重点不在于详细介绍具体设计范畴的发展,而在于把影响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和设计发展本身联系起来讨论,给读者建立一个对于现代设计发展脉络的宏观认识。 《世界平面设计史》(第二版)对2002年《世界平面设计史》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了优化和扩充,为读者完整呈现了世界平面设计的发展脉络与艺术面貌,从远古时期设计的起源一直到当下新的设计成果均有论述,是相关领域中完整、系统的学术著作,适合普通高等院校设计专业师生、广
《交互设计的艺术》从建立体验设计观出发,沿交互设计的工作流程学习,明确了交互设计师岗位的意义,展望了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并落实到具体案例,带领读者一同探寻交互设计的艺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交互设计的相关知识理念方法。风趣的介绍中穿插生动的举例,可指导读者了解交互设计相关知识,具有极高的可读性与专业性。标准化了一些行业内部约定俗成的简语以及国际术语的中文名称,为国内交互设计行业体系的搭建做出了贡献。零基础读者可以按书中流程对交互设计产生自己的理解,有一定了解的学生或相关从业者也可以从中获得启发,规范自己的知识体系。
《江山之助》是关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美术家赴西北写生实践的研究著作。在当时民族危机与抗日救亡的时代语境中,西北的重要战略地位与因战争带来的文化焦虑之感促使美术家们走出斋轩,深入西北。美术家在文化自觉与内省的过程中,通过现场写生的行为缔造个人与民族、国家的联结。这一时期美术家的西北写生实践构筑出一条整合民族意识、建立民族认同的有效路径,观者通过美术家的作品了解与认知西北,建立起自我、集体与西北之间的联系。此时的西北不仅是地理空间上的区域,更是文化与精神层面的话语空间,国家与民族的身份认同在丰富的西北图像中得到了扩展与接纳。
本书是一本全面解析商业游戏概念设计的行业流程及创作规范的从业指南。 全书共分为4章:第1章为规划与准备,介绍了概念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第2章为设计法则,讲解了游戏概念设计的相关法则;第3章为视觉表达,剖析了设计理念的视觉化表现方式;第4章则为实战,用真实案例详细地阐述了概念设计的整个过程。本书不但案例丰富,还分享了作者近二十年的从业经验和心得体会。 本书适合游戏概念设计爱好者、初学者和相关从业人员学习使用,也适合作为相关院校和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
本书精选了赵清近十余年设计的十七本好看书籍,用大量篇幅展现了获奖作品的设计细节以及设计背后的过程理念想法,十七本书的作者或责编也呈上了和设计师的合作与体会,让读者从文字和图片等全方位了解到一本好看的书是如何诞生的。
本书汇集了兰德20世纪30年代到80年代的许多杰出的设计文章和平面设计作品,再次刊登了兰德1947年的经典著作《关于设计的思考》中的多篇文章 许多都在1984年得到了兰德的更新。本书还收录了他随后在广告设计、企业识别、设计教学、字体排印领域创作的多件杰出创新作品。他在书中探讨了多个设计话题,包括幽默的作用、商标(兰德流传广的商标设计有IBM公司、美国广播公司、UPS快递等)、设计和游戏本能、颜色的复杂性、包装的艺术、设计政治等。每篇文章都配有兰德自己的设计案例 广告、书封、产品设计、企业商标、包装、内饰 和他推崇的艺术家的作品,以进行解释说明。
本书倡导“标识工艺设计”新概念,强调标识工艺的设计意识,打破标识制造从业者与专业设计师的沟通壁垒。精选20个案例,剖析设计思维与工艺技巧双维度;详述材料、灯光、造型等元素,构建全面知识体系。集实用性与美学于一体,适宜设计师、学生及从业者参考,是行业制造工艺技术基础手册和美学指导用书。
从远古时代的石质工具开始,研究设计的发展历程,它的动机、它的成功,它的失败,它的矛盾……而这也是认识人类历史的一种方式。同时,这本书也是关于设计先驱的研究,包括视觉实践者、勇敢的设计-企业家、开明的设计-制造商、革命性的设计学院,以及富有远见的风格运动,他们做的所有努力都是为了找到更好的、用设计解决问题的途径,坚信可以构建出一个更好的未来——即便有时他们的直觉并不准确。与此同时,设计的故事还可视为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简史,亦是人工制品如何塑造我们生活的历史。
中文版《原型界面 交互草图与 vvvv》 一书有南京艺术学院交互设计专业刘彦副教授原版译自 Jan Barth(德), Roman Stefan Gray(德)等编著的交互设计畅销用书 Prototyping Interfaces- Interaktives Skizzieren mit vvvv ,书号:ISBN 978-3-87439-843-5。目前全球仅有中文和德语两种版本。该书以通俗易懂的方式面向读者介绍了 vvvv、Arduino、跟踪方法 和显示技术等基础的交互技术与开发方式。在此基础上,它通过许多实际商业案例和原型 制作过程的无限可能性,为读者的创造力开启了一个全新的维度。通过该书的阅读,希望能够使广大的读者和从事交互设计与技术的专业人员、设计师等,在从事专业设计过程中能够处于领先的地位中,并且可以成为商业设计师进入每位客户 梦想的 入场卷 为客户开启一个今天仍然被认为是科幻小说的新世界。 未来其实比我们想象中更接近现在! 关于网
《广告设计从入门到精通》立足广告行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特点,结合广告实战运作的需要,以提高读者对广告的认知和应用能力为目的,以更加透彻的知识点拨和专业的实例剖析为特色,详细介绍了广告设计的基本理论、广告设计心理学、广告设计策划执行、广告设计创意手法、广告设计构成元素和广告设计版面编排等内容。《包装设计从入门到精通》面向大众消费市场,立足包装的实际效用,以更加深入的探究和全方位的视角,通过包装设计的概念界定;包装设计的发展与创新;包装设计的计划、生产、包装设计的结构与造型;包装设计的结构与材质;包装设计的可持续设计;包装设计的印刷工艺;包装设计的构成要素以及包装设计的创新理念9个方面对包装设计进行全面透彻的阐述。《陈列设计从入门到精通》采用理论阐述与图表分析相辅相成的手法,结合
《设计改变中国》通过 志学 、 求索 、 而立 、 不惑 、 行健 五个部分,按照时间脉络,生动展现了中国设计从 中国制造 向 中国创造 的飞跃转变。 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中国设计焕发出新的生命力。从华为手机到中国高铁,从 蛟龙号 到港珠澳大桥,任何一项伟大的创新和创造都与设计有关。该书通过45个经典案例,呈现了中国设计在历史变革关键时刻所肩负的时代担当和独特贡献。当前,互联网 、智能制造等广泛应用正在形成新的生产方式,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海洋经济、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正在推动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中国设计正成为引导科技进步的核心力量。《设计改变中国》激励广大设计和公共艺术领域的工作者胸怀国之大者、心系民之所需,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本书版是作者积八年之功写就的关于西方设计史发展的集大成之作。这部涉猎广泛、富有洞察力的著作、纵览了18世纪至今的实用艺术和工业设计,不仅从纵向上闸述了各个设计流派、各种设计风格的演变过程及其代表作品、而且从横向上探讨了设计和生产、消费、科技、商业之间盘根错节又变动不居的关系,甫一出版,便受到颇多赞誉。 又经过七年,作者在原书基础上进行了大幅修订,扩充了相当多的内容,为读者提供了一些全新的、引人注目的专题,包括: 扩充了关于当代设计的部分,增添了近期新的内容。 每章的时装和织物设计,都增加了大师的例示,如维维安·韦斯特伍德的作品。 更多地把设计品和室内设计联系起来,而不是把其当成单纯的“物品”,以促进关于生活方式和使用者体验的讨论。 追踪了设计领域近期新的流行趋势和观点,包括数